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圈养”的相关文档,共6条
  • 圈养白化孟加拉虎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圈养白化孟加拉虎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摘要: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云南野生动物园,采用瞬时扫描法和全事件观察法对繁殖期白化孟加拉虎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发情交配期雌雄白化孟加拉虎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不显著(P>0.06),均将较多的时间用于休息和运动;在妊娠期雌性白化孟加拉虎将较多的时间用于休息和运动,较少的时间用于摄食、睡眠和其它行为,对比妊娠期4只雌虎的行为,不同个体在同一种行为间差异...

    26.87 KB
  • 圈养大熊猫繁育与保护遗传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四川科技厅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科技进步奖序号10项目名称:圈养大熊猫繁育与保护遗传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提名意见:国内外虽经60余年努力,仍未解决建立优质可自我维持圈养大熊猫种群关键技术,致种群长期增长缓慢且遗传与健康质量差,面临陷入灭绝旋涡风险。经18年研究与应用,该项目攻克了建立优质可自我维持种群相关的繁育、遗传与健康管理关键技术。创建了适时配种、精液采集与冷冻、预产期中期预测繁育关键技术体系...

    150 KB
  • 扎龙散养与圈养丹顶鹤血清中微量元素铜铁锌的测定与比较

    扎龙散养与圈养丹顶鹤血清中微量元素铜、铁、锌的测定与比较*曾祥伟,侯志军(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150040)摘要:为了探究放飞训练对体丹顶鹤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积累丹顶鹤野化训练的基础数据,关键词:丹顶鹤;放飞训练;血液;生化指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nalysisofBloodBiochemicalIndicesofSubadultRed-crownedCraneintheVolitationTrainingColonyinZhalongNationalNatureReserveZEN...

    48 KB
  • 环境丰富度对圈养小熊猫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论文环境丰富度对圈养小熊猫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1绪论1.1小熊猫研究概述1.1.1小熊猫的生物学特征小熊猫(Ailurusfulgens)为食肉目浣熊科小熊猫属,是高度特化的素食性动物,在分类学、系统进化及生态学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分布区日渐狭窄,数量日益减少,从50年代至今,其分布面积和数量大约下降了40%,而且资源还在进一步减少[1]。目前小熊猫仅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西藏)...

    97 KB
  • 山羊圈养的精粗饲料喂量

    山羊圈养的精粗饲料喂量。1、精料的饲喂量。精料的日饲喂量为羊体重的0.5~1%,根据羊只的饲养标准和精料的营养成分,结合本场(户)的实际情况,制定羊只每日精料的补饲量为:⑴公羊:非配种期:0.5kg(分二次喂);配种期0.8-1.0kg(分三次喂);⑵空怀母羊:0.3-0.4kg;⑶羔羊:20-30日龄50-70g;1-2月龄100-150g;2-3月龄200g;3-4月龄250g。⑷繁殖母羊:妊娠前期0.4kg;妊娠后期:0.5kg。2、粗料的饲喂量:含粗纤维18%以上...

    55.5 KB
  • 人工圈养中国林蛙疫控透析

    人工圈养中国林蛙疫控透析------朱志明为使投资人了解对林蛙养殖疫控方面的常识,走出误区,现简析如下:一、我本人观点不认同林蛙有病就使用消毒液进行疫控的原因:1、按常理有病就治,不治就会使病情加重并至死亡,这点没错。但林蛙的习性和人类及其它动物习性是有根本区别的。一些林蛙养殖户在对林蛙疫控时,采取的是对蛙圈进行消毒,我认为此为无效自欺之法。大家都知道,对蛙圈消毒其主要目的就是灭掉蛙圈内...

    12.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