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1992年7月18日广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9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一次修订2006年7月28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第二次修订2006年7月28日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9号公布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
学习习总书记在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推荐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民主从来就没有什么固定模式。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由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
(北京东城区2014届高三3月调研)人大制度一甲子,人大代表商国是。回答31~33题。3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年来,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确立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这一制度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②决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③属于代议制,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A.①②B.①...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述评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步伐坚实地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历史证明,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真正当家作主1954年9月15日,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走进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这里召开。代表们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此前,全国共有1.5亿人参加...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刘政根据个人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讲话和文章的体会,谈谈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简要介绍一下建国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情况,供同志们参考。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和特点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问题须从国体和政体谈起。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国家的阶级性质。包括哪个阶级是...
文峰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主持词(2011年8月19日)各位代表:现在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本次大会应到代表92名,实到代表()名,因事(病)请假()名,符合规定人数,可以开会。本次大会的议程是:一、通过选举办法;二、通过监票人名单,宣读计票人名单;三、选举;四、选举计票结束后在主席台召开主席团第三次会议,确认选举结果;五、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关于人大主席工作报告的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知识——第六课《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国家》山西省教科院初中思品学科教学设想教学目标:1.系统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培养学生的基本政治素养和兴趣。3.训练学生严谨系统带有学术倾向的思维。教学重点: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如何理解通过人大制度人民当家作主。3.人大机关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教学难点:1.人大制度是如何运作的。2.人大代表、人大制度、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竞赛100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1、()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社会主义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务院3、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于()年()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各位代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回顾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新鲜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情感目标: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主人翁的意识;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感情。2.态度目标:⑴.使学生从我国政体及其与我国国体的关系上明确我国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及其优越性;⑵.提高对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的认识;⑶.增强为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的意识;⑷.培养学生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奋斗的志向。3....
本课新课标要求内容目标: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的特点,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重点)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难点)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重点)课堂探究一:阅读教材P67探究材料,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四则图文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政治现象?2、归纳出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朱唐庄中学王加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和优越性2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3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搜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材料和图片,加深对我国对我国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2运用探究、讨论、多媒体等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试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西方分权制衡原则的借鉴摘要:分权制衡原则虽然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但不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专利。分权制衡理论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进步思想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我国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同时,应吸收分权制衡理论的合理成分,作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补充。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分权制衡原则;民主集中制;政治民主与法制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制...
人民代表大会公文标点符号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阚珂一、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公文的标题,即一级标题的末尾,一般不加标点符号。公文内部的标题,即二、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标题,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如果是缩两格标题,并且标有序号(如1.2.3.;第一,第二,第三,),可以加句号。公文内部的段首题,即用公文自然段落的第一个句子所作的标题,其末尾可以加句号;如果不加句号,可以在段...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简称:人民代表比人大代表更名正首先我们要了解“人民”的概念和内涵;毛泽东的“人民”概念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政治概念,其内涵是指一切能够促进革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其中,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人民”的核心,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人民”的争取对象。前者体现了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立场,后者表现出他对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把握..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28日)第二次会议(1955年7月5日~30日)第三次会议(1956年6月15日~30日)第四次会议(1957年6月26日~7月15日)第五次会议(1958年2月1日~11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9年4月18日~28日)第二次会议(1960年3月30日~4月10日)第三次会议(1962年3月27日~4月16日)第四次会议(1963年11月17日~12月3日)第...
第二课人大制度造福人民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懂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2)通过讨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政体模式”,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努力做好监督工作前不久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这些年来,我们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高度,深化和统一了对人大监督工作的认识,这当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处理好人大与‘一府两院’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