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4期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10,№4总第30期RussianLanguageandLiteratureStudiesSerial№30俄罗斯文学研究普希金小说的诗性因素曾思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提要:普希金是在进行了十几年的诗歌创作后才大量进行小说创作,其诗歌创作的诗性成分必然渗入其小说创作,除已为论者指出的语言等方面的因素外,具体表现为:主题的内蕴颇为丰富,且具有深层哲理,就像内涵丰富的简短诗歌;运用抒情诗的跳跃、叠印的方...
普希金之死流传公认版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出身贵族。童年时代开始写诗。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也夫》、《茨冈》等。1831年完成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流传很广。他还创作了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等。1836年创办《现代人》杂志,发表政沦和文艺批评。在创作活动上备受沙皇政府迫害,最后在阴谋布置的决斗中遇害。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
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致大海1824[俄]普希金再见了,奔放不羁的元素!你碧蓝的波浪在我面前最后一次地翻腾起伏,你的高傲的美闪闪耀眼。像是友人的哀伤的怨诉,像是他分手时的声声召唤,你忧郁的喧响,你的急呼,最后...
普希金的“阴谋与爱情”普希金娜塔丽娅冈察洛娃1837年1月27日,严寒笼罩圣彼得堡,阴沉的天空下,这座伟大的城市在朔风中瑟瑟发抖。通往市郊的路上,一辆雪橇疾驰而来,车上一位贵族男子如雕像般一动不动,他面庞英俊,衣着考究,但是脸苍白,双眼布满血丝,他微微地颤抖,那不是因为寒冷,而是紧张和恐惧,同行的另一位绅士与他低声交谈,他则一言不发,就像一头被激怒的野兽,正在奔赴厮杀的战场。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被命...
普希金的爱情诗-普希金的爱情诗全球军情尽在掌握普希金的爱情诗普希金的爱情诗在众多国外名家的爱情诗里,我尤喜欢普希金的作品,因为他的诗从不用华美的辞藻进行装腔作势的虚浮描写,他的诗始终给人一种自然、淳朴、热烈的感受读普希金的爱情诗,常常能让人如临其境地产生共鸣,或悲伤、或欢快;或抑郁、或愉悦,甚而为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爱情故事如醉如痴普希金爱情诗所表现的情感是真实、感人的,对爱情的感受和体验也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