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作品中乡土世界与中国社会的对照【摘要】沈从文一直被视为现代小说中最重要的乡土作家之一,他乡土话语中的中心,是这一话语投射在历史中所形成的冲突意向。他对故乡的描述中,含有一种对话意图。沈从文是土生土长的湘西人,他太知道故乡远非古典作品中描述的那样完美无缺,战争,动乱,无知与贫苦才是存在已久的现实与真相。【关键词】沈从文乡土文学湘西城市中国社会正当中国作家大多忙于描述战争,饥馑和社会不公之...
第1页共13页论沈从文的报刊情缘与编辑责任摘要:作家、编辑身份的聚合使沈从文具有割舍不掉的报刊情缘。他适应媒介特点、利用媒介资源,成功敲开文学创作之路;他坚守媒介社会良心,践履编辑责任,频频卷入文学论争的漩涡;他慷慨解囊、倾心相助,扶持并培育了一大批青年作家。:G文献标识码:A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现代媒介的演变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出版事业的日益繁荣,报刊杂志的兴盛发达,作家、编辑的身份聚合,对于文化...
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选择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选择王燕(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系,江苏常熟215500)摘要:特殊地理位置、人生历练和文化环境形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文化色调。基于独特的文化操守,沈从文在精心构造的艺术世界里,充分阐释了他的文学理想:高举独立与超然的旗帜,提倡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崇美轻真,诗意地再现生活;主张与现实拉开距离,用古典的审美标准和现代的表现手法进行文学创作。关键词:沈从文;文化选择;独立性;崇美轻真;与现...
由沈从文小说及其评价看艺术的美和真由沈从文小说及其评价看艺术的美和真董颖(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河南新乡453000)[摘要]关于沈从文的小说及其评价在历史上一直颇具争议,这些争议至今还以某种变异的方式存在着,这其实关涉到艺术的真和美的问题,关系到艺术的本质和评价标准。[关键词]沈从文;小说;艺术的美;艺术的真[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829322(2005)0120038203收稿日期:2004212218作者简介:董...
浅谈沈从文作家论的批评风桎摘要:素以湘西小说而闻名的沈从文,同时也是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批评家,并以其数量不多的作家论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占据了一席Z地。他的作家论批评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人文观念,同时也融入了西方的印象派批评风格,情感和直觉式的批评相互交融,运用自如。关键词:沈从文;作家论;批评风格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017-01一、直观、感悟的批评方...
论沈从文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独特贡献01论沈从文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独特贡献一、沈从文的生平与创作概况沈从文(1902~1101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曾去北京大学旁听。1924年后开始发...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分析:老舍、沈从文作品分析老舍《骆驼祥子》《断魂枪》分析1899年2月3日“五四”运动后,用白话文试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经典爱情故事甜酒苦酒——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恋故事“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⑴——沈从文(一)沈从文,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湘西“乡下人”,一个不小心闯荡了到大城市。他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却不得不凭藉手中的笔与城里的教授、博士们分享一杯生活的羹,其艰难可想而知。那时的他不舍昼夜地奋笔疾书仅仅是为了吃饱穿暖,其情态使人深...
以《边城》为例,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摘要:在沈从文所构筑起来的湘西世界中,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作,《边城》在人物的塑造及审美艺术特色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沈从文所营造的自然与人性,风情与风俗完美结合的意境,他用深沉厚重的文字,传达出了一份可贵的对于整个民族的悲天悯人的情怀。通过对翠翠、爷爷、天保两兄弟的健康、美好人性的描写来表达湘西世界的人性美,又对湘西百姓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湘西世界...
――沈从文小说中悲剧女性形象塑造【摘要】沈从文创作了大量的以湘西风物和人事为背景的小说,女性形象描写是湘西小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小说中众多的女性形象既是美丽的,又是残缺的。沈从文在颂扬湘西世界美好人性的同时,再现了湘西女性的生活状况。众多悲剧女性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沈从文独特的审美眼光,寄托着他的审美理想。【关键词】沈从文湘西小说悲剧女性美丽残缺现代作家沈从文以他对故土湘西的深深爱恋的情结,用他...
沈从文深受五四启蒙思想的影响,从改造社会和国民的向度上理解并确立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面对传统的惰性和革命的干预,他极力反对文学的商业化和政治化,以极大的勇气打破占主流地位的文学规范、写作模式,主动采取一种边缘性的文化立场,以一种与主流文化对话、反思的创作立场,将他的知识分子情调、文人创作个性表现出来。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样墨并进时代,不免近于无所归依,因之‘落伍’惟工作方式既游离于朝野文学运动理...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湘歌与雅歌的遇合——沈从文小说中的抒情诗作者:刘婧婷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指导教师:胡斌完成日期:2008年5月30日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名:日期: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
学年论文李霈,06300110002,汉语言文学文背后的人——浅析几篇沈从文的自述性文本摘要:沈从文其人和他的文学作品同样值得重视。沈从文文学作品的特色与他的特殊经历以及独特的思考方式关系紧密。自述性文本比一般的文学作品能更直接地体现作家的所思所想。《从文自传》、《从现实学习》、《一个人的自白》、《无从毕业的学校》是沈从文较为重要的自述性文本,明显地体现出沈从文注重生命经验的实在感受、坚持自由地思想的思维...
单位代码:101分类号:I2延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毕业时间:浅析沈从文笔下的“寺宦观念”——以《八骏图》为例文法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付春侠0901012120白晓航二〇一一年七月2011年05月07日浅析沈从文笔下的“寺宦观念”——以《八骏图》为例摘要:沈从文——中国现代文学家,他的都市题材小说受到读者的青睐。其中以《八骏图》最具典型。作品以人的精神是否健康健全为关注的中心,...
分析沈从文小说中的方言特色徐园园中师二班学号:20104021010【摘要】:沈从文的小说艺术成就极高,不仅体现在他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方面,而且与他小说中的语言特色有重要的关系,他小说中的语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湘西地方色彩。【关键词】:沈从文方言湘西AnalysisofShenCongwensnovelsinthedialectAbstract:ShenCongwensartisticachievementisveryhigh,isnotonlyreflectedintheideologicalcontentinhisperformance,butalsohasi...
广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从审美角度探究沈从文短篇小说中水的意象07中文2班蒋小威指导老师:张建华0706010166摘要沈从文的创作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小说是水泱泱的一片,给人美的享受。这种美因为符合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而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因为养育了一群真善美的女孩,而牵动了我们的心;因为绽放了一种生命的力量,而激发了我们的活力。水这种意象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让我爱上湘西的同时也爱上了水这种文化。本文通...
甜酒苦酒——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恋故事“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⑴——沈从文(一)沈从文,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湘西“乡下人”,一个不小心闯荡了到大城市。他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却不得不凭藉手中的笔与城里的教授、博士们分享一杯生活的羹,其艰难可想而知。那时的他不舍昼夜地奋笔疾书仅仅是为了吃饱穿暖,其情态使人深深体味到人生的艰难与悲凉。后...
【标题】暗夜独行——1938—1949年的沈从文精神及心理状态分析【标题注释】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现代文学中的少数民族作家沈从文研究》。【作者】邱艳萍【作者简介】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41邱艳萍,文学硕士,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内容提要】战争将沈从文放逐到远离战争的昆明郊区乡间,他对文学的真诚以及固执的文学观,使他有机会与熟悉的大自然和自然化的人生在“单独默会”中...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试论沈从文小说中的城乡对峙姓名贺苗进教育层次本科学号1061001261349省级电大陕西专业汉语言文学分校榆林指导教师白海龙教学点清涧目录一、截然相反的环境描写(4)(一)美丽宁静的“桃花源”(4)(二)污秽肮脏的城市(5)二、大相径庭的城乡文化(6)1(一)坚守乡土文化(6)(二)重识都市文明(6)三、迥然不同的人性(7)(一)淳朴善良的乡下人(7)(二)人性沦丧的都市人(8)四、作者...
从湖湘文化看沈从文、丁玲、周扬20世纪80年代,经历“文化大革命”洗礼后的中国,焕发出灿烂的青春。文学界的新老作家们创作了大量感人作品,也涌现了许多优秀新作家。湖南人杰地灵,近代以来,一直走在时代前列,产生了不少杰出人物。在80年代这个伟大时代,湖南的作家们谱写出了壮丽诗篇,写出了大量好作品。老一辈文化人不甘其后,一个个与时俱进,夜以继日,追赶新时代的太阳。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却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