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工读结合”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探析摘要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实习实践十分重视,在职业教育发展之初就将“工读结合”确定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把强化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训练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木任务,为职业教育服务于学生的技能提升、满足生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作出了努力。政府、职业教育界、实业界等都为积极开展“工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理论探索、政策措施、实施方法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探...
论文:高职导游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高职导游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王琼摘要:我国职业导游普遍存在学历不高,职业素质参差不齐,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等问题。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高职导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导游;培养;问题;对策作者简介:王琼(1969-),女,重庆丰都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G715文献标识码:A:1001-7518(2...
1论“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左传》书中曾说到将“立德”放在做人首要位置,先立德,再立功,立德是人之根本。“树人”指的是培养人才。“立德”是“树人”的首要前提,“树人”是“立德”的最终目的。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立德”“树人”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理念,至今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立德树人”它并不是随意地将人进行培养,而需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究的是对人的因材施...
第1页共14页理工类院校口译课程设置与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摘要]国内翻译界对于本科口译教学方面多有探讨,但系统地针对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却显得匮乏,且多是针对作为英语专业一门必修课和翻译本科的口译课程设置两方面,对于“外语+专业方向”,同时又重视人才技能的培养模式下,培养“准专业化”和语言与技能并举的翻译人才的口译课程设置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且缺少案例研究。在这个研究背景之下,本论文将本校翻...
第1页共15页开放式影视传播实验室在创新型影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摘要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视传播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在国内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尚未在高校推广和普及。开放式影视实验室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全力打造影视传播人才核心竞争力。关键词影视传播实验室创新型人才培养开放式管理模式G206文献标识码A高校影视传播实验室是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影视传...
经济新常态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实践?鄢摘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互联网+”等发展战略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吴江经济新常态的特征,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区域行业企业需耍综合素养高,具有复合型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职生。据此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素养+技术+特长”三维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多渠道培养综合素养、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开展特长培育活动等系列实践,形成区属高职...
第1页共12页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四双一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摘要]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迅猛,特别是随着O2O、移动电商、跨境电商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发展时代,企业纷纷进军电子商务市场,由此也引发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剧增。但是,当前各大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却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需要的电商人才是具有“商务”和“技术”知识,具备“专业”和“核心”能力,能够与时俱进,具有“创业”...
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I陆慧娟高波涌(中国计量学院,杭州310018)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其中的弊端与不足之处,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加强人文思想的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思路。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加强,缩短了企业对应届毕业生期望距离,对学生的就业、继续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键词:计算...
第1页共7页计算机软件类竞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普通高校计算机软件类课程的教学一直以课堂讲授为主,对学生实践设计能力的培养非常欠缺。结合算法类(ACM/ICPC)和程序类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用的项目研究,通过对学生团队实施规范化管理,有针对性地设置培养体系,采用以赛代练、以教带学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算法设计能力、软件开发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索大...
第1页共10页基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法学专业类课程设置初探[摘要]专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专业类建设的本质是课程群建设。法学专业类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法律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为蓝本,以法学专业课程为核心,整合相关专业的课程资源,强化实践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充实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法学和相关专业理论、方法解决实际法...
第1页共11页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摘要:该文以园林专业技能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针对现时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构架、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通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实验项目、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措施,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驱动为主体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
第1页共15页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摘要]病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作为病理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探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需求的问题,改革和优化病理学实验教学,是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应用型本科医学人才的有效手段。[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病理学;实验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改革[]G642.0...
第1页共10页基于四个融合的通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对通信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重点开展了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主要是基于“四个融合”:建立“教与学高度融合”的培养制度和过程管理,构建“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的办学环境,构架“理论与实践无缝融合”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实施“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有机融合”的培养方法,提升通信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一定成...
第1页共10页基于流程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摘要湖北工业大学以导师制为载体,将流程管理思想融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通过人才培养流程模型设计、分析、实施及评价等环节的执行,保障人才培养的专业适应性与社会认可度,为高校实施“卓越计划”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新的借鉴与参考。关键词人才培养流程管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
第1页共9页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101101)摘要:英语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英语在以后的国际交流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单纯的英语语言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国际化的英语人才成为了我国英语教学中的新目标。这一新目标的确立,使得传统英语教学体系也要随之发生变革,自然对英语教学进行评价的体系也要与时俱进。因此,本文从国际化人才培养...
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与趋势摘要:从总体上看,世界各国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归纳为四类:“双元制”模式、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社会本位模式。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既要看到各国的差异和不同,更要看到他们的共性和趋势。外国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主要体现在法律保障、政府支持、途径多样、终身学习四个方面,其发展趋势集中在以下方向:一是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二是提高职教社会地位,构...
构建三位一体的金融专业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摘要:针对金融专业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现状,提出构建“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实践能力为导向,外语水平为支撑”三位一体的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的金融领域国际化人才。关键词:金融专业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1673-291X(2015)20-0114—03引百随...
第1页共6页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三校生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摘要: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三校生数量逐年增加,三校生在入学前已经完成了中职护理专业相关课程学习,更加需要的是将专业知识迁移、转换为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我院通过先行先试、创新开展护理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对于三校生人才培养进行了调研、分析与思考,介绍一些实践经验以供同类院校参考。关键词:护理三校生培养实践思考:G712文献标识码:A目前,我...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李燕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系,重庆市400052)摘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酒店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冇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学院采用“1+1+1”即“实践-实训-实习”三段式工学交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全过程和全员的参与,学生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的交叉循环,提升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和服务意识。关键词:酒店管理「订单式”人...
第1页共8页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摘要通过修订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创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投入等措施,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关键词教学体系;生物科学;创新型人才;高校G649.2文献标识码A1007-5739(2013)12-0326-01人才培养一直是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高等学校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