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陕北”的相关文档,共23条
  •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新造幼林地中兔害的防治研究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新造幼林地中兔害的防治研究【摘要】近年来,在陕北地区新造幼林地中发生一种兔害,对退耕还林的幼林地资源造成严重的损失与破坏,甚至威胁到生态的平衡。目前,兔害防治已经成为陕北地区解决灾难工程的重要部分,针对兔害进行有效防治,不仅能保护幼林资源,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幼林兔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关键词...

    20.5 KB
  • 浅析陕北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预防养护措施

    浅析陕北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预防养护措施摘要:分析论述以黄土沟壑为显著特点的陕北地区常见公路路基病害主耍类型,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相应的预防养护措施,可作为实践施工参考。关键词:路基,路基病害,养护防护措施:U213.1文献标识码:A:概述: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其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结构稳定路用性能良好的基本条件。为了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品质,必须对路基进行合理的养护和维修,使之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以免发...

    26.5 KB
  • 浅析陕北红枣的营销现状及对策

    浅析陕北红枣的营销现状及对策摘要:众所周知,红枣在陕北算得上是一种传统产业,也是绝大部分农民促进收益的主要产品。近几年来,“统一规划,集中连片,依靠科技,综合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发展思路指引当地人民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之路。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整改,红枣产业发展的势头愈来愈烈,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规模化生产,其前景一片光明。但是陕北红枣的营销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却让人堪忧,通过调查与...

    29.44 KB
  • 陕北民俗艺术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的现代化创意应用研究

    陕北民俗艺术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的现代化创意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高速发展进程中园林景观环境质量的要求日趋强烈。近年来我国的景观设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次借陕北民俗艺术的视觉语言探索其在景观小品中的现代化创意应用。【关键词】陕北民俗艺术;景观小品;创意应用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178-01随着我国人民生...

    25.54 KB
  • 陕北长城沿线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

    陕北长城沿线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陕北长城沿线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生产条件、茬口选择、整地施肥、种薯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当地马铃薯高产稳产提供参考。关键词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陕北长城沿线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0-0065-02陕西省榆林市的定边、靖边两县,地处长城沿线风沙区,当地马铃薯种植面积近20万hm2,年产鲜薯逾300万t,...

    28 KB
  •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问题研究_基于延安市的调研数据

    第23卷第6期Vol123No162010年11月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Nov.2010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问题研究Ξ———基于延安市的调研数据刘育红1,2,张强2(1.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2.西安财经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陕北能源化工业发展迅速,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和资源驱动的基本特征。文章以延安为例,认为陕北能源工业存在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石油能源产业带动相关工业发展能力差、科技创新能力...

    191.32 KB
  • 关于陕北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评价

    一、封面(所有纸张采用A4打印,页边距:上2.2cm;下2.2cm;左3.0cm;右2.2cm;完成之后在左边装订成册。全部报告要求字数字,注意:“4.2附录”部分的内容不计入总字数)《市场预测与分析》实习报告(题目:居中排列,一号黑体,2倍行距)---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班级:-姓名:学号:(居中排列,小四黑体,单倍行距)---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66 KB
  • 陕北汉画像石的文化考释

    陕北汉画像石的文化考释论文关键词:陕北汉画像石墓葬民俗艺术非原生文化价值论文摘要:从陕北汉画像石流行的时间、独特的雕刻手法和成熟技法以及产生的社会背景三个方面对陕北汉画像石的非原生性进行了考释,同时从陕北汉画像石的独特内容和文化价值几方面与其它地区的汉画像石进行了比较与研究,进而说明,陕北汉画像石在我国同类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突出地位。汉画像石作为墓葬内的装饰和加固墓室的建筑构件,产...

    23 KB
  • 陕北民歌研究综述

    陕北民歌研究综述2007年12月第29卷第6期延安大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a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Dec,2007VoL29N6陕北民歌研究综述王红妮,赵建斌(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摘要:陕北民歌,作为全国民歌海洋中不可或缺的一隅,一种偏僻的地域文化,它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是从1938年以后开始的.根据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史以及陕北民歌在文本搜集与理论研究上出现的不同成果,陕北民歌可划分为延安启动期,建国推动期,文革...

    41.5 KB
  • 近代陕北盐业及陕北社会

    近代陕北盐业及陕北社会摘要:食盐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盐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盐业的发展同当地的社会和百姓生活联系紧密。近代陕北风起云涌,社会急剧变化,陕北盐业对于在保持陕北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关键词:近代;陕北;盐业;社会:K25文献标识码:A:1006-4311(2012)07-0298-011近代陕北盐业保持了近代陕北社会的稳定陕北盐业稳固了晚清政府在西北的局势。由于天...

    113.5 KB
  • 浅议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林横山矿区一带地质特征

    浅议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林一横山矿区一带地质特征[摘要]本文以华北地层区伊克昭盟-陕甘宁分区和陕甘宁盆地分区地层、构造等资料为基础,对陕西省陕北侏罗系煤田榆林-衡山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为榆横矿区的以后煤矿设计及开采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地质资料。[关键字]榆横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F416.1[文献码]B[]1000-405X(2013)-5-82-10前言概况陕西省陕北侏罗系煤田榆林-衡山矿区地处陕西省北部...

    15.17 KB
  • 看花宫陕北公学旧址红色旅游景区简介

    看花宫陕北公学旧址红色旅游景区简介看花宫陕北公学旧址位于湫坡头镇看花宫村,陕北公学在此办学期间看花宫村隶属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管辖,是我党抗战初期不可多得的物资输出地之一。现存窑洞140多孔,房屋10间,包括李维汉、成仿吾旧居以及当年的校部、图书馆、供给科、维修科、豆腐房、学员教室和宿舍。1937年7月的“卢沟桥事件”后,大批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延安当时的中央党校和抗大已不能满...

    16.5 KB
  • 我的大陕北

    我的大陕北刁小湖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原本是三秦大地最贫瘠最萧瑟的所在。冬天,罡风肆虐,连绵荒原上白雪皑皑,冷风刺骨。其他季节,甘霖稀缺。这里,物产不丰,人口缺乏。自古以来,除了兵燹战火,除了戍边将士的血泪,鲜有文字见诸历史。直到1935年10月,一支刚刚体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来到这里,并深深扎根。以领袖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心怀抗战必胜的信念,怀着创办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政权的梦想...

    12.79 KB
  • 陕北袁家沟中国省委书记的摇篮

    陕北袁家沟中国省委书记的摇篮2004年原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为清涧县题写“传奇县”。其传奇色彩最具魅力的要数袁家沟村了,因为该村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居住过的窑洞,有红军东征时发表的《东征宣言》,也是毛泽东最高词赋《沁园春•雪》的诞生地,更是培养出四位省委书记而闻名全国的传奇村。袁家沟村位于清涧县高杰村镇北10公里处,山大沟深,它的东面10多公里是黄河,西面5公里多是无定河。“袁家...

    32 KB
  • 陕北说书《罗成算卦》书词

    陕北说书《罗成算卦》书词贡献者:手持般若者一人一马一杆枪,二郎担山赶太阳三人哭活一棵紫荆树,四马投唐小秦王五子登科中状元,六国游说数孟良杨七郎死在靶标柱,八仙玉帝害张良九里山前活埋母,十里的乌江别霸王十一征东的薛仁贵,十二岁领兵杨满堂十三太保李存孝,十四铁鞭王延章十五秦琼打登州,十六封神的姜子牙十七是马岱黄山鹞,十八罗成自投唐十九的刘秀坐天下,二十金兵下南唐日出东方雾坐南,青龙白虎下了凡青龙转...

    29.5 KB
  • 陕北民间艺术文化未来发展

    陕北民间艺术文化未来发展的展望摘要:民间艺术文化是沟通艺术与人类的主要桥梁之一。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我国大力发展民间艺术文化的今天,为了能够让陕北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研究现代艺术文化我们以安塞腰鼓为例。从社会角度来讲安塞腰鼓的起源、发展特征和功能,分析安塞腰鼓和陕北民族文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及对陕北民族文化未来的展望。关键词:陕北...

    15 KB
  • 陕北民歌信天游起源

    陕北民歌信天游起源陕北民歌遐迩闻名,陕北信天游,更脍炙人口。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精华,两句一段,一阴了阳,一上一下,和谐合拍,质朴自由,优美动听,上下句押韵,且韵脚多变。信天游上句多用比兴手法,描述景物,下句多点出意旨,抒情味极浓,一虚一实,情景交融。信天游多以七字句为基础,加添衬字,即兴演唱,充满泥土气息。信天游多在高山旷野里演唱,信天而唱,顺天而游,任性自然,粗犷、潇洒之至。司马迁《史记乐书...

    15.5 KB
  • 陕北民歌的传承亟需创新

    陕北民歌的传承亟需创新生活改善致原生态土壤不复存在“山丹丹”能否依然“红艳艳”陕北民歌的传承亟需创新陕北民歌——陕北文化的金名片,在陕北的25个县(区)都能寻到它的影子。一曲《东方红》唱红了大江南北。2006年,包括陕北民歌在内的几项民间艺术成为榆林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迄今为止,王向荣、郭云琴、雒翠莲等近15人被纳为这一项目的传承人。榆林陕北民歌大本营据榆林民间音乐研究专家樊军讲,解放战争时期...

    13 KB
  • 陕北刘二愣子的爱情故事

    陕北刘二愣子的爱情故事我走在二街上,看见你和一个男的胳膊挽着,我打电话问你在拉了?你说在街上了。我问你和谁?你说你一个,我汗啊!我和你住在宾馆里,你穿着我的大半裤和半袖,说:凉快。你朋友一个电话,你就咯老爷一不兰站起就瓜了,害的我在宾馆里甚了一天一夜。我和你谈了三个月,我到靖边去了十天,回来时给你买了件裙子(360元)你高兴的。你从西安回来给我买了一个裤头,还他妈的褪色!我去你家给你爸妈买了,烟酒...

    15 KB
  • 陕北过年习俗和禁忌

    陕北过年习俗关于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

    33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