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民国”的相关文档,共157条
  • 盟国的另一面:苏军暴行引发的民国大案

    盟国的另一面:苏军暴行引发的民国大案二战中,美英为中国牵制日本,同意了民国政府一直争取的有关取消领事裁判权的请求,1943年1月11日,中美签订《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所谓“领事裁判权”自此废除,就是说:“任何外国人在中国犯罪,应该在中国法庭受审,按中国法律治罪。”但事实上,这种治外法权依然在当时的社会中实质存在,只是适用的群体没有像过去一样那么普遍,而涉及到外国人的判决,...

    29.5 KB
  • 斑驳的民国结婚证书 见证着那个年代或颠沛流离或平淡幸福的爱情

    斑驳的民国结婚证书见证着那个年代或颠沛流离或平淡幸福的爱情,它们共同诠释着隽永。婚书上书: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381 KB
  • 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doc

    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总统皇帝只在一瞬间:袁世凯的“小站”人(1)作者:黄一鹤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统皇帝只在一瞬间:袁世凯的“小站”人民国初年,人们把袁世凯比做美国的华盛顿,但袁世凯终究没能成为华盛顿,袁归根到底是个“旧时代的人”。袁的圈子里,活跃的也仍是以旧时代的人为主:前清旧僚、北洋嫡系,外加少数具有新思想的新分子。袁作为一代领袖,在笼络人心上极有手腕,要求名的给名,要求官的给官,要...

    165.5 KB
  • 孙中山逝世90周年:与民国国父有关的10个关键词

    孙中山逝世90周年:与民国国父有关的10个关键词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距今已经90年了。孙中山是国共两党都尊重的革命先行者,想要靠谱地谈论他的去世,你可能需要了解以下十个关键词:三份遗嘱孙中山先生临终前立了三份遗嘱,分别是《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联遗书》。第一份就是广为人知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被称为总理遗教: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

    251.5 KB
  • 情书最美是民国听听那时他们的爱情

    情书最美是民国,听听那时他们的爱情情书最美是民国从前的爱情很慢慢的,用一辈子去等一个人慢的,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形状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致张兆和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鲁迅致许广平妹妹,你的信我都好好收起,注明号码。哪封是哪天发的,哪天到,我都写得...

    397 KB
  • 抗战十大谣言之民国军工“黄金十年”

    抗战十大谣言之民国军工“黄金十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艰苦抗战,中国终于取得胜利。然而这一段岁月中的人与事,却在后人的转述中逐步走样。在日本投降69周年之际,观察者网特地推出“抗战十大谣言”系列,以正视听。之前已刊发《抗日战争十大谣言之“名将”张灵甫》、《抗日战争十大谣言之孙立人活埋日军》、《抗战十大谣言:起底“钓鱼帖”》、《抗战十大谣言之委员长卫队》、《抗日战争十大谣言之八...

    315.5 KB
  • 回忆几首民国时期的学堂歌曲——人文教育的一股清泉

    回忆几首民国时期的学堂歌曲——人文教育的一股清泉陈蔚然孔子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换句话也可以说,移情易性最有效的也是音乐。一群来自农村各个偏僻角落的野孩子,在难得的几分钟的课间休息中尽情喧哗打闹,谁也管不了,但上课铃一响,在音乐老师的指挥下,却同声相应,唱起一首首优美朴素的歌,脸上浮起真诚可爱的笑靥,眼里露出和谐平静的光辉,好像是深山里清溪水一样的歌声洗涤了他们的灵魂。我们就是在这样的...

    15.45 KB
  • 刘小枫:民国宪政的一段往事

    刘小枫:民国宪政的一段往事1913年──中国闹“共和”革命后的第三年,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张君劢为外蒙问题在报上攻击中华共和国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没法呆了,于是跑去德国柏林念书。到欧洲留学,机会难得,张君劢想,当然得习点欧洲的学问,而非梵文或突厥文什么的──便选择了法学和经济学。在开往欧洲的火轮上,置身大海变幻的波涛,张君劢脑子里也许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中国已闹过“共和”革命,德意志还是帝制,按理说不及...

    58 KB
  •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走进荣氏——感受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说课稿襄阳一中刘红杰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必修二专题二第二节《走进荣氏——感受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新课程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研究、挖掘教材,对教材增补、删减、置换、重组,并结合实际,灵活教授。通过整合...

    197 KB
  • 23《小奢摩馆脞录》民国·佚名

    小奢摩馆脞录民国佚名◎苗沛霖诗联咸、同间,发、捻并起,其党中颇有人物,如石达开、李秀成、洪大全、苗沛霖辈为尤著。石达开文字最优美。洪大全临命时,吟咏自若。至李秀成临难之前,在囚中草口供,洋洋数千言,裒然巨帙,釉谎昭在人耳目者。惟苗沛霖则少表见。一曰,余与友人翻家中旧书,忽于乱纸堆中检出一纸,中书苗沛霖诗联二章,语近俚俗,不及达开之吐属隽永。然当曰起义原因,与其愤恨地方官之专横暴敛,情见乎词,录...

    24.5 KB
  • 南渡北归逝去的民国多样化历史叙述

    南渡北归:逝去的民国多样化历史叙述[导读]民国时代延续了清代的考据学传统,同时学习了舶来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以胡适和中研院史语所为代表的“新考据学”成为那个时代的学术主流,这一时期有重要贡献的学者更多做的是史料考辨工作。“民国热”虽喧闹一时,但终究冷却了,留在世人脑海中的多是林徽因的三角恋,辜鸿铭爱小脚,抑或是刘文典与蒋介石对打之类的趣闻。也有人煞费苦心地搬出所谓的“民国精神”,甚至...

    24.5 KB
  • 民国时期如何评价鲁迅其人

    民国时期如何评价鲁迅其人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豫山,后改字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评论家、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北京女子师范高等学校、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鲁迅有个弟弟:周作人(1885-19...

    19.5 KB
  • 黄教四大活佛系统在民国

    黄教四大活佛系统在民国班布尔汗公平地说,清朝虽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承载了太多的屈辱和黑暗,但若不横向的放在世界大局中去比,而是纵向的和历代王朝相比,其开疆扩土之大,统治之稳固,可说空前。这绝非仅凭武力便能做到,而要归功于精密的制度设计——在宪政、民主、平等、制衡这些理念东传之前,清朝达到了中国传统统治术的最高层次。就以对藏传佛教来说,清朝的皇帝们既不像元朝诸帝一般倾心信仰,导致佛事...

    347.13 KB
  • 81位民国院士近60人1949年后留在大陆部分人的命运

    81位民国院士近60人1949年后留在大陆:部分人的命运1948年,中国的内战正酣之际,第一届院士共81人诞生了,在那个决定中华民族未来命运同时也决定这些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英的历史时刻,他们何去何从,陷于了痛苦之中,有今日学者专门写下了他们的选择——《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国涌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呀!有的并不赞成共产主义但不想没有国家的流浪留下了,有的认为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大不...

    27 KB
  • 思修 从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

    题目:从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摘要: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取代旧民主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推动新中国的成立的因素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民族意识的觉醒、抗日战争的胜利等多个因素。本文着重探究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之间的关系。关键词:军阀割据、土地兼并、政府腐败、社会风气正文: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

    14.61 KB
  • 民国前莱阳市佛教寺庙情况

    《莱阳县志》记载莱阳佛教按:民国版《莱阳县志》记载莱阳共有43个寺庙。一般称“院、庵、寺”,均为禅宗道场。佛教有显密之分,又有大小乘之别,为密教者,曰显教皆出自释迦摩尼。密教则出自大日如来佛,并谓释迦佛所说皆是方便,惟此为真实之言,故密教又称为真言宗,所谓大小乘者,佛在世时,为人说法,各随其根器利钝,,立言于上者谓大乘,言下者谓之小乘。若俱舍宗若成实宗属于小乘者也,若三论宗若法相宗若...

    12.5 KB
  •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史——民国时期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史(二)——民国时期【摘要】由于近代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公债的大量发行证券数量和品种迅速增加证券交易市场突破松散的市场形式步入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时代民国时期中国近代证券市场走完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是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发展史中内容最丰富、变化量复杂的重要时期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发展史中内容最丰富、变化最复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近代证券市场走完其形成、...

    39.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