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状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的外科I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200份,总结抗菌药物使用状况提出干预方案后于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抽查同类出院患者病历200份,比较干预后两个时间段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状况。结果:干预后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我院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干预前后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实施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我院方达和东软医院管理软件系统分别筛查出干预前后的病例资料并分组,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下降至干预后57%;遴选药物品种的合理性(一代、二代头孢菌素)由干预前59.6%上升至干预后的96.8%;用药疗程从干预前2.05...
切口敞开术联合微波治疗骶尾部藏毛窦23例摘要:目的评价切口敞开术联合微波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行切口敞开术,术后给予微波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同实验组,仅不给予微波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复发率低...
普外科手术切口细菌感染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摘要】目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和模式。方法:实施干预对照研究法,收集我院普外科手术病患80例,为非干预组,对用药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参考《抗菌药物临床规范应用实施细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原则与合理性判定标准》的管理规定,选取普外科围手术期相应病患80例实施干预措施,为干预组,对相关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非干预组中...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护理探析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护理探析杨启兰云南省澜沧县中医医院,云南普洱665600[摘要]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加强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均于围手术期加强全面护理,统计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以及临床依从性,并对比分析患者入院时、术前lh以及术后Id的SDS与S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
探讨掌心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摘要】目的:探究掌心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应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为了进行本次研究,我院对相关患者进行了疾病确诊,并且确保所有患者都是患有腕管综合征的病人,并且都通过相关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一共选择了12例患有腕管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主要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通过常规传统手术方式治疗,...
切口保护套一一热封强度检测方法的研究王丽萍蔡玉龙王妙许李彬(陕丙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陕丙丙安710075)【摘要】切U保护套是一种对手术切U的软组织或骨骼进行牵开的辅助器具,适用于胸外小切口手术、内窥镜手术、剖宫产手术等,可扩展手术视野,保护切口免受损伤,减少切口感染率。在切口保护套的制作中,热封强度是其工序中很关键的物理指标之一,确保切U保护套热封强度符合要求,是保证切U保护套质量安全和人民用械安全的保障...
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两种方法临床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比较严重的脂肪液化患者18例,随即分为两组。第一组清创缝合,48小时后切口烤电一日两次。第二组清创换药,即不用全层清创,用一次性尿管伸进腔里,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放置引流,无菌敷料包扎,切口烤电每日两次。第1—2天渗出较多时每日换药,此后可4-5天换药一次。时间及效果,结果,第一组平均复合...
32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王淑丽(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屮心卫生院江苏徐州221137)【摘要】R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门脂肪液化的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提高对剖宫产术后切门脂肪液化的认识和处理能力,降低其发生率。方法:①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剖宫产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②针对原因自2012年1月至12月采取术屮生理盐水冲洗及放置皮片引流等预防措施...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DOI:10.16658/jki.1672-4062.2016.16.097[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择该院普外科2010―2015年110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前组给予常规治疗,后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皮下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法,观察比较两者之间的疗效是否具有统计学意...
•54•剖宫产后切口与宫腔感染的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杨利蕙四川省隆昌县妇幼保健院,四川隆昌642150【摘>]:目的:探讨制宫产后切曰与宫腔感染的因索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制宫产感染者67例临床资料。结果:切口感染的患者感染因素主妾是产程过长(占37.2%)、手术时间延於(占34.9%)、体重超重(占20.9%);宫腔感染的因素主要是胎膜早•破(占75%)、内检次数多(占54.1%)、产程和手术时间延K(均占25%)。结...
剖宫产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调查研究[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本院进行剖宫产的121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产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比较不同手术时间、BMK生产季节、是否胎膜早破及合并妊娠期并发症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采用Logistic分析其关系。结果1212例产妇中共发生16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32%,且不同手术时间、BMK生产季节、是否胎膜早破及合并妊娠期并发症者感染...
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诊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7例实施甲氨蝶呤病灶介入治疗术,观察组患者67例实施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治??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
经双鼻翼内侧缘闭合切口行鼻综合整形术[摘要]目的:??用双鼻翼内侧缘闭合切口行鼻综合整形术,观察术后外鼻形态,尤其是鼻尖成形效果、瘢痕情况与传统切口的同类术进行比较。方法:应用双鼻翼内侧缘闭合切口,充分剥离、显露双侧鼻翼软骨内侧脚转折部(穹窿部),褥式缝合拉拢,以缩小鼻头,抬高鼻尖,同时置入假体-软骨/自体真皮复合体隆鼻,缝合切口。术后以热塑夹板固定塑形10d,8~10d拆线。结果:2014年4月-2016年3月,应...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小切口膀胱取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小切口膀胱取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症并发膀胱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小切口膀胱取石术的30例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结石清除情况、各观察指标,包括IPSS...
经12肋小切口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80例[摘要]目的总结经12肋小切口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5年9月~2010年12月共80例患者接受经12肋小切口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对手术入路、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80例手术均获成功,未延长切口。平均手术时间92min(6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2mL(50~210mL),均未输血。术后36h内均恢复进食。2例术后漏尿,分别于5d、7d后消失。7例有小结石残...
甲状腺切口瘢痕最小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意义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切口瘢痕最小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实验组的切口瘢痕满意度为95.00%(38/4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实验组术后1周和术后1月的瘢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平均切口长度为(6.93±2.71)cm,对照组的平均切口长度为(6.08±2.16)cm(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手术...
注重细节处理减少小切口腋臭清除术手术并发症【】R619【文献标识码】A【】1005-2720(2009)15-0548-02【摘要】目的:减少小切口腋臭根治术的手术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肿胀麻醉,保留真皮下血管网,重视精细操作,留置皮缘牵引线利于翻转、修剪皮瓣,减轻对皮瓣的捻挫伤,缝合切口前剪除皮缘1mm,术区放置引流条,术区打包加压包扎,肩部止动。结果:术后无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切口裂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环乳晕切口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乳晕切口(观察组)和放射状切口(对照组)手术治疗的89例浆细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两组切口甲级愈合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乳房切口瘫痕形成率、乳头畸形矫正率、乳头乳晕缺血坏死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存在显著...
环乳晕切口下蒂瓣法矫治巨大乳房[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下蒂瓣矫正特别巨大乳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环乳晕切口,以部分去表皮的下蒂瓣为基础,切除乳头乳晕上方、外侧大部分腺体皮肤及内侧部分腺体皮肤组织,上提下蒂瓣,固定重塑乳房腺体形态,再将下蒂两侧的皮肤均匀拉拢,覆盖下蒂瓣,切除多余皮肤,使之形成不超过乳房下皱襞的斜形短切口,乳晕及周围的皮肤真皮层辐射状环缩缝合,缝合皮肤。结果:10例20只乳房,单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