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杀”“捧杀”下看中国(中国)《瞭望新闻周刊》(2010-03-01)以前有“中国威胁论”,现在有“中国责任论”,有中美“两国论”,但不管是何种论,其实质不是“棒杀”,就是“捧杀”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延棠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媒体分析机构“全球语言监测”(GLM)网站,去年12月列出一个过去10年中人们阅读最多的前15位新闻故事,“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的崛起”名列榜首,网络关注度远超过伊拉克战...
对中国“捧杀”比“扼杀”更凶险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当前中国处于两种全然相反的语境中。一种是批评的声音,从人权到南海军演再到汇率,中国无不受到西方以及一些邻国抨击。回想五六年前,中国领导人出访,言及双边关系时,每每称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那样的一派友好时光如今似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敌意”,有人甚至称中国正遭遇“围堵”与“扼杀”。另一种是吹捧的声音。中国经济的一骑绝尘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