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审美”的相关文档,共269条
  • 文学的定义及其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的定义及其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的定义及其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给文学下一个定义,似乎是文学理论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本课程的最开始,我们已经接触到在文学理论模式中存在的两大思维类型:一是普遍主义和本质主义的类型,即从一个先验的预设前提出发去推演出一个普遍的理论体系,企图以此去统摄与解释纷繁多样的文学现象;二是历史主义的文学理论建构类型,即重视文学知识生成的特殊性与历史条件。同样,对文学的定义同样存在...

    13.33 KB
  • 网络审美教育价值功能及其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网络审美教育价值功能及其现实意义摘要: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中,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网络审美教育也就随之而产生。文章就从普及审美教育的功能、网络审美教育的引导功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这三个方面来论述网络审美教育的价值功能及其现实意义。关键词:网络审美教育;核心价值;引导1674-1723(2012)05-0086-03美育,就是...

    23.5 KB
  •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_1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英文标题】ThePresentAestheticPracticeandtheConstructionofLiteraryOntologyCHENChuan-cai(ChineseDepartment,ChinesePeoplesUniversity,BEijing100872,China)【内容提要】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凸显了“文学是人学”的视角。文学通过对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矛盾的过程展示,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自觉,为人性的丰富、发展展现了多种可能性;从而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

    27.4 KB
  • 试论元代优伶散曲折射的元代审美精神

    试论元代优伶散曲折射的元代审美精神摘要:元代审美精神是表现个体主观意绪的张扬,在元曲中则集中体现在以自叙为事的散曲上。本文从元代社会文化的大背景出发,分析了元代以女性为主体的优伶散曲所折射的元代审美精神,反映了散曲对其内心世界的揭示和优伶们为社会左右的无奈。关键词:优伶;散曲;元代审美精神中图分类号:J809文献标识码:A由蒙古人统治的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朝代,这个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靠弯弓铁骑、...

    27 KB
  • 试论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_李道先

    试论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_李道先试论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李道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社会科学部,安徽合肥230022)[摘要]研究和把握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有助于对建筑艺术进行审美鉴赏,丰富审美教育的内容,促进建筑创造的艺术性和美学化。文章把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概括为:功能实用的空间艺术;各具个性的造型艺术;以人为本的环境艺术;内涵丰富的综合艺术。[关键词]建筑美;建筑艺术;建筑审美[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5-...

    12.17 KB
  • 试论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试论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内容提要】审美索质是审美主体发现美、辨别美、创造美的能力体现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耍组成部分。审美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开展审美素质教育,更需要社会施教群体和大学牛自身的共同努力。加强审美索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审美与鉴赏的能力,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是学生成“人”和学校完成人才培养计划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关键词】审美素质综合素质审美素质教育培养与提...

    22 KB
  • 试论岑参写景诗的地域审美特征

    试论岑参写景诗的地域审美特征摘要:岑参虽以边塞诗而誉满盛唐诗坛,但其写景诗也毫不逊色。他早年隐居嵩阳时的写景诗清丽质朴、恬淡雅致。中年两度出塞,其写景诗浓墨重彩、壮美雄奇。晚年寓居蜀地的写景诗,将回归的心灵寄托于蜀中山水景色之中。活动地点的转移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使诗人作品中的景色呈现出不同的景致和特点。关键词:岑参;写景诗;地域作者简介:杨蕊宁(1980-),女,汉族,甘肃兰州人,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

    22.5 KB
  • 汝民窑瓷器造型艺术中的现代审美理念

    汝民窑瓷器造型艺术中的现代审美理念刘中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摘要:木文通过对汝民窑瓷器造型艺术特点的分析,总结出汝民窑瓷器艺术中蕴含的现代设计与审美理念关键词:汝民窑瓷器造型艺术现代审美理念一、汝窑瓷器简介汝窑是我国重要的瓷器产地之一,汝窑瓷器产于河南临汝,当地的瓷器在宋代时就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年),置临汝...

    19.5 KB
  • 认知责任与审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向度

    认知、责任与审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向度[摘要]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向青年大学生宣迗国家意识形态,并将其内化为青年大学生的心理、行为指导准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本质价值。当前,基于社会的日益多元化发展,各种价值在中国社会的激烈碰撞,导致了思政课教学陷入了一种教学困境,其根源在于思政课教学价值目标的模糊化,以及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条化、模式化与机械化的相关问题所导致。本文认为明晰教学价值...

    30.5 KB
  • 浅谈在中学语文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浅谈在中学语文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王年俊(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茶坝九年制学校四川广元628100)【摘要】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作者感触颇多,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博采众长,特作以下探析,以期为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开展做出自身贡献。【关键词】中学语文审美感受联想感悟审美教育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6-018-02《...

    21 KB
  • 浅谈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第1篇

    浅谈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浅谈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李昕昕【期刊名称】《音乐教育与创作》【年(卷),期】2011(000)010【摘要】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设置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然而,在幼儿音乐审美教育实践中,尚存在诸多与《纲要》目标背道而驰的现象。【总页数】4页(P.15-1...

    14.26 KB
  • 浅谈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互文性理论结构

    浅谈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互文性理论结构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互文性结构审美意识形态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新,它把意识形态与审美这两个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说明文学的基本性质,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文学实践所张扬的新的文学精神,另一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互文性理论结构的突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用唯物史观作为指导,对...

    24.5 KB
  • 浅谈童话与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童话与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浅谈童话与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作者:唐燕;作者机构:宜兴市实验幼儿园;来源:教育文汇ISSN:1009-8186年:2017卷:000期:001页码:P.42-42页数:1中图分类:G420正文语种:CHI关键词:能力的培养;童话故事;审美能力;幼儿园;儿童阅读;文学体裁;心理特点;语言文字摘要:童话是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它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生活,抑恶扬...

    14 KB
  • 浅谈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浅谈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浅谈古诗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汤备良【期刊名称】《教育情报参考》【年(卷),期】2005(000)004【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怎样在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中体现课程标准中这一方面的要求,笔者就此谈几点思考。【总页数】1页(50)【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作者】汤备良【作者单位】...

    14.21 KB
  • 浅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探讨古典诗词的艺术境界为中心

    浅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探讨古典诗词的艺术境界为中心维普资讯http://www.sodocs.net/doc/1c92bd335901020207409c66.html-全文完-

    432.88 KB
  • 浅谈从审美注意浅析建筑的用光哲学

    浅谈从“审美注意”浅析建筑的用光哲学摘要: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们开始怀疑功能主义对人性的湮灭,建筑史上展开了一场对美、情感与文化的“复兴”,在众多建筑师对所谓“情感本位空间”的追求中,“光”这一元素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从美学中“审美注意”的角度分析建筑的用光之道,揭示建筑用光妙趣横生的奥秘。关键词:审美注意;新异性;建筑用光Abstract:After1950’s,peoplerealizethefunctionismharmshumanity,andbegint...

    21.47 KB
  •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阅读审美教学的策略研究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阅读审美教学的策略研究摘#8195;要:多媒体的普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的单一化,而多媒体的直观体现更实现了语文课堂中的动态美感。木文对多媒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做了几点浅显的分析。关键词:多媒体#8195;语文阅读#8195;M美教学屮图分类号:G632#8195;#8195;#8195;#8195;#8195;#8197;#8195;#8195;#8196;#8195;文献标识码:A#8195;#8195;#8195;#8195;#8195;#8195;#8195;文章编号:1674...

    16 KB
  • 艺术设计审美分析

    艺术设计审美分析牛艳君(新密市园林局;河南工业大学,河南新密452370)中图分类号:J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109-02摘要: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有设计的造型活动,不只是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的心里过程。无论是设计者的美学构思和创作,还是接受者的审美感受和鉴赏,都是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的多种心里矛盾的统一体。对于艺术设计的审美创作和鉴赏者而言,就不仅需要具备上述四种审美...

    24 KB
  • 西汉四神瓦当图形审美意义及造型语言研究

    西汉四神瓦当图形审美意义及造型语言研【摘要】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瓦件,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不但有保护房屋椽子免受风雨侵蚀的实用功能,又有美化屋檐的装饰功能。中国瓦当的造型,浸润在中国文化丰富而久长的雨露之中,蕴含着厚重的文化意义,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关键词】西汉;“四神”瓦当;造型;艺术;语言【中图分类号】K8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312-02“四神”图形在秦汉这...

    27.5 KB
  • 苏州古典园林花木景观审美要素研究

    苏州古典园林花木景观审美要素研究摘要:花木是是苏州古典园林中魅力和特色的重要载体,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园林花木以其优美的姿态、缤纷的色彩、诱人的芳香、绚丽的变化、隽永的意境及人文内涵而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应在现代园林造景中加以借鉴。关键词:园林花木;苏州古典园林;审美要素;分析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4-0000-00收稿日期:2013-03-01修回日期:2013-07-0...

    64.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