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对ZG戏剧研究的意义与局限[[〔XX〕I206.2〔XX〕〔XX〕1000-7326(20XX)09-0141-05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田仲一成先生,数十年来从事ZG民间祭祀仪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ZG祭祀戏剧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81)、《ZG的宗族和戏剧》(东京大学出版会,1985)、《ZG乡村祭祀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89)、《ZG巫系戏剧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等一系列论著,其坚持不懈的研究素为ZG同行...
昆曲传播的民俗学视角[摘要]昆曲具有依赖民俗传播的深厚基础,在内容和形式上均适于在民俗场合表演。民俗的观念和组织形式有利于昆曲的传播,民俗的文化价值值得昆曲关注和利用,昆曲应当基于民俗文化进行定位并扩大传播空间。[关键词]昆曲;传播;民俗[]J802.1[文献标识码]A[]1671-511x(2010)03-0087-04昆曲是在南戏和北曲杂剧的基础上形成的剧种。因此,它继承了南戏和北杂剧传播的基本特点。南戏始于村坊小曲,顺口可歌;北...
民俗学与中国戏曲研究[摘要]戏曲民俗研究或民俗戏曲研究作为跨学科的产物,是戏曲研究者和民俗研究者共同关注的;就研究对象言,戏曲民俗研究既是从民俗文化角度深入研究戏曲艺术,又是从戏曲艺术角度深入考察民俗文化;从研究路向看,戏曲民俗研究既可是戏曲学者借助民俗角度研究戏曲,也可是民俗学者借助戏曲角度研究民俗,还可是戏曲和民俗双管齐下的整体性研究。不仅如此,今天我们提倡从民俗角度研究戏曲,对...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孙丽凤摘要:民俗艺术实质上是集体进行社会生活的集合,是一种具备综合性、民族性、传承性、现实性特征的文学内容,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纵观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发现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通过多层次、多意象与众多人物形象等文学精神的渗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创作理念。作为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社会文学,民俗文化同时也是民族发展与传承的精神内核。...
[钟敬文]民俗学与中国民俗学[钟敬文]民俗学与中国民俗学民俗学与中国民俗学钟敬文民俗学民俗学(FOLKLORE)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等现象的一门社会科学。它的名称和概念,19世纪中叶(1846)始创于英国。当时,英国经过产业革命,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它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与过去以农牧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的形态,有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唤起了不少学者的注意;产生一种从科学上给予解释的要求。最初提出这个名...
谋学网www.mouxue.com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生命降生仪式称为().洗三.满月.周岁.抓周标准答案:2.赶年是()的传统节日。.苗族.瑶族.土家族.侗族标准答案:3.土家族比较流行的古老舞蹈是()。.顶碗舞.长鼓舞.摆手舞.芦笙舞标准答案:4.在(),周边的各族开始以“汉人”称呼中原人。.炎帝和黄帝时期.春秋和战国时期.汉代.唐朝标准答案:5.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被称做().民俗的扩布...
中国语言文学系民俗学专业课程编号:S0102050501026课程名称:民俗资源与旅游课程英文名称:Ethicalresourceandtour学分:3周学时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适用专业:民俗学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民俗学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地位;2、民俗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3、民族文化的弘扬与旅游资源的开发;4、民俗学资源与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旅游学等多个学科的关系。基本要求:学生在理...
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摘要】:晚清和五四这两个阶段确立了中国现代性由器物、政体到精神文化,由“强国保种”到“新民”再到“立人”的启蒙主义价值体系的架构,而此期的文学则感性地体现了晚清至五四中国现代性发生和构建的历史过程,也因此被称作启蒙文学。启蒙价值体系中的“种”、“民”、“人”、“国民性”等概念则暗含了民俗学的研究范畴,“强国保种”到“新民”再到“立人”的启蒙主义价值的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