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生死观”的相关文档,共10条
  • 浅析是枝裕和电影里的生死观

    浅析是枝裕和电影里的生死观【摘要】在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世界里,生死总是离不开的话题,他的电影故事多以死亡为母题来表现生命与死亡的关系,或取材真实的死亡事件,或虚构死亡的暗线,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情怀,真实的表达着导演对生死观的思考。并且在他的电影世界中,对日本民族的樱花情结和食物的表现都极具生活化气息,由此引发观众对生死和解的哲学思考。【关键词】是枝裕和;樱花情结;生死和解[中图分类号]J90[...

    32.65 KB
  • 2022年古代党人的生死观与士大夫精神

    古代党人的生死观与士大夫精神。东汉党人、明末党人以道自守、视死如归,铸造了士大夫精神。同时,绝对的殉道忠君也暴露了他们思想的根本局限。关键词:党人;生死观;士大夫精神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一东汉党人、明末东林党人均以铲除宦官集团为其鲜明的政治特色,他们因此被宦官诬以“党人〞而惨遭迫害,其领袖人物大多死于狱中。生死之际,党人所表现出的气节与风范,确非常人所能为。东汉党人最著名的...

    19.14 KB
  • 儒家生死观的现代解读

    儒家生死观的现代解读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7日来源:教育网作者:源作者533人关注打印转发投稿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家学说中,儒家对这个问题的直接关注显然不多,儒家的生死观并没有明显的体系架构。但其创始人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道出了儒家对生死问题的基本态度。在人活着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弄清如何活着的道理,懂了活着的道理,死的道理也自然会清晰。儒家的这一观念与现代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正好相反,海氏认为,人只...

    84.34 KB
  • 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生死观

    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生死观灵魂的拷问生命的思考——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生死观夜深人静,再次翻开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细细想来,文章思路开阔,气势起伏跌宕,言辞真切感人,心中默默替司马迁和任安鸣不平。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被判为宫刑,任安也因戾太子事件被判为腰斩。可见,他们的遭遇是那么的相似,那么的悲惨,都是关乎人的生命的重大遭遇。面对同病相怜的友人,司马迁以满腔的悲愤,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

    24.5 KB
  • 在中国文化下谈生死观论中国的死亡教育

    在中国文化下谈生死观论中国的死亡教育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和讨论的终极问题。中国人追求精神层面的入世,中国文化追根到底有重生轻死的倾向,追求生命的社会价值,而不是自然价值;在集体文化取向下,个体生存的意义被忽视,死亡的价值被放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去衡量。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人追求永生,死亡在中国文化下处于悬置的状态,是一个忌讳的话题,死亡教育在中国课堂上的缺席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关键词...

    32 KB
  • 古代党人的生死观与士大夫精神【历史学专业论文】

    古代党人的生死观与士大夫精神摘要:东汉党人、明末党人以道自守、视死如归,铸造了士大夫精神。同时,绝对的殉道忠君也暴露了他们思想的根本局限。关键词:党人;生死观;士大夫精神一东汉党人、明末东林党人均以铲除宦官集团为其鲜明的政治特色,他们因此被宦官诬以“党人”而惨遭迫害,其领袖人物大多死于狱中。生死之际,党人所表现出的气节与风范,确非常人所能为。东汉党人最著名的是陈蕃、李膺、杜密、范滂诸人...

    21.5 KB
  • 科技博客生死观多而不熟说死尚早抱团长大

    科技博客生死观:多而不熟说死尚早抱团长大新生的这些科技媒体,都是从不同角度探入的科技博客,这个行业的生命力才刚刚开始展现,这必然是起点,而不是终点,网间合作需求优先于对抗。钛媒体作者的一篇投稿,分“科技博客为什么还不会成批死掉”以及“科技新媒体如何做大?”两大部分,从整个行业生态的角度提出讨论,旨在辨析,以供参考。日前看到一篇评论,谈及科技博客将会怎么死(科技新媒体可能更确切),窃以为其有耸人...

    326.5 KB
  • 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

    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摘要:古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鸠鲁从原子论出发来探讨人的生死问题,针对当时宗教的灵魂不灭的观点,伊壁鸠鲁提出了死亡的必然性,从而摆脱了宗教对个人内在生活的束缚,并由此提出了他的关于现世生活的最重要的思想:快乐主义。但伊壁鸠鲁强调快乐的生活并非指的是物质或肉体的享受,而是心灵的安宁和平静,他认为要想达到这一点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现世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即宽容,另一...

    75.82 KB
  • 西方哲学智慧生死观

    生死观已完成成绩:100.0分1“提前到死中去”是谁的观点?A、陀思妥耶夫斯基B、海德格尔C、列夫托尔斯泰D、尼采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12.5分2《存在与时间》的作者是:A、黑格尔B、胡塞尔C、海德格尔D、萨特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12.5分3在海德格尔看来,人逃避自由的原因是什么?A、逃避法律B、逃避道德约束C、逃避死亡D、逃避不确定性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12.5分4《伊凡伊里奇之死》是谁的作品?A、陀...

    11.5 KB
  • 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生死观

    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生死观灵魂的拷问生命的思考——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生死观夜深人静,再次翻开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细细想来,文章思路开阔,气势起伏跌宕,言辞真切感人,心中默默替司马迁和任安鸣不平。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被判为宫刑,任安也因戾太子事件被判为腰斩。可见,他们的遭遇是那么的相似,那么的悲惨,都是关乎人的生命的重大遭遇。面对同病相怜的友人,司马迁以满腔的悲愤,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

    1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