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钱理群”的相关文档,共7条
  • 钱理群北京大学-现代文学教案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教案(钱理群)第一个十年1文学思潮与运动(一)2鲁迅(一)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首先要了解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与动因。通常把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看作是一个历史的界碑,以标示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当今学术界也有人试图将近、现当代打通,以“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涵盖百年中国文学。事实上,虽然晚清以来已出现文学变革,如“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59.68 KB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重点连线胡适(蝴蝶鸽子)冯至(蛇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伍子胥)戴望舒(雨巷寻梦者乐园鸟我用残损的手掌)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我爱这土地黎明的通知)臧克家(难民春鸟)郑敏(金黄的稻束)穆旦(赞美春诗八首自然底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田间(中国底春天在号召着全人类给战斗者)张天翼(华威先生)(小二黑结婚邪不压正)路翎(饥...

    14.71 KB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版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最全名词解释-作家代表作品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版)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最全名词解释-作家、代表作品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第一个十年(1917——1927)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

    13.65 KB
  • 钱理群谈鲁迅我对中国人的内情看得太清楚

    钱理群谈鲁迅:“我对中国人的内情看得太清楚”钱理群谈鲁迅:“我对中国人的内情看得太清楚”往深处看,仔细看鲁迅说过,我看事情太仔细,我对中国人的内情看得太清楚。一个太仔细,一个太清楚,这大概就是鲁迅看事情不同寻常之处。他要关注的,也是杂文里要揭示的,是人的最隐蔽的心理状态,而且是人自己都未必自觉,即无意识的隐蔽心理。他有一种特殊的眼光,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问题的地方,一眼看出内情,揭...

    14.54 KB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笔记钱理群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文学思潮与运动(一)表1:文学革命进程表时代背景事件人物口号/名篇影响结果维新运动诗界革命新诗派「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突破传统观念与形式,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失败,因历史条件尚未成熟。维新运动小说界革命小说界「改良群治」「新民」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提高同上。维新运动文界革命文界「新文体」打破桐城派古文的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

    214 KB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钱理群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2老舍篇................................................................................................2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2二、《骆驼祥子》悲剧的产生原因。...........................................2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34.5 KB
  • 钱理群的北大忧思和中国党校的出路

    钱理群的北大忧思和中国党校的出路作者:圣贤之源2012-05-0415:57:18发布于:博客中国“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钱理群2012年5月3日,大陆主流媒体都争相转载报道《钱理群:北大等在培养利己者》。这是继前几天南科大教改宣布失败(很...

    24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