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国宝的故事》读后感这是一本有著名的考古学家编写的秦汉国宝故事。从兵马俑中我们可以看到秦朝军队的面貌,从7000个零件组成的秦陵高车中可看到秦在青铜器制作上的精妙,虎符可以调兵,石豹镇说明古人养猛兽,从错镏金博山炉中看到古代人善于应用香料,铜雁鱼灯是一盞不会冒出油烟的油灯。XX年的马王堆古尸竟然肤色依旧,不到50克重的素纱禅衣,有2498片玉叶组成的金缕玉衣。彩绘陶乐舞朵技俑让我们了解古时候的宴会演出...
2中国经济思想史讲义第二部分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第四章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秦汉时期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成果,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来为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加深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尤其是深刻认识到挖掘这些经济思想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第1节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司马迁在中国伟大的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和光辉一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67(人民版必修1)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用皇帝称号,创立了一套皇帝制度。基本内涵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中央官制的设置及职能:)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三公九卿”三公”分别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55(人民版必修1)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知识线索】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封建社会形成并且初步发展。秦朝适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国家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西汉初期实行王国分封制,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汉武帝采取措施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同时又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巩...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52(人民版必修1)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秦)王朝,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当秦汉王朝成为东方文明中心的时候,欧洲的文明中心是(古罗马)。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逐渐传入中国。第一节秦朝的统治重点难点:秦的统一...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18(人民版必修1)过大于功:1.徵敛无度,赋税奇重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全国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2.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为了自己之奢欲,在...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37(人民版必修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激化阶级矛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秦始皇固然是一名功绩无数的君主,但同时也是世人认可的暴君。他生前为已享乐,不惜人力,每年动用数以万计的刑徒(事实上绝大部分是无辜受害的民众),顶烈日,冒严寒,长年劳作。总计共在关中修建了400多座离宫别馆。关外和咸阳200里内各修建离宫别馆400多座,宫殿270座。其中最著...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1、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如今,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已经不合时宜,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强盛,需要科学的思想和民主的制度。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世所罕见。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思想,从社会到家庭,无所不及...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95(人民版必修1)一.秦汉时期单元特征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政治特征: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对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和“大一统”思想,使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经济特征(不作考试要求):封建经济...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36(人民版必修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的建立:秦王赢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建立秦朝。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原因:①经济根源(必然性):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35(人民版必修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的建立:秦王赢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建立秦朝。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原因:①经济根源(必然性):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秦汉(前221-220)一.朝代更替秦前221-前207楚汉战争前216-前202性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西汉前202-8长安新8-25东汉25-220洛阳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三.特征表现政治: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和发展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秦朝统一:条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商鞅变法后秦实力最强秦始皇个人招贤纳士秦的外交政策过程:灭六国、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攻越族(桂林南海象郡)意义:有利...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案例纸的故事活动课设计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案例纸的故事活动目的:通过开展说──动──谈──演的系列主题活动《“纸”的故事》,用形象的展示和学生自身的直接体验去了解纸产生的背景以及纸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在活动准备及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达、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提高对事物的比较认识能力;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认识到纸的发明是人类一大创举,四大发明...
中国园林的早期--秦汉时期的园林特点——中国园林史结课论文学生姓名学号专业风景园林班级指导教师王劲韬---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园林的早期—秦汉时期的园林特点风园指导教师王劲韬摘要秦汉园林在中国园林文化中具有开拓之功。其主要特征为:自然山水与人工山水结合,山、水、建筑三位一体景观要素的形成,园林情趣多元化。它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格局与基调,催...
秦汉时期儒家思想地位的历史变迁第34卷第6期Vo/34,No.6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Xihua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2022年11月Nov.2022秦汉时期儒家思想地位的历史变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摘要: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成熟于春秋战国之际,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儒家思想由于缺乏现实功用性,故未能获得官方政治哲学的地位。秦的统一,成为儒家思想历史地位陡然上升的历史机遇,儒家思想...
秦汉时期两湖地区漆器酒具设计美学研究_秦菊英2022-202306装饰院校风采Colleges138/?总第266期?/?2022?/?06内容摘要:秦汉时期两湖地区的漆器类酒具,具有极其高妙的设计思想和审美情趣,代表了这个时期漆器设计的最高水平。从具象的装饰、造型、纹饰和色彩运用,到抽象的主题风格、审美意蕴和器道沉淀,无不显示出中国古代设计中“格物致用”“格物致知”的哲学思想,折射出雄浑、圆润、博大、灵动的时代审美属性...
秦汉绘画与设计的艺术表现语言研究摘要:绘画与设计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与设计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耍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它们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秦之后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美术史和绘画史上的一个璀璨的时代。秦汉绘画的确是秦汉社会综合风貌的结...
从汉学到中国学:贝德士与秦汉史研究FromSinologytoChineseStudies:BatesResearchontheHistoryofQinandHanDynasties作者:田彤作者简介:田彤,男,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9原文出处:《齐鲁学刊》(曲阜)2018年第20181期第36-45页内容提要:在1930年代“汉学”向“中国学”转变的关键时期,贝徳士于1935年向耶鲁大学提交博士学位论文《中华帝国的形成》,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