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历史上享有盛誉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分别是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和广东潮州广济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洛阳桥吧。福建泉州洛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此桥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入海处,又名万安桥,是世界桥梁筏形桥基的开端。洛阳桥是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的一座跨江接海大石桥,从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动工,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建成,历经7年,耗...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淞沪会战的史实;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过程与方法: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学生收集、整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学习收集选择、甄别资料的方法。情感、意志和价值观: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残本质,树立为人...
2019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提纲第l2课新文化运动内容标准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新青年》的创办1.背景①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②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知识,培养国民的健全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
【八上单元知识梳理】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内容要点: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意义知识结构:知识要点: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课文11、《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壱.依据课标说教材《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4课,也是本册书的最后一课,它是一篇没有注音的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以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路。结合本单元和本课的特点,教学目标制定如下:(一)知识技能方面:能正确流利...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请仔细看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书写平台。要求:字体端正、美观。(5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我带拼音宝宝坐火车。(6分)shoripyiong声母(mǔ)韵(yùn)母(mǔ)整(zhěnɡ)体认(rèn)读音(yīn)节(jié)二、我会读拼音,写笔画。(3分)shùtí()héngpiě()piězhé()三、拼一拼,连一...
类文阅读-27我的“长生果”读书使人优美(节选)毕淑敏“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那就是读书啊!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
类文阅读-23鸟的天堂又见鹭鸶(节选)陈忠实那是春天的一个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心地散步。我突然瞅见了鹭鸶,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便悄悄在沙地上坐下来。哦!鹭鸶又飞回来了!在顺流而下大约30米处,有一大片蓊郁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密。一对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zhízhú),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
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得分:基础积累(76分)一、我会在正确的音节或汉字上画“√”。(9分)干活(gāngàn)咬断(dànduàn)棉花(miánmín)(已以)经(非飞)常(在再)见(坐座)位大(像象)(午牛)后二、拼一拼,写一写。(10分)rènzhēnràngkāiyǐjīngzuòxiɑfēichángqiānwànbànfǎshéjiānb...
27我的“长生果”第一课时一、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léilěilèi】伤痕累累()日积月累()十分劳累()果实累累()【chāchàchāicī】出差()没差()参差()相差()差别()差不多()二、划掉括号内错误的词语。过(隐瘾)书(籍藉)(馈贵)赠(滋磁)石借(鉴签)(阅悦)读三、补全词语,并选词造句。流()溢()()醉()痴浮想()()囫囵()()不求()()悲()离()牵()挂()不言()()()篇()律别()心()与众()()呕()沥()造句1:造句2:四、按要求填空。1....
23鸟的天堂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汉字。bōjiǎngguīlǜ()动船()遵循()jiūzhèngróngzhuāng()()错误()树树()bùxiápāokāi应接()()()()烦恼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1.不可计数()A.数目。B.查点数目。C.列举。2.应接不暇()A.空闲。B.远。C.长久。三、选择填空。继续陆续1.我们()跳上一只船。2.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照耀照射3.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着我们的眼睛。4.阳光透过窗户()进来。第二课时一、...
精品word可编辑资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方案学情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结构严谨、规律严密,布满真挚情感的悼词;在现代生活学习的背景下,同学可能接触类似的葬礼这样的场合,或者直接地感受到过葬礼上哀思繁重的氛围,但是却不肯定接触过与葬礼相关的特别文体——悼词,这与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有直接的关系;加之,本篇文章是一篇译文,虽然文章包蕴着深厚真挚的情感,但是由于时空差距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期期末综合训练二.加一笔,成新字。例:一(二)二()三()口()日()云()十()了()人()大()月()米()小()木()白()目()土()姓名班级写反义词。上一—()大一()东地—()男——()关一(去一—()/|^----()反-------(前黑—(-())有一一(远())左——(南——(Waiwdnhudi晚——(dudnda短——()答一一Zhenman真一()慢-一cuddi错——()矮——()暗——()ku()哭——()m§i()美―()an外——(三、形...
汉语拼音aoe轻松起步聪明树1wǒrènshipīnyīnbǎobaodejiā我认识拼音宝宝的家。sìxiànsānɡé四线三格2miáoyìmiáoxiěyìxiě。描一描,写一写3dúérɡējìsìshēnɡ。读儿歌记四声4qǐnɡɡěizìmǔbǎobaodàishànɡxiǎohuāmào。请给字母宝宝戴上小花帽lì例:lì例:智慧果1wǒnénɡbǎzhǎochūláitúshànɡbùt...
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70分钟2、全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计90分,每题1.5分。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填在答题卡上。)1.小林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这样的场景描写:一群游行的人手举旗帜和横幅,上面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标语。与这一场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B.五四运动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2.“上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一)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不善者而改之曲肱而枕之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D.回也不改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从心所欲,不逾矩B.匹夫不可夺专也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3.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与朋友...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1.唐玄宗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A.农民战争B.统一战争C.兼并战争D.叛乱战争2.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具体是指()A.745-753年B.755-763年C.765-773年D.775-783年3.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任用奸相D.宦官专权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唐朝衰落的原因()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央王国...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学习目标】1、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2.熟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重点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听说过“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在这次战役中,号称百万大军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
2018-2019学年上学期一年级期末检测卷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读一读,连一连。(8分)二、给汉字做拼音卡片,把音节补充完整。(12分)三、读拼音,写词语。(12分)四、加一笔成新字,再组词。(15分)五、照样子,写词语。(10分)的的的很很很很很很六、照样子,写句子。(9分)1.例: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像。2.例:我学会了洗毛巾。学会了。3.例:小白兔和雪孩子又唱又跳。和又又。七、根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