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审美”的相关文档,共269条
  • 试论中国画中古代茶席的审美流变

    试论中国画中古代“茶席”的审美流变摘要:中国的饮茶历史上有三段高光时期:其一,陆羽《茶经》问世,引领开启了“人间相学事新茶”的风尚;其二,以宋徽宗赵佶为代表茶人,将饮茶文化推动至兼和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新高度;其三,自朱元璋颁布废团茶兴叶茶之诏令始,文人居士带动饮茶风向,并创作了诸多茶著、茶画与茶诗。本文试论以唐、宋、明三朝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茶席的审美流变,鼓励学者汲取古代茶席设计之精...

    18.46 KB
  • 试论中国画艺术对木雕创作的审美观照

    试论中国画艺术对木雕创作的审美观照武奇静摘要: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持续至今,是我国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经过数千年的淘洗和不断创新,国画俨然成为当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书画美学中汲取营养,对于木雕艺术创作,有着非凡的指引意义。关键词:木雕;创作;中国画;美学艺术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

    19.56 KB
  •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导读全文关键句:“一种艺术样式如果不能深入民族心灵,就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繁荣。从目前情况看,新诗还仅仅局限在一个小圈里。无论如何,这不能不说,作为一种审美范式,新诗还未能契入现代中国人的心理,还远未深入民族心灵。也许,新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又一次新的探索:新诗走向民族的心灵。”1、【作者简介】张同道(1965—),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现主要从事纪录...

    15 KB
  • 中国书法的审美特性与思维方式

    中国书法的审美特性与思维方式赵佑铭内容提要:当对文字书写的思考脱离开日常功能的注意,其实便进入了一个关于“形式”在书法中存在的研究范畴书法是被建构来用于感知的书写。书法中存在着大量依靠形象思维的联想成分,通过形象思维,我们启动了观照书法的过程,并能够将生命的某些特征转移到无生命的文字形体上去。形式思维为书法提供一个概念性的感性结构,使书法创作材料(文字形态和线条)形式化,使原有的散...

    26 KB
  • 中国人对书法的审美融入骨血 文档

    中国人对书法的审美融入骨血2014-08-1509:50:南方都市报孙晓云国家一级美术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书法展、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书法作品曾7次获全国书法大奖,专著《书法有法》创书法理论书籍销售量最高纪录。出版有《孙晓云书法绘画》作品集、《孙晓云书法精品选》,《中国当代名家书法集孙晓云》等。早于洞穴时代,人类即已与艺术结缘,通过艺术来表达我们的生活,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

    28 KB
  •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一、以“情”为核心内涵音乐和歌唱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在中、西方从来都是有争议的问题。在西方,十九世纪以来有“唯情论”与“唯形论”两种对立观念的尖锐对立,在中国,有“声无哀乐”与“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观点分歧。但从先秦以来典籍记载和近现代歌唱实践看,以情感为歌唱基本表现内涵的观点具有一贯性和主导性。从懦家学派的孔、孟、荀以下至《乐记》等历代文献皆把“歌以咏情...

    25 KB
  • 当代语境下中国油画艺术的审美探究

    当代语境下中国油画艺术的审美探究油画产生于西方,是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布或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画种。随着我国文化的不断发展,油画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中国油画艺术也开始走向成熟。但目前中国油画艺术缺少完善的审美体系,阻碍了当代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文化艺术与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生活、文化素养密切相联。油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能够反映出画家的思想情感及时代的变迁,从而给观赏者以精...

    18.6 KB
  • 浅析中国文化和审美对中国传统窗式的影响

    浅析中国文化和审美对中国传统窗式的影响【摘要】窗不仅具有采光的实用功能,同时还是人们通过视线进行内外交流的渠道,观物纳景,是视觉的中心点。中国古代建筑是艺术与文化的结合体,是文化与艺术的具体体现。中国的农耕文明、封建礼制、哲学思想影响着传统窗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窗式对中国文化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关键词】文化;审美;传统窗式中国古建筑是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

    18 KB
  • 浅析“中间物”与鲁迅审美现代性思想的本土化特征

    浅析“中间物”与鲁迅审美现代性思想的本土化特征论文关键词:鲁迅审美现代性中间物文化模式伦理本位主义论文摘要:鲁迅与西方审美现代性思潮的联系,在当下鲁迅研究中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关注鲁迅在审美现代性谱系中-9其西方先导的“家族相似性”特征,而忽略了他的特殊性。实际上,鲁迅活跃在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期的中国知识界,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对鲁迅审美现代性思想的构型作用是十分...

    19 KB
  • 悲剧性的历史与历史的悲剧——新时期历史小说的悲剧审美内涵

    悲剧性的历史与历史的悲剧——新时期历史小说的悲剧审美内涵【内容提要】新时期历史小说的文艺审美特质渗透了强烈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正是小说家清醒的生命意识与正视人生的理性精神的体现。本文从理论层面对历史小说的悲剧及其悲剧审美内涵作了深入细致的梳理与学理升华。从哲学的高度来审视人类历史,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充满矛盾与悖论、灾难与苦痛的悲剧性进程。它的每一寸每一分的进步,都要人类生命与个体...

    28 KB
  • 试论民间美术的表现主题与审美理想的统一

    试论民间美术的表现主题与审美理想的统一文章摘要: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成的源泉。来自生活中得刺绣,印染等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传并不断创新、发展,成为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它主要通过物态形式直接反映生活,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民间蜡染,分析其艺术...

    19 KB
  • 穆斯林的葬礼审美意蕴探析4

    曲靖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论《穆斯林的葬礼》审美意蕴探析作者:夏淑娟学号:2008021218学院:人文学院年级:2008级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梁竞男职称:副教授日期:2012年5月14日曲靖师范学院教务处《穆斯林的葬礼》审美意蕴探析摘要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价值,在茅盾文学奖作品是一部较有生命力的经典著作。霍达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用凝重的笔调叙述三代...

    67 KB
  • 文学_审美意识形态_论的发生_发展及论争

    本文由lingdao121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09年1月27卷第1期第合肥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efeiTeachersCollegeJan.2009Vol.27No.1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生,发展及论争张亚骥(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新时期文学要审美意识形态论发生以来,经历了发生,发展和深化,挑战与出路三个阶段,引发了文论界激烈的争论,推动了文论工作者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深入探讨.[关...

    34 KB
  • 审美对象的多基本性质

    审美对象的多基本性质质料赋予审美对象以诸多基本性质,如上所述,一匹石雕的马就不同于一匹泥塑马,也不同于一匹玉石马或一匹青铜马,石、泥、玉石、青铜将带给这匹艺术的“马”以不同的特征,进而影响人的美感性质。所以严格说来,欣赏雕塑如果只看见“塑的何物”而不见“由何物所塑”,则不能算真正领略了雕塑的美妙。质料在雕塑欣赏中会引发“质地感”质地感与造型感共同构成的美感,缺一不可。绘画的质料主要为油画布或中...

    10.7 KB
  • 美术鉴赏教学与艺术审美分析①

    美术鉴赏教学与艺术审美分析①摘要:美术鉴赏教学是指通过专业的指导,对美术作品进行有目的的赏析、评鉴,以表达赏析者自身的感受、体验,从而获得审美素质提高的过程。美术鉴赏的教学对于提升人的审美情趣与情操,表达美感受美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艺术审美:g63文献标识码:a:1673-9795(2012)08(c)-0250-01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就必须经过教育”。因此,艺术审美...

    21.5 KB
  • 建筑的功能与审美

    本文由6908120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建筑的功能与审美Thefunctionandaestheticofarchitecture□马建民1,董新意2(1.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2;2.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人类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建筑发展史,...

    19 KB
  • 服装文化与服装审美

    服装文化与服装审美在众多的文化体系当中,服装是一种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学科,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是一种大众性的文化体系,另外它具有很强的时尚性和大众传播性。同时,它的变化周期非常快。那么在服装纳入到艺术设计学科之前,可以说它的文化的内涵和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一种潜在的,或者说一种朦胧的。服装文化与服装审美今天我讲座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服装文化与服装审美方面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在众多的文化体系当中,服装是一...

    26 KB
  • 1.影视对审美文化建设的影响

    影视对审美文化建设的影响观《活着》有感审美价值是客观事物所具备的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审美教育的实践价值和精神意义。当然在审美文化建设中,大众媒体尤其电影电视具有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力,无论正面积极还是反面教育,无论真实反映还是创新幻想,影视文化总是不断地引发新潮,给人们留下一段记忆,引领新一轮热议和追捧。前段时间看了张艺谋早期作品《活着》,感触颇深。心里不甘,...

    13.5 KB
  • [短篇小说]谈沈从文作品《柏子》中的审美倾向

    谈沈从文作品《柏子》中的审美倾向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吕晔林【摘要】沈从文的作品成功构筑了一个又一个极富魅力的“湘西文化”,其作品《柏子》更是以原始、朴素的笔端,展现出来人性最真实的狂欢,为我们贡献了一幅独具湘西风味的风情画面,展现出来人性复归和自我实现的审美意义。下面本文就从《柏子》的独特的“生命形式”、叙事结构以及之中所蕴含的人性哲学,对作者的审美的乌托邦倾向进行分析。【关键词】沈从文;《柏子》...

    23 KB
  • 河南乡村民间布艺的审美意蕴考究修改

    河南乡村民间布艺的审美意蕴考究黎红波摘要:乡村民间布艺作为民间美术中最质朴、最生动、最丰富、流传最为广泛的一朵艺术奇葩,不仅是传承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的物化形式,更是传递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的艺术载体。本文通过对河南乡村民间布艺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两个方面的阐释,进而探究河南乡村民间布艺在审美活动、审美认识以及审美创造中所承载的独特的审美意蕴。关键词:民间布艺;审美特征;文化意蕴乡村民间...

    24.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