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仄《中国服装史》笔记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袁仄《中国服装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攻重浩精研学习网提供资料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考点一:走进中国服装历史★★1服装服装,俗称“衣裳”、“衣服”。它不仅起着遮体、护体、保健、御寒、防暑等作用,而且还起着装饰、美化、标志等作用,通过衣质、色彩、裁制和造型等的变化,能够充分显示人的体态和仪容的美感,或表现人的社会地位、职业和个性。服装...
上衣下裳的历史和演化商朝时期,据考证,已出现上衣下裳制,分为常服和礼服。那时,袖较短,裳较窄。西周时,常服仍以上衣下裳为主流。衣裳的款式不变,但逐渐变宽,且袖日趋变大,形成大袖、祛袂款式。春秋战国时,常服、礼服依旧是上衣下裳制,日趋精美。大袖在此时只用做礼服。秦汉时,民间常服是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汉服体系中的第2个款式)并存,只不过深衣已逐渐代替上衣下裳成为主流。此时裳较之前朝更加宽...
秦汉史笔记四不食马肝:非儒非法的“黄老”之道从“儒道互补”到“法道互补”:汉初黄老之术一、秦的灭亡,到西汉初年的黄老之治,到武帝之治,统治手段及控制思想的变化。孔子-老子时:儒家把周制理想化,积极地“兴灭继绝”。道家则否定进取之心,消极地守护“小国寡民”。针对图强争霸一统万方的“雄心壮志”,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其政闷闷,其民淳淳”。这时儒道都是维护周制的。儒家把周制理想化,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