方的荷马史诗”之称。作为一种活态史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学视野下《格萨尔》说唱探究摘要:《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博大精深的英雄史诗,享有“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格萨尔史诗有着自身的一套表意系统。从符号学意义上来看,格萨尔史诗符号是多种多样的,其意义的展现也是精彩纷呈的,这就使得格萨尔文化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关键词:格萨尔;说唱;符号:129文献标识码:A:1005-5312(2012)15-0158-02《格萨...
龙舟说唱的历史进程及传播特色摘要:龙舟说唱又称“唱龙舟”“龙舟歌”,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一种吟诵式的广府民间歌谣,以清唱为主,伴唱为辅,主要流行在广州、顺德、南海等珠三角地区。龙舟说唱的曲调活泼随性,曲词运用大量日常口语,充满乡土、古朴气息。文章拟从发展源流、艺人身份、曲词特点方面,探究其创作、传播的特色。关键词:龙舟说唱;龙舟公;木雕龙舟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
读说唱演入脑入心——江苏高校以“青年视角”创新思政教育:中国新说唱高校总决赛原标题:读说唱演入脑入心——江苏高校以“青年视角”创新思政教育新华社南京2月10日电题:读说唱演入脑入心——江苏高校以“青年视角”创新思政教育新华社记者陈席元、眭黎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打开方式”?在江苏,部分高校探索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实践,由传统的老师说、课上讲,转变为让青年说、青年演、青年唱,用...
中国说唱文学在欧洲地区的翻译与研究苗怀明摘要:中国说唱文学在欧洲各国公私藏书机构有比较丰富的收藏,相关翻译和研究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随着时光的推移,欧洲汉学界对中国说唱文学有一个从浅到深的認识过程,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敦煌变文、评书、相声、弹词等方面。与日本、北美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欧洲汉学界对中国说唱文学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呈零散分布的状态,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关键词:...
明清时期民间说唱艺术发展论述乾隆时杨米人的《都门竹枝词》,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争相观看鼓词的情景。明清时期的说唱音乐作为民间广泛流传的艺术形式,继宋元之后,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存有的二百多种民间曲艺大多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一般著述和一些词书中大都将说唱艺术分作八类,即鼓词类、弹词类、渔谷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走唱类、板诵类。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鼓词、弹词、牌子曲三类。鼓词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
东北的民间说唱艺术主要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因在明朝以前东北地区的开发程度有限,因此从清朝开始东北的说唱艺术才有了明显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在明末清初的东北说唱艺术中满族的说唱艺术占据着主体地位。满族信奉萨满教,其中萨满教的祭祀活动--俗称跳神,包融着五光十色、异彩纷呈的原始歌舞场面,其中的萨满搬兵的说唱艺术,更是令人感觉独树一帜。萨满巫师的说唱艺术发展至今,逐渐被人们分割搬到舞台上表...
东北的民间说唱艺术主要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因在明朝以前东北地区的开发程度有限,因此从清朝开始东北的说唱艺术才有了明显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在明末清初的东北说唱艺术中满族的说唱艺术占据着主体地位。满族信奉萨满教,其中萨满教的祭祀活动--俗称跳神,包融着五光十色、异彩纷呈的原始歌舞场面,其中的萨满搬兵的说唱艺术,更是令人感觉独树一帜。萨满巫师的说唱艺术发展至今,逐渐被人们分割搬到舞台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