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名誉权”的相关文档,共7条
  • 对利用网络侵害他人名誉权问题的几点思考汇总

    对利用网络侵害他人名誉权问题的几点思考------以《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为视角互联网为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由于一些不道德或非法利用行为也在这些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利用网络侵害他人名誉权即属此例。在我国,由于人格权法、新闻传播法等立法方面的缺失,加之网络的隐匿及群体极化、一些使用者、服务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弱化、道德感松弛及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原因,致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名...

    26.13 KB
  • 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研究论文

    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研究论文一、概说名誉权与言论自由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保持或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对公民和法人来说至关重要,国家法律必须给予有力保护。人们对名誉权的看法不尽相同,我同意“名誉权是特定的人享有的应受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1]因为名誉其实是一种社会评价,是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对其素质、品德、能力等的客观认识。保护名誉权实质上意味着要求他人对特定人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不得损害这种评价。名...

    17 KB
  • 关于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对受害人社会评价之降

    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对受害人社会评价之降低《民法通则》颁布以来,不少学者撰文讨论侵害名誉权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包括侵害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界限问题、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与赔偿数额问题等,也有学者对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进行了一些讨论。但是,在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民法理论中,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问题仍然是一个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定论的问题。而这一理论上的缺如,又严重影响到...

    81 KB
  • 关于名誉权、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一

    名誉权、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一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实施,从立法上对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进行根本的保护。《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民法通则》第120条则进一步规定了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且可以要求赔偿损...

    56.5 KB
  • 关于名誉权、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

    名誉权、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二而在中国,名誉权和言论自由是两个层次上的概念,正如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那样,名誉权是公民可以在法院中主张的宪法权利,宪法有关名誉权的客观法益已经由《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等立法和司法解释得到落实,因此,我们可以说,名誉权在中国也是一种描述性的权利。而言论自由不然,它迄今为止仍然只是一种规范性的权利。也就是说,当事人被起诉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的时候,他并不能够提出言...

    56.5 KB
  • 关于略论法官名誉权的司法救济---从王法官名誉权一案所想

    略论法官名誉权的司法救济---从王法官名誉权一案所想作者谢侃略论法官名誉权的司法救济---从王法官名誉权一案所想一、王法官一案的情况日前重庆市A区基层法院受理了B区基层法院一王姓法官(某庭庭长)诉三家报社(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重庆现代工人报)的名誉侵权案。三家报社发文刊载内容为“政府人员涉嫌造假,法院法官违章办案,重庆建科院面临解体”一文,文中涉及王法官的职务行为,并略作否定性评论。王法官认为报社报...

    59.5 KB
  • 诉侵害名誉权一案代理词

    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代理词审判长、审判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之规定,长春市风云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当事人被告人的委托,并指派我、孙颖担任本案当事人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接受委托后,本诉讼代理人进行了阅卷并进行了全面调查,今天又参见了庭审,对于该案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根据法律和事实,本诉讼代理人发表如下意见,请合议庭在合议时能予以考虑:一、2006年4月29日,原告从被告方买了一套...

    14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