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清末刑法变革刑法是一种社会控制手段,一种社会治理的方法是随着犯罪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公法发达的国度,在中国法制发展史中,刑法更具有重要的作用。考察刑法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刑法从繁荣到统一,再到固定、僵化,到清末才出现了一次大的变革,而这次变革又开始了中国刑法的现代化。这次变革使我们思考:刑法的基础是什么,清末变革的基础又是什么,清末变革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萨发生反对萨芬撒反对萨芬萨范德萨范德萨反对萨芬撒旦飞萨芬撒旦撒大幅度萨芬撒关于清末宪政语境中“司法独立”的内涵阐释下宪政神话下的“司法专官论”以自身特性极大地影响当时司法独立制度的架构以及其后的运作,而它与“制度崇拜”的司法独立相比较,表现出以下显著不同的态度与特点。1.具有强烈的问题针对性,不是空泛地谈论救亡。“制度崇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误读”,急切的心态是其特征之一。在急切心态下清末官员强...
清末以来百年历史图景概述在前两期《乡建与自觉》中,我写了两篇文章《我所理解的文化自觉》、《重构百年历史图景的重要性》,转载了汪晖老师的文章《面向新世界图景的文化自觉》,试图说明重新梳理清末以来百年历史对我国当前的文化重建、社会重建所具有的意义。这是今天中国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很多学者都在关注,温老师、汪晖老师之外,还有甘阳、黄平等学者。我们姬山书院文化研究中心自然也应该在时代的召唤下、...
第43卷第5期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01.43No.52012年9月JOURNALOFNANCHANGUNIVERSITYSep.2012清末民初江西商人的政治追求——以靖安陈氏家族为例张芳霖(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江西南昌330031)摘要:清末民初,历史经历大变局,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商战”救国的口号,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同时,对商业资本产生依赖。商人通过捐纳、受奖励等形式,获取虚实官衔官位,并通过各种新式社团组织进入政治舞台,获取政治利益...
清末立宪——宪政改革西风东渐的早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清末立宪的背景和原因,认为清末立宪不仅源于百日维新的立宪意识,也和当时日俄战争的结果分不开。同时,在综合评述了五大臣出洋考察的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后,论述了在满清的最后几年清廷为宪政改革所做出的努力。关键词:立宪、宪政改革、五大臣出洋一.清末立宪的原因和历史背景晚清立宪论滥觞于“百日维新”之时,实始于康有为。康在深入研究了法国大革命及其动因之后...
杨增新-杨增新清末时期,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马福兴。清末时期。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西安。被派去护驾。受到慈禧太后夸奖。1902年被委为河南参将。在河南任上因犯事。被充军新疆。杨增新因与其是云南人。有军事经验。且为伊斯兰教中老教的一个领袖。故让其统领回队。负责指挥5个营的回兵。是杨增新上台的武装后盾。回队后来扩充为15个营。其营长马福明。马致和。李寿福。李福兴。韩...
水利工程论文-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用水过程中的作弊行为研究[摘要]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的衰落与水利官吏和利夫⑴们的作弊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当时他们的作弊方式主要有私开渠道盗水、利用“倒失”敲诈、偷点消香以及利用过境优势强迫分水等,对水利的破坏很大,严重影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密不可分:时局动荡、天灾频仍、规则紊乱。[关键词]清末民初;关中水利;作弊行为;清峪河一、前言清末...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清末民初(1891-1917)科幻小说翻译探究关键词:科幻小说翻译史创作思想儿童文学摘要:翻译研究属于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跨界学科,主要目的在于对翻译理论及实践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该研究离不开其他许多相邻学科的支持,包括语言学比较文学、历史学、哲学、符号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等,而本文主要关注的是翻译研究与历史学的结合,着眼点则放在中国文化史第三次翻译高潮时一...
冯志阳:文明野蛮话语在清末媒体上的表达与传播——以《大公报》为中心的观察来源:清史所作者:清史所点击数:945更新时间:2012-4-19[摘要]文明野蛮话语随着天演进化思想的传播与种族话语的流行而弥漫于清末媒体。接受了文明野蛮之辨的国人,以此作为点评世事和褒贬人物的准则,并自居于野蛮,其目的在于激励国人学习西方、追求进步以达于文明境地。一旦“野蛮”称呼损害到民族利益,则会激起国人强烈反弹,这...
清末中国军舰访问欧美诸国赴古巴化解排华暴乱自1895年甲午海战惨败后,在张之洞、刘坤一等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清朝开始了缓慢而艰难的重建海军之路。清政府先后从英德等国买回43艘军舰,但因囊中羞涩,只有从英国订造的“海圻”号巡洋舰够大够先进。这艘号称“天字一号艨艟”的军舰上有两门8英寸炮,是当时中国海军的“镇海之宝”。尽管兵微将寡,但朝廷里的达官显贵们却迫不及待地拿海军作为外交使节,发挥“移动国...
中国清末年间历史知识点总结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分区占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1.烧杀:瓦德西到北京后住在慈禧太后原先居住的西苑仪鸾殿(后为怀仁堂),其内藏有珍宝极多。不久该殿即遭焚毁,据称这是偷盗者纵火灭迹。“(北京)城破之日,洋兵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稚呼救声。街上尸骸枕藉,洋兵驱华人舁而埋之,畚锸既毕,即将舁尸之人尽行击毙,亦埋坑中。大约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