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十八世纪”的相关文档,共5条
  • 十八世纪法国看中国人

    十八世纪法国看中国人书摘->2006年第1期十八世纪法国画家笔下的中国“猴形人物”刘海翔在十八世纪的法国,曾掀起过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中国的文化、哲学、艺术、中国在欧洲人想象中的“开明君主制”等等,都是法国宫廷和主流社会里时髦的谈论话题和积极的摹仿对象。本文作者十多年前赴美留学,十分关注西方如何看待中国艺术和中国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影响这个课题,他曾在世界著名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作短期研究工作,深入该馆库...

    12.41 KB
  • 十八世纪外交大师塔列朗会如何看待中国

    十八世纪外交大师塔列朗会如何看待中国外交,是维系大国关系不可或缺的活动,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尤其是在威尼斯,早已成为一个受到尊崇的专业。外交作为一种世界观,更是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夏尔•莫里斯•塔列朗(Charles-MauricedeTalleyrandPérigord,1754-1838)高超的谈判才能不仅在他的时代是独一无二的,他的外交思想更是超越潮流穿越世纪,成为后世的典范。在塔列朗的时代,伏尔泰、米拉多、梅特涅,...

    18.5 KB
  • 十八世纪俄罗斯文学

    十八世纪,俄罗斯已脱离了中世纪的愚昧和落后,作为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进入欧洲大国的行列。在这个世纪,俄国的社会和经济逐步走向稳定与发展的道路,俄罗斯文学也从幼稚走向成熟。俄罗斯在十八世纪的发展与俄国进入该世纪后的第一位沙皇彼得一世的贡献分不开的。他的改革不仅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俄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彼得一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他的改革及其对欧洲文化的引入,形成...

    13.5 KB
  • 十八世纪滇铜市场中的官商关系与利益观念doc

    十八世紀滇銅市場中的官商關係與利益觀念邱澎生透過雲南銅礦的生產與流通,本文嘗試檢討明清中國市場經濟的性質。十六世紀以後,明清長程貿易與區域經濟分工都有進一步發展,隨著晚明以來政府對鑄幣銅材需求的鉅額增長,滇銅在十八世紀成為中國最主要的鑄幣銅材來源。從乾隆五年到嘉慶十五年(1740-1810)的七十年間,滇銅每年維持至少一千萬斤的產量,構成當時長程貿易與全國市場的重要一環。分析滇銅產銷過程中的...

    199.5 KB
  • 落日的辉煌——十七、十八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

    落日的辉煌――十七、十八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也是时间跨度最长的盛世,共134年历史上的盛世有:文景之治(33年);汉武中兴(75年);光武中兴(45年);贞观之治(22年);开元盛世(29年);仁宣之治(11年)盛世之条件: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文化昌盛,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等。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乾隆末年,...

    19.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