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史学”的相关文档,共108条
  • 近五十年来的中国民族史学研究【历史学专业论文】

    近五十年来的中国民族史学研究【英文标题】TheStudyofChina’sMinorityHistoriographyduringthePast50YearsHistoricalScienceInstitute,【英文摘要】Thestudyofminoritynationalities’historiography,whichhasalonghistoryinChina,hasbeenoneoftheimportantbranchesofChinesehistoriography.Since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wasestablished,theinvestigationofMarxistminoritynationalities’historiographyhasde...

    31.5 KB
  • 中共党史学理论的创新【历史学专业论文】

    中共党史学理论的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起,张静如与其他学者开始研究党史学的理论。1987年4月,《党史研究》编辑部召开了讨论“党史研究的对象、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加深拓宽党史研究的领域”等问题的小型座谈会,会上张静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注:张静如在这次会议上的学术发言,后来整理为《党史学科建设断想》,参见《党史研究》1987年第6期。)。1988年10月召开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中共党史教学与研...

    22 KB
  • 党支部党史学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情况的汇报两篇

    党支部党史学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情况的汇报XX机关党委:根据《XX党委关于开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XXXX年XX月XX日,XX党支部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贯彻落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认真组织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取得了预期效果。现---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68 KB
  • 党支部党史学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情况的汇报

    党支部党史学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情况的汇报XX机关党委:根据《XX党委关于开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XXXX年XX月XX日,XX党支部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贯彻落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认真组织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取得了预期效果。现---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6.94 KB
  • 西方影视史学开创“看”历史的时代

    西方影视史学开创“看”历史的时代梁艳春20世纪80年代后期,电影和历史相结合,发展出一种新的历史研究表现形式——影视史学。“年轻”的电影在古老的历史学上的“嫁接”,给历史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气息和活力影视史学作为一种新的历史思维模式和历史表述方法,使人们突破了长期以来的“读”、“写”、“听”历史的传统研究模式,从此还能够“看”历史。作为当代西方史学的新生代,影视史学的形成有其具体的学术背景,这就是20世...

    14.5 KB
  • 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

    第一节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上古中古时期由于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极其微弱,经济交换和社会交往活动的范围也因此极其狭小。由此也就决定人们只能在狭小的共同体中求得生存。那些狭小的共同体,或者是家长制的家庭和村社,或者是奴隶主的田庄或矿场,或者是较大一些的城邦,或者是封建主的庄园,或者是城市行会、城市公社。人们只有在那些狭小共同体的保护之下才能生存。也正因为此,在那些狭小共同体内履行某些公共的...

    23 KB
  • 高二历史 中国古代思想史学案二 (1)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学案二一、读背知识点1.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复社会秩序。3.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

    143.65 KB
  • SOS,中国“最后一位史学大师”的境遇

    SOS,中国“最后一位史学大师”的境遇在仍弥漫过年的喜悦,准备欢度元宵佳节的气氛下,此刻,我停下手中急于要做的事情,来写这篇博文,转编一下《金陵晚报》2月13日的一篇报道,题目叫《SOS,一代宗师垂垂衰竭的史学生命》。因为报道没有上网,我转此,是希望更多的有良知有能力的个人和组织看到,来做点什么。做此报道是与我相熟的两位同行,一位是金陵晚报副总编辑、著名记者丁邦杰先生,一位是做文化报道的于峰先...

    24 KB
  • 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与对历史学的影响

    20世纪初新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与对历史学的影响与西方近代新史学思维方式形成不同,中国近代新史学思维方式取代传统史学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在传统史学内部长期蕴育发展,即通过对传统历史观、史学方法与规范等进行不断革新与完善来实现的,而是在外界因素,主要是近代中国社会危机的背景激发下,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借鉴西方近代的史学观念、方法和规范,确立起的一种全新的史学思维方式。如前所述,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危机重...

    21 KB
  • 肖临骏:从历史构筑意识形态看现代史学与史剧的意义

    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史学与史剧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如何,内在协调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是一种什么力量能够将现代人文活动的两个领域统合到一种社会文化力量中,跨越真实与虚构、知识与想象?葛兰西的“有机的意识形态”与“有机的知识分子”理论,为阐释中国现代史学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之间的复杂的历史关系,提供了富于启示的视野与方法。从历史构筑现代国家意识形态,这一自觉的现代文化使命感,使启蒙...

    16.19 KB
  • 试评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试评刘知幾的史学思想10级历史学杨建10202041摘要:刘知幾(661—721),字子玄,唐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唐朝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史通》是他私下整理历年所写的札记而撰成的著作。刘知幾一生著述颇丰,但大都失传,只有《史通》流传至今。《史通》是刘知幾的史学理论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史学理论成就。书中对各种史书体裁、体例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反映了他的历史撰学理论及思想。关键词:刘知幾;史通;史学思...

    21.5 KB
  • 史学八大运动

    1阜平运动:是指太古宙末期(26-25亿年)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该地区Ar活动类型沉积物固化、硅铝质地壳增大—华北古陆核2吕梁运动:是指早元古代末期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Ar分散的陆核进一步固化、联合成为更大的陆块----华北地台...

    19 KB
  • 唐德刚谈口述史学

    唐德刚口述史学简介1、唐德刚其人:唐德刚,1920年生于安徽合肥,少年圈点《资治通鉴》。1939年秋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历史学系,194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后兼任系主任12年。主要研究近代史,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晚清七十年》、《张学良口述历史》、《袁氏当国》等,广西师范大学出...

    17 KB
  • 史料、史学、历史的关系

    1.史料、史学和历史之间的关系;(1)概念界定:①史料指用于说明和研究历史的所有资料,是了解过去的媒介,史料的范围无所不包,文字形态的史籍、文集、诗歌、议论,实物形态的文物、器物、遗址,社会现存的民俗生活、追忆口述等,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史料可分为实物史料和文字资料,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等,有意留下的史料和无意留下的史料,有形的资料和无形的资料,主观的资料和客观的资料,等。②历史按其包含的内容可...

    11.87 KB
  • 吸收与互动西方经济社会史学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

    吸收与互动:西方经济社会史学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20世纪世界与的史学界,在打破官经济的桎梏之后,都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西方世界以法国费弗尔和布洛赫在1929年创办《经济、史年鉴》为标志,把经济社会史写在年鉴学派的大旗上,中国则在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和“社会性质论战”之后,创办《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集刊》(1938),萌生了社会经济史学。两者使用的经济、社会两词易位,但其本质特征都是社会...

    15 KB
  • 世纪之交中国科学史学

    世纪之交的中国科学史詹志华(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内容摘要: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科学史学在中国有着长足的发展并日趋成熟,这主要表现为:科学史学正经历着“再建制化”、科学史学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迅速上升、科学史学出版物的日渐繁荣和科学史学研究上呈现出新特点和新趋势。同时,这一时期在中国科学史学自身和外部还存在着诸多制掣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如学科定位不尽合理、学科规范尚待加强、研究...

    62 KB
  • 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与研究及其思考

    海外學者對中國史學的研究及其思考朱政惠[摘要]了解和探索海外对中国史学的研究,主要为了中国史学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以主要篇幅考察了-美、加、英、法、韩、日等一些国家对中国史学的研究状况。从对他们的研究中了解我们自己、了解世界史学。坚持中国民族史学发展特色和有条件融人国际史学大家庭,是我们发展中要处理好的两个大问题。海外对中国史学的研究经验能为我们提供正面和反面的诸种借鉴,是中国史学理论与...

    115.5 KB
  • 庆祝建党94周年活动讲话稿忆党史学党章修党性

    庆祝建党94周年活动讲话稿:忆党史学党章修党性庆祝建党94周年活动讲话稿:忆党史学党章修党性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追忆党的光辉历史,缅怀党的革命先辈,讴歌党的时代担当,深化党的群众路线,以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刚才安XX同志宣读了局机关党委对全州文化影视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表彰决定,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

    19 KB
  • 中国心理史学研究存在相关问题探析

    中国心理史学研究存在相关问题探析张世煜【摘要】文章阐述了心理史学的概念问题、时空界定问题。认为我国心理史学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及研究力量,其中概念问题及时空界定问题是阻碍中国心理史学发展的两大问题。首先是心理史学、心态史学、心理历史学和历史心理学这几组概念很多学者混淆不清。其次是心理史学并不是所有的历史阶段和国家、民族都适用心理史学进行研究。尽管存在这些问题...

    29.49 KB
  • 中国近现代史学大师、著名学人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学大师、著名学人简介大师之名大师之事大师之作梁启超(1873-1929)4岁开始认字,5岁学《诗经》,6岁读史,8岁为文,10岁参加童子试,出口成诗,16岁中举,17岁赴京会试不第;1891年(18岁)就读于万木草堂。1895年投身政治运动—1917年辞去财政总长:1895年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通过强学会、《时务报》等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参与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政变后东渡日本,海外流亡...

    33.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