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命前言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有生命存在,一切都能成为可能;生命不存在,一切都免谈。同时,人的生命也是最脆弱的,就像一个玻璃瓶,一摔就破。世界人每年死亡的人数,约为6300万人,即每秒就要死两个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每年死亡人口大约890万,而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20万。单项统计如下:1.每年因自杀死亡者28.7万。2.中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3.每年医疗事故死亡20万人(估算)。4.中国每年死...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郑艺荣准考证号068103201090指导教师教师李诠林导师一、开展本课题的意义及工作内容:舒婷的爱情诗是中国爱情诗史上不可或缺的力作。她笔下的爱情极为鲜明地表现为一种东方式的爱情,她的诗歌是对于我国优秀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致橡树》是她爱情诗中的代表之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读者对《致橡树》的主题及爱情观有不同的认...
中班数学:小松鼠送礼物——认识上中下一、说教材:《情境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课程》以孩子熟悉的情境主题为组织教学的逻辑线索,在主题中按照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以及与情境和材料互动,实现培养幼儿“主动学习、逻辑推理、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主旨。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我共设计了4个环节,情境贯穿整个活动之中。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自我检测与评价。感到学数学是愉快的。二、说目标根...
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活动设计意图:幼儿在中班的时候已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并且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在生活中仍会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混淆。首先认识正方体这符合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我们幼教教材分析以及从幼儿思维发展看: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是: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在本节活动中,设计多个让幼儿通过自己触摸操作来感知、探索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环节,这是为了保持幼儿对活动的积极...
中班数学《认识梯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认识梯形是中班上学期数学活动的内容,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运用了比较,观察,操作,对比等方法,在区分了长方形和提醒的不同后认识提醒,进一步归纳,总结出提醒的主要特征,进而使幼儿更加了解区分梯形和长方形的不同.1,活动目的:幼儿园数学大纲提出,幼儿园数学必须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教与学的关系,使幼儿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以提高,蹦...
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2、3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一)中的动物卡片: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活动过程:(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1.教师出示动物卡...
中班数学:认识数字8一.设计意图:中班幼儿活泼好动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富于想象,有较强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喜欢学习新的知识,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即使是粗浅的数学内容也需要经过一番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而中班的孩子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感知物体的数量及其数字,对应关系是中班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他们认识数字是建立在一定的感性经验基础之...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设计意图:数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序数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数,也有初步的二维空间序数的认知,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因此我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
中班科学:认识椭圆形设计意图:多媒体教学活动是个较为新型的教学方式,能较好的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运用动态、声音、动画等效果能增强幼儿学习的记忆力,特别在数学内容的选题上,利用多媒体进行几何图形与数字的认识教学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在对这教学内容《认识椭圆形》的使用上,运用多媒体进行适当的相互整合,互补之间的不足之处,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课件,使整个活动更加的丰富,对椭圆形有更深的认识。活动目标...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小草》一、活动背景:江南四月,草长莺飞,农村遍地草色青青,一片生机盎然,最近一段时间幼儿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春天的花、草、树、小动物,就连朴实无华的小草也吸引着幼儿,我园地处农村,平时幼儿尖刀的小草种类较多,能用方言说出小草的名称,农村遍地是小草,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天然、有趣的活动场所,让孩子们走进田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小草、认识小草、探索小草的特征,让他们在玩中想...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椭圆形一、教学设计的背景与思路:本次科学活动“认识椭圆形”,是在幼儿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基础上设计开展的。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动手操作中积累建构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因此我在活动中以孩子们熟悉的故事“小猴卖圈”导入,创设“买卖东西”、“整理货柜”等具体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从直观具体的形象入手,由难到易,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启发引导幼儿...
中班常识教案:认识调味品[设计意图]调味品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品。它贴近幼儿的生活,但往往被忽视;调味品具有比较独特的口味,鲜亮的颜色,是幼儿感兴趣的。在日趋注重饮食的当今,调味品的地位就显得更为突出。根据《纲要》探索求知部分所提倡的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发现,并结合幼儿实际水平,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通过认识调味品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活动目标]1、通过看、摸、比、尝、闻,使幼儿了解调味品...
数学活动: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活动目标:1、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知道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辨别它们之间的异同。培养对各种几何图形的兴趣。2、感受和体验平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发展观察分析能力。3、能从实物中辨别出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重点: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知道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难点:感受和体验平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活动准备:1、学具:饮料罐、足...
数学:1-10的认识过程:(一)自由探索:1.创设超市小货架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参与购物。师:今天,我们来玩超市游戏,你们想买一些什么东西?幼:自由讨论准备买一些什么东西。幼儿参与活动。2.请个别幼儿告诉大家在什么颜色的格子里买到货物,并请其他幼儿猜一猜他是在第几个格格子里买到的东西。幼1:我在红颜色的格子里买的是娃娃,请大家猜一猜在第几个格子?幼2:第二格。幼3:第九格。幼儿争论。师:启发...
一、案例背景: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认识。他们经常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逛超市买东西、出去游玩等,经常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面值等已经有了一定地了解。但是,可以说大部分的幼儿都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为了让幼儿更好、更准确地认识人民币,设计了此次活动。此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人民币,获得使用人民币的快乐!二、过程描述(一)...
由圆的认识教学谈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吕红相萍摘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广大教师需要认真面对的事情。以“圆的认识”教学为例,从查询资料、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和加强课后辅导等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关键词信息技术;圆的认识;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G434文献标识码:B:1671-489X(2021)11-0109-030引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
认识人民币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使学生经历取币、付币、猜币等活动过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
血缘亲情的伦理学认识(转帖)血缘关系在人类蒙昧时代以及在蒙昧的人群中被看得很神圣,首先是因为血缘亲属间具有本能性的亲和力,它是DNA设置的天然属性,这种非理性的亲和力一方面有利于血缘关系的牢固,另一方面不利于不同血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平等,在人与人之间设置了血缘的鸿沟,同理性的人际关系原则也会发生冲突――在血缘亲情与公共伦理之间会发生利益的分歧。在面临这种冲突的时候,中国的孟子倾向于对血缘情...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规律性认识一、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1.改革的分类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