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诗歌”的相关文档,共755条
  • 昭明文选诗歌中兰之意象研究

    《昭明文选》诗歌中“兰”之意象研究徐皓玥摘要:“兰”作为深受中国古代文人所喜爱的物象,经过孔子和屈原的书写,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吟咏对象,其中也赋予了兰不同的内涵,本文从《昭明文选》诗歌类当中对“兰”的书写出发,对关于“兰”之意象进行分析,找出汉魏六朝时期“兰”之意象对其原型意象的继承和发展特点。关键词:兰;意象;《昭明文选》;汉魏六朝:I207文献标识码:A:2096-8264(2020)04-0037-06中国历代文人对...

    24.83 KB
  • 反邪教诗歌

    反邪教诗歌反邪教诗歌篇1:关于反邪教的现代诗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邪教组织逐步进展起来。对与反邪教的宣扬刻不容缓。关于反邪教的现代诗歌篇一天空多么晴朗儿童幸福歌咏追赶新理想直奔美观学堂校园书声琅琅老师日日宣扬邪教似恶狼祸国殃民害儿郎课间铃声响孩子自由诵诗章远离邪教崇科学莫做伪善郎法轮造凄凉时刻警钟响得道成仙是空想,崇尚科学莫忘放学童谣扬真理传四方休让心魔占胸膛健康喜悦伴成长华夏儿女当自强努力学习每...

    14.26 KB
  • 戴望舒诗歌翻译的文化选择

    戴望舒诗歌翻译的文化选择戴望舒诗歌翻译的文化选择:未知摘要:戴望舒翻译诗歌的数量远远超过他创作诗歌的数量,这取决于历史处境与他的文化选择。他在现代新诗史上的位置不仅仅在于他开创的新诗风,也在于他通过译诗为汉语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语言质地和迥异的想象空间。戴望舒诗歌翻译也展现了其文学与文化重构的宏伟目标。关键词:诗歌翻译;现代汉语;文学与文化重构:1207.22文献标识码:A:1007―905X(2012)01―0099...

    31.41 KB
  • 建国70周年主题诗歌我们是中国人

    建国70周年主题诗歌:我们是中国人操着异国的语言心还是原装的踩着象形的方块字和祖国一起过个生日抱紧些,有节凑的跳动因为我们是中国人电视频道,打开就是北京,爱看的是五星想听的,是母亲的声音手挽手,齐声喊:祖国繁荣昌盛!做个骄傲的中国人国庆,国庆,聚一起乡音比酒醇,还没有端杯就进入了醉意朦胧血脉中奔涌着中国红这就是真正的中国人---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

    12.5 KB
  • 庆祝建国70周年歌颂祖国的诗歌20篇范文

    2021庆祝建国70周年歌颂祖国的诗歌精选20篇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祖国母亲即将迎来她70周年华诞。70年,中华儿女孜孜不倦;70年,华夏大地翻天覆地;70年,蒸蒸日上。下面是办公室王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庆建国70周年诗歌,希望能帮到大家!建国70周年诗歌合集(点击进入darr;darr;darr;)庆建国70周年诗歌(篇一)幸福70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新的曙光,跃出了东方的地平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

    17.25 KB
  • 关于中国的诗歌6篇

    关于中国的诗歌6篇关于中国的诗歌篇(一):爱国诗歌五首祖国颂祖国颂中国,我的祖国,世界东方的巨人。你拥有----雄伟宏伟的长城故宫,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您拥有----饮誉四海的中华文化,声振寰宇的四大研发,举世有名的丝稠之路,独树一帜的中医瑰宝。您拥有----东海之滨的波浪滔滔,南疆、岛屿的郁林层层,北国冰封的白雪茫茫,西域草原的牧歌声声。祖国,祖国,我爱您...

    22.07 KB
  • 关于中国的诗歌

    关于中国的诗歌关于中国的诗歌篇1:中国爱国现代诗歌大全神州崛起正复兴,最美不过中国红,以下是我关于中国爱国现代诗歌大全,接待阅读参考。1、《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抬头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静,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你是威信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你是人类聪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我...

    23.08 KB
  • 匆匆似水流年诗歌范文

    《匆匆似水流年》诗歌《匆匆似水流年》诗歌今日的最后一抹斜阳挥洒向大地透过树叶的间隙,斑斑点点洒在地上我倚在门口,望着远处毫无踪迹的蜿蜒小路两旁的高高的杨树纷飞的树叶无声的落到地面转眼之间,又走过了四年我不敢相信时间竟如此之快岁月匆匆似水流悄无声息田里的庄稼一茬接着一茬汗水多少次灌溉农田妈妈老了挥一挥手,想抓住似水流年却忘了“时间太瘦,指缝太宽”时光已偷走了童年顺手还带走了曾经的天真...

    14.18 KB
  • 浙江专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技巧题配套检测含解析试题

    诗歌技巧题”配套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8分)水龙吟落叶王沂孙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厓半没①,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前度题红②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③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注]①重厓半没:写山中落叶堆积,万木凋零的情状。②题红:《云...

    29.5 KB
  • 浅谈初中诗歌优秀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诗歌教学策略-历史论文浅谈初中诗歌教学策略广东省廉江市塘蓬镇第二初级中学苏兆顺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传承诗歌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诗歌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反复诵读品味,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引导学生学用结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再认识;设置多种活动,体验诗歌给人的乐趣等方面进行探究,选...

    153.5 KB
  • 敦煌诗歌写本原生态及文本功能析论

    敦煌诗歌写本原生态及文本功能析论内容摘要:敦煌文献学以4―11世纪写本为研究核心,复杂的抄写形态与刻本文献在整理与研究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既是特性,又是难点。对敦煌诗歌文本抄写的原生态进行考察,透过抄写者、使用者等讯息,析论敦煌诗歌写本原生态呈现的文本功能,希望提供敦煌诗歌写本学研究的另一面向,并有助于敦煌诗歌文本多层次现象的解读。关键词:敦煌文学;诗歌;写本;原生态;转写;丛钞:G256.1;I052文献...

    38.99 KB
  • 六朝时期鄱阳湖诗歌初探

    六朝时期鄱阳湖诗歌初探[摘要]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又是烟波浩渺、美景如画、生态良好的风景湖。六朝时,或称南湖为南湖、彭蠡湖、宫亭湖,令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美文墨宝。笔者初步从收集到的六朝时12位诗人描写的15首鄱阳湖诗歌入手,试图探究他们创作的诗歌内容、特点和艺术手法。[关键词]六朝;鄱阳湖;诗歌[]D0;X22[文献标识码]A[]1674-6848(2014)02-0112-05[]王胜奇(1982―),男,江西鄱阳人,江西省社会科...

    31.91 KB
  • 克塞诺芬尼的哲学与诗歌

    克塞诺芬尼的哲学与诗歌摘要: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看来,克塞诺芬尼是最早探究“一”――也就是真正哲学――的哲人,是埃利亚学派的最早人物。但是,令后人感到奇怪的是,克塞诺芬尼的所有作品都以诗歌形式写成,这种写作方式恰恰凸显出哲学在其诞生的时刻就必然呈现的冲突:哲学与传统之间的冲突。因为关于什么是好的问题,传统给出的答案是传统礼法,但哲学要给出好之为好的本质,二者的答案常常是不一致的。作为最早的哲人...

    33.37 KB
  • 建安诗歌和盛唐诗歌

    建安诗歌和盛唐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坛上两座辉煌的艺术高峰,显示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成为后代诗歌创作的范式。建安诗歌的美学特征,人们将它概括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汉魏风骨等等。盛唐诗歌的美学特征,人们则以盛唐气象或盛唐之音称之。这两种概括都比较准确,所以得到学界的公认。而且众所周知,盛唐诗歌是远绍建安的文学传统的,从大的美学范畴来看,无疑是相同的,都属于阳刚之美或壮美。但二者又存在着某些明显的差...

    28.5 KB
  • 何逊诗歌的写景技巧探析

    何逊诗歌的写景技巧探析摘要:何逊工于写景,体物细致。其景物描绘技巧精湛,有一定的写作模式。何逊诗歌富含画意,其写景技巧与绘画技巧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巧于空间布局的艺术,其景句层次丰富,空间舒展自如,喜从窗户取景,善于留白,将景物置于空明之境加以特写。何逊在色彩光线的运用也有一定的章法,多用渲染法来表现江南泽国的迷离氛围。何诗气韵生动,善于描摹物态,其景物轻盈灵动,充满大自然的律动。何诗富有音韵...

    33.42 KB
  • 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殿堂

    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殿堂四川省遂宁市横山中学余耀武四川遂宁629012摘要:诗歌教学在人教版教材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诗歌鉴赏也是学生素质测试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文从引导了解背景、了解诗歌大意、吟咏品味、换字体会、展开丰富联想、比较阅读、文字再现诗歌等方面谈了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走进诗歌,爱上诗歌,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运用,联系实际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关键...

    19.5 KB
  •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拉康式解读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的拉康式解读王文飞[摘要]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早期不幸的遭遇使其在作品中流露出“渴望”与“缺失”。尽管如此,诗人从未停止在“缺失”中探究和思考,寻找自我认同。本文结合拉康的“无意识”理论、镜像阶段对毕肖普的诗歌进行解读,探究诗人在其诗歌中的自我构建过程以及诗歌背后隐藏的“潜文本”。[关键词]伊丽莎白毕肖普;拉康;缺失;寻找[]I106[]A[]1671-5918(2015)03-0172-02doi:10.3969/j.is...

    19.87 KB
  • 大学新诗教学与校园诗歌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大学新诗教学与校园诗歌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大学新诗教学与校园诗歌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未知摘要:大学新诗教学与校园诗歌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问题。前者在课程、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后者在新诗地位、社团活动、、读者等方面都面临困境。改进大学新诗教学并促进校园诗歌发展,要从鉴赏、理论、写作、朗诵等四个方面入手,在教学中使之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关键词:大学新诗教学;校园诗歌;新诗鉴赏;新诗写作:G64...

    30.7 KB
  • 诗歌创作中看埃米莉183;迪金森的智慧人生

    诗歌创作中看埃米莉迪金森的智慧人生摘要:沿着埃米莉?迪金森极具个人色彩的人生经历,简要分析了她三首短小却意义深远的诗歌。指出长年沉浸在孤独、沉思中的诗人,所写诗句不仅清新、优美,那些有血、有肉、有灵的篇章更凝结着诗人的心血,也折射出她一生的智慧和情感。诗人坚持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标准创作的诗歌必将会深深影响和启迪着读者的心智。关键词:埃米莉?迪金森;诗歌;常春藤;智慧;人生:I12文献标识码:A...

    31 KB
  • 从秋思不同译本的比较谈汉英诗歌翻译

    从《秋思》不同译本的比较谈汉英诗歌翻译摘要:形合与意合是汉英对比研究中的一组最重要的对应关系,也是衡量英汉互译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完全由意象组合而成的元曲,堪称经典的中国“意象派”诗歌。本文将以英汉语中的形合与意合为理论依据,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多个译本,尤其是以许渊冲先生的英译本从选词、句式和音韵、意象传递等方面进行试探性的分析,为古诗英译的过程提供一定的参照依据。...

    27.77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