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平行线”的相关文档,共37条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4平移知能演练提升新版新人教版

    5.4平移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四幅图案设计能用平移得到的是()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形平移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B.图形平移前后,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C.图形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平行D.图形不论平移到何处,它与原图形总是完全一样3.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图形,现计划用铁丝按照图形制作相应的造型,则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561.5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5.3.1平行线的性质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5.3平行线的性质5.3.1平行线的性质(参考用时:40分钟)1.(2018枣庄)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方式放置(∠ABC=30°),其中A,B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D)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懣硯涛镕頃赎巯驂雞虯从躜鞯烧。(A)20°(B)30°(C)45°(D)50°2.(2018陕西)如图,若l1∥l2,l3∥l4,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D)(A)1个(B)2个(C)3个(D)4个3.(2018天门)如图,AD∥BC,∠C=30°,∠ADB∶...

    614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2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5.2.2平行线的判定【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平行线判定公理的形成,第一个判定定理的证法.2.掌握平行线判定公理和第一个判定定理.3.会用判定公理及第一个判定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过程性目标通过模型演示,即“运动——变化”的教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判定公理的得出,培养学生善于从实践中总结规律,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判定定理的推导...

    476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5.2.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参考用时:40分钟)1.如图,能判定EC∥AB的条件是(D)(A)∠B=∠ACE(B)∠A=∠ECD(C)∠B=∠ACB(D)∠A=∠ACE2.(2018郴州)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的是(D)(A)∠2=∠4(B)∠1+∠4=180°(C)∠5=∠4(D)∠1=∠33.如图所示,一个零件ABCD只需要满足AB边与CD边平行就合格,现只有一个量角器,测得拐角∠ABC=120°,∠BCD=60°.那么这个零件是否合格(A)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537.5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2垂线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5.1.2垂线教学目标1.了解垂直概念;2.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重点:两直线互相垂直的有关性质.难点:过直线上(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生活中的垂线二、目标导学,探索新知目标导学1:垂直的定义活动1在相交线的模型中,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α也会发生...

    812.5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1相交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1相交线【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过程性目标通过动手观察、操作、推断、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懣硯涛镕頃赎巯驂雞虯从躜...

    418.5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1课时一课一练基础闯关新版北师大版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课一练基础闯关题组同位角的判别1.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与∠2是同位角B.∠2与∠3是同位角C.∠1与∠3是同位角D.∠1与∠3不是同位角【解析】选C.∠1与∠2符合同位角的特征是同位角.∠2与∠3符合同位角的特征是同位角.∠1与∠3不符合同位角的特征,不是同位角.2.如图,∠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解析】选A.A.∠1和∠2不是同位角,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1和∠2是同位角,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1和∠2是...

    461.5 KB
  • 中考第二轮复习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精品练习

    热身练习判断正误(1)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2)经过任意三点中的两点画直线三条。()(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填空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OB,OC,OD,OE,OF,从射线OA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数字1,2,3,4,5,6,7,。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懣硯涛镕頃赎巯驂雞虯从躜鞯烧。(1)“17”在射线——————上;(2)请任意写出三条射线上数字的排列规...

    371.5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2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推演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会运用转化的思想将新问题转化为已知或者已解决的问题,体会数学的转化思维;3、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认识证明的必要性和证明过程的严密性,深刻理解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4、灵活应用判定方法进行直线是否平行或者其它结论的推理判断。重点:理解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并会根据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应...

    387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1平行线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5.2.1平行线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2)会用三角尺、方格纸等画平行线,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3)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基本事实)数学思考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过程.解决问题能够独立解决画平行线的问题,理解平行线的基本事实.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

    319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2垂线练习新新人教

    5.1.2垂线(参考用时:30分钟)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对顶角相等(D)线段AB的延长线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2.如图,EO⊥AB于点O,∠EOC=40°,则∠AOD等于(C)(A)30°(B)40°(C)50°(D)60°3.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为直线l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D)(A)等于4cm(B)等于2cm(C)小于2cm(D)不大于2cm4.如图,OA⊥OB,∠BOC=30°,OD平...

    299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2垂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5.1.2垂线【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几何符号,几何语言进行推理,逐步熟悉一步推理的格式.过程性目标1.培养提高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几何语言能力,画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变式训练,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

    385.5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1相交线知能演练提升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1相交线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顶角不一定相等B.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C.对顶角的补角相等D.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对顶角2.下列关于邻补角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公共顶点,且互补的两个角B.和为180°的两个角C.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D.有一条公共边,且相等的两个角3.如图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若∠AOC=∠AOD,则∠BO...

    399.5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2平行线及其判定同步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5.2平行线及其判定1.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平行或相交D.平行、相交或垂直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A.有且只有一条B.不存在C.有两条D.不存在或有且只有一条3.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A.∠1=∠2B.∠2=∠3C.∠3=∠5D.∠3+∠4=180°4.如图,四边形纸片ABCD,以下测量方法,能判定AD∥BC的是()A.∠B=∠C=90°B.∠B=∠D=90°C.AC=BDD....

    137.5 KB
  • 福建专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平行线的性质5.3.1平行线的性质知能演练提升新版新人教版

    5.3平行线的性质5.3.1平行线的性质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2018山东临沂中考)如图,AB∥CD,∠D=42°,∠CBA=64°,则∠CBD的度数是()A.42°B.64°C.74°D.106°2.(2018四川达州中考)如图,AB∥CD,∠1=45°,∠3=80°,则∠2的度数为()A.30°B.35°C.40°D.45°(第1题图)(第2题图)3.已知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余D.相等或互补4.(2018湖南株洲中考)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且l1∥l2,过l...

    386.5 KB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2平行线的判定第2课时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导学案无答案新新人教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2平行线的判定第2课时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会运用平行线的判定解决问题.2.掌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难点:熟练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一、知识链接什么叫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二、新知预习1.在铺设铁轨时,两条直轨必须是互相平行的,如何才能保证两条铁轨平行呢?2.要点归...

    455.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