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世同堂》的文化批判意义【内容摘要】《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芦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时期小羊圈胡同里几户人家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日寇铁蹄沦陷区人民的悲惨生活,揭示了愚昧的顺从、麻木的忍让只能任人宰割,用血和泪反抗才有出路这一道理,批判了传统文化尤其是北平文化中丑恶、麻木、愚昧、忍让等方面对民众的毒害,歌颂了慷慨救世精神高扬下人们为维护民族自尊而血沃沙尘的人格魅力。小说通过几类...
理性经济人假设公共政策“经济人”假设的批判“经济人”是公共选择学派公共政策的基本范式,这一范式源自于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公共选择学派“经济人”假设有助于对政策失灵现象进行现实的描述与分析,但是由于这一学派对人性的狭隘理解,他们无意中却又使公共政策陷入了歧途,认为政策也只不过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妥协,所以最终选择的决策也无法对公共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同时,由于人性的不完美和决策只是在有限的信...
论海德格尔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内容提要]在一定程度上,海德格尔思想的意义可以被理解为是一项推翻笛卡尔哲学的努力。由“广延物体”入手,海德格尔揭示出笛卡尔的“世界”存在论对世界的遮蔽,开辟了通向“此在”的路途。对“我思故我在”的剖析则昭明了作为特殊主体的“我”的确立过程及其哲学意蕴,清理出了笛卡尔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作为新时代形而上学的开端,笛卡尔的哲学导致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危机,海德格尔由此揭示出...
关于故意成立要件之批判—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作者:法海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指犯罪的成立不仅要求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而且要求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或过失。张教授认为,故意的成立需要认识到行为的对象以及其他的特定的构成要件要素。笔者作为常人认为,这种要求对行为人主观方面极为缓和,容易导致纯客观归责的后果。笔者认为,故意的成立需要以一般国民预测可能性为出发点,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行为的对象等构...
对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热潮的批判——以《诛仙青云志》为例15汉一尹永康15050141引言近年网络小说改编热潮愈加猛烈,比如2017年01月份在东方卫视与浙江卫视上映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又比如即将在2017年04月17号上映的玄幻电视剧——《择天记》,还有在2017年开戏的《斗破苍穹》等诸多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上映;可见网络小说改编热潮的火热,也是因此本人以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诛仙青云志》为例,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一些评...
论《高老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摘要:《高老头》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时代小说,它浓缩了时代色彩,展现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狡诈、残忍。通过细致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用锋利的笔刻画出了当代法国巴黎--哪个兴盛一时的社会背后隐藏着的许许多多的故事,它就是资本阶级的真实写照。这本书视野广阔,人物形象多姿多彩,简直够得上一幅全景画卷,从拉丁区...
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兼论批判理论的本土化问题一关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人都捕拿注意到,90年代中国大陆几乎所有批判大众文化的著作或文章,都一无例外地引证了法兰克福的批判理论,尤其是阿多诺的《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见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与《电视与大众文化模式》(载《外国美学》第9辑,商务印书馆,1992年)。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出...
批判理论的批判与中国语境的规范摘要: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先后引进,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也能解决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但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
历史的批判——评中国古代“内圣外王”思想对中国文化之影响土木院2002级给排水3班杨鹏20020130325学完“岳麓书院与湖湘文化”的课后,自己深感中华文化之博人精深,对于规定的论文一下犯了难,不知从何着手,好像处处可写,又好像处处皆不可写。掩卷而思,忽然想起前一阵子看的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内圣外王”思想的介绍,颇有所感,遂决定在白己的结业论文中浅谈一下个人观点。之所以是“个人观点”,一是因为鄙人...
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的演变及批判论文摘要:自20世纪以来,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发生了重要演变,这种演变虽然在理论上扩大了市民社会的外延,却极容易使人们产生市民社会不可超越的误解。而在实际上,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内在地包含着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这种批判虽然有其具体的现实针对性,但马克思的运思方法对于厘清当下对于市民社会的种种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关键词:市民社会...
论文摘要: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急剧变动及当代西方思潮的涌入导致了社会思潮异常活跃。由于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积极应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挑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认真研究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对挑战的措施,对于提高我们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关键词:当代西...
中国化佛教思想的源流、反省与批判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中,唯识、心性、如来藏思想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佛学思想研究的焦点。耐人寻味的是,唯识、心性与如来藏思想融合而成的作为传统中国化佛教核心范型的心性如来藏思想渐渐成为佛教批判的对象,如支那内学院系欧阳竟无、吕澂、王恩洋以及汉藏教理院系释印顺即分别依据唯识学与中观学立场有深刻的审察与批判。在建立了现代佛教学术研究规范的日本佛学印度学界...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批判世纪之交的十年,不仅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建设的“黄金十年”。从近十年高职政策发展轨迹看,90年代中后期的政策重点在于大幅度扩充高职规模,关键词是:“三改一补”、“大学办高职”、“三不一高”等。进入21世纪后的政策重点逐渐转向深化高职改革、提高高职质量和特色方面,关键词也变为“示范性院校建设”、“限制专升本”、“就业导...
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与批判首先我非常高兴来到清华大学法学院,和我们的同学一起,就大家关心的这个问题---独立董事制度,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就题目来看,严格说是思考,可为什么又说批判呢?因为就我自己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认识是有一个很大的变化的。记得2001年,我曾在《中国证券报》上以一整版篇幅的文章支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还加了编者按。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关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完善和创新,核...
中国大学精神批判——《大学精神档案》编辑手记(之二)二、袁世凯和杜亚泉:人伦取代宗教是汉语思想的第二次迷路“美感教育”思潮并非没有意识到人的终极焦虑,甚至也不是没有意识到宗教之社会功能的不可或缺;问题在于,它打算另辟蹊径(以美育代宗教)解决问题却无功而返,并且导致了文化上的停滞不前甚至大倒退。无独有偶,在近代,犯有相同错误的是中国的“斯拉夫派”,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事实上是传教士说...
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中国1990年代的司法改革,尤其是程序改革令人瞩目。中国当代司法改革的根本宗旨无非是给当事人更多的发言权与尊严,使结果更公正,通过合理的分工减轻法院的负担从而提高效率。人们的改革建议大致围绕两方面:一是司法体制,给法院争取更大的独立与自主;二是庭审方式,从纠问式向对抗式过渡。不可否认,此次讨论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不乏真知灼见。但是,一个贯穿上述两方面...
司法和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中国1990年代的司法改革,尤其是程序改革令人瞩目。中国当代司法改革的根本宗旨无非是给当事人更多的发言权与尊严,使结果更公正,通过合理的分工减轻法院的负担从而提高效率。人们的改革建议大致围绕两方面:一是司法体制,给法院争取更大的独立与自主;二是庭审方式,从纠问式向对抗式过渡。不可否认,此次讨论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不乏真知灼见。但是,一个贯穿上述两方面直...
近代文化批判中的一个矛盾情结近代思想家在致力于文化批判和启蒙的近代化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背负着传统反传统的现象。这种矛盾现象或表现为目的与手段的冲突,即以学习西方、批判传统、革故鼎新为手段,以保持和发扬传统为目的;或表现为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即表层意识、自觉意识里是反传统,深层意识、潜意识里却是再现传统、复归传统;或表现为出发点与归宿的矛盾,即以批判传统、抨击传统开始,以皈依传统结...
传统文化进取之门中国名言批判胡鱼为师,有弟子6000人,贤者144。弟子莫文凯好学善思,博闻强记,收集了《中国病言录》一册,并有注解,胡鱼欣喜,传于众徒。弟子刘汗青曰:“我与民族一起闭门思过。”胡鱼曰:“知道反省的民族方是伟大的民族。”胡鱼择若干病言如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就别看,不符合礼就别听,不符合礼就别说话,不符合礼就别行动。)胡评:用礼教把中国人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