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民法”的相关文档,共142条
  • 政法干警民法难点透析之案例分析题

    一、民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在政法干警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必须早做准备。就报考本科的考生来说,最需要提早准备的就是民法科目了,一是因为民法科目共计150分,占据了总分的半壁江山;二是因为民法和行测、申论相比是提分最快的一个科目。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在此提早给大家带来福利,为大家做民法题型的深度解析,为大家备考助一臂之力。二、解答案例分析题有方案根据往年大纲要求,政法干警...

    18.5 KB
  • 陕西政法干警民法重点动产质权的概念和设立

    政法干警民法学的教育科目分为文化综合,法学专业综合和政法干警民法学。其中民法学是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重点不可能体现在部分的内容上,所以考生在复习民法学内容时,重点应在于理解和准确把握民法的体系、民法的基本理论、民法的调整原则和民法的各项基本制度。下面陕西人事考试网为大家介绍动产质权的概念和设立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14政法干警民法重点:动产质权的概念和设立一、动...

    15.5 KB
  • 河北政法干警民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问题

    2014河北政法干警民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问题2014河北政法干警民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问题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的制度。它属于消灭时效,它的完成只消灭胜诉权——实体意义上的诉权,但它不消灭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也不消灭实体权利。诉讼时效的种类1.普通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又称一般诉讼时效,是指在一般情况下适用的诉讼...

    13.5 KB
  • 福建政法干警民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问题

    2014福建政法干警民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问题福建政法干警考试信息: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的制度。它属于消灭时效它的完成只消灭胜诉权——实体意义上的诉权,但它不消灭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也不消灭实体权利。诉讼时效的种类1.普通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又称一般诉讼时效,是指在一般情况下适用的诉讼时效。凡是法律没有规...

    15 KB
  • 2016司考民法知识点:因无权处分订立的合同

    2016司考民法知识点:因无权处分订立的合同。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希望能够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1.构成要件。①无处分权人对合同的标的物没有处分权。②无处分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与对方订立合同(须注意:如果无处分权人以权利人的名义订立合同,则属于无权代理的合同。此点值得特别注意)③除欠缺处分权外,合同符合其他生效要件。2.效力转化。①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

    50 KB
  • 中国民法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中国民法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梁慧星【全文】目次引言一、中国民法学的诞生与前期发展(1900-1949)二、中国民法学的“转向”、“停滞”与“死亡”(1949-1977)三、中国民法学的“重生”与发展(1978-)四、中国民法学的进步五、关系中国民法学发展的几个问题结语引言今天讲的题目是:中国民法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讲中国民法学,当然离不开中国民法。无论中国民法或者中国民法学,均非中国本土所产,而是20世纪...

    37 KB
  • 中国民法现代化历程中的三个误区

    中国民法现代化历程中的三个误区眭鸿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关键词:中国民法现代化/历史进程/误区内容提要:清末当民初开始的中国民法现代化历程,在确立平等、自由、秩序等现代民法精神,构筑代民法制度发展基本脉络的同时,尚存有一些遗憾与不足,以下三个历史误区更值得关注:民法现代化初期的民法价值理念,不恰当地追随了西方的“权利社会化”思潮;民法现代化历程始终未能摆脱国家本位主义的阴影;民法制度的创制过...

    27.5 KB
  • 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发端及价值选择误区

    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发端及价值选择误区眭鸿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关键词:中国民法现代化/发端/价值选择误区内容提要: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商品生产交换领域的拓展、西方民法理念的冲击、对司法主权之渴望及民主政治体制的创建,为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发端创造了充裕的条件,并由此掀开了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起始一章。不过,中国民法现代化起始阶段,由于受西方“权利社会化”思潮的影响,民法制度的价值选择不恰当地定位于“...

    37.5 KB
  • 中国民法继受潘德克顿法学引进、衰落和复兴(上)

    中国民法继受潘德克顿法学:引进、衰落和复兴(上)孙宪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关键词:潘德克顿法学/民法立法技术/法律人文主义/法律行为内容提要:中国1992年明确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制定民法的工作,现在有必要对于民法立法技术层面的问题予以认真的思考。中国一百多年之前变法时,就已经引进了潘德克顿法学,以后还按照这一科学方法编制了自己的民法典。但是此时只是继受了潘德克...

    36 KB
  • 中国民法百年回眸

    中国民法百年回眸作者:作者不详阅读2118次更新时间:2001-11-22本文意分“立法活动”、“著作”、“人物”三部分简要介绍中国民法民法学在20世纪这即将过去的100年间经历的兴衰枯荣。为使读者能更方便地了解本文的议题,又在三部分前加“概观”、在其后加“简评”两段。这百年间中国的民法民法学实在有太多的曲折坎坷,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所有这些均非如此一篇文字所能容下,也非笔者这样学力浅薄的人所能悉...

    38.5 KB
  •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魏振瀛〔编者按〕我国是否应实行民法法典化,制定民法典?如需要制定民法典,其调整对象是什么,与相关的法律部门如何划分?这个问题不无分歧。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建立适应我国现实和今后发展需要的科学的法律体系,也关系到民事立法的效力。本文作者集中论述了我国民法法典化的问题。现全文发表,供立法界和学术界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旧中国的一切法律、法令...

    50 KB
  • 新中国民法学的历史回忆与展望

    中国民法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梁慧星【全文】目次引言一、中国民法学的诞生与前期发展(1900-1949)二、中国民法学的“转向”、“停滞”与“死亡”(1949-1977)三、中国民法学的“重生”与发展(1978-)四、中国民法学的进步五、关系中国民法学发展的几个问题结语引言今天讲的题目是:中国民法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讲中国民法学,当然离不开中国民法。无论中国民法或者中国民法学,均非中国本土所产,而是20世纪...

    37 KB
  • 加拿大新公民法威胁 新移民赶入籍 中国仅第3

    加拿大新公民法威胁新移民赶入籍中国仅第3加拿大联邦公民移民部长亚历山大19日到士嘉堡的加拿大服务署中心(ServiceCanadaCentre)主持公民入籍仪式,并宣布加国在2013年至2014年8月期间,已迎来15万新入籍公民,在政府入籍新政下,比去年同一时期增加了一倍。另外,亚历山大对“双非婴出生即入籍”的问题表示,政府不允许有人占加拿大法律的空子,不排除今後会采取相应措施,但目前没有时间表。亚历山大昨日来到位於...

    16 KB
  • 回归传统(一)——百年中国民法学之考察之一

    回归传统(一)——百年中国民法学之考察之一柳经纬一、导言民法是以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部门,民法学则是以民法(包括民事立法和民事司法以及民法学理论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既无现代意义的民法,自然也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民法学。现代意义的民法学自清末伴随着移植西方国家民商事法律而被介绍进来,并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迄今已逾百年。纵观中国民...

    25 KB
  • 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民法

    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民法——纪念《民法通则》施行20周年龙卫球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当今中国的法治进程,既可以将1979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恢复民主与法制建设视为开端,也可以以1982年宪法作为起点。然而,某种程度上说,1986年4月12日通过和公布、1987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通则》是其过程中的一个新里程碑,这是因为民法的出席对于这场法治进程具有独特的实质意义。按照康德的说法,民法是那种“不需要向外公布的法律的体系...

    27.5 KB
  •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司法现象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司法现象,其法律效力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尽管现行法律和高法的司法解释统属于中国正式法范畴,但毕竟法律是中国法的直接渊源。最高人民法院无权用司法解释来规定司法解释的法律效力,更无权将其司法解释界定为具有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只能针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做出司法解释且不能与法律相抵触。【立法解释】又称法律解释,是立法机关根据立法原意,对...

    33.5 KB
  • 政法干警民法之重点

    民法第一部分总论第一节民法概述1.民法是调整民主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民法渊源的种类:宪法、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最高权力机关法规、——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由人大常委会制定。规章、规范性文件3.民法法律规范发生法律效力:1.时间效力生效失效溯及力(一般没有,特别除外,如合同法)2.地域效力:领海,领空,领土3.对人。“属地”外交豁免权的除外,有特别约定...

    109 KB
  • 政法干警民法合伙部分不混淆普通合伙和普通合伙企业概念的

    政法干警2011年考试大纲新列入合伙合伙的概念(什么是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为了共同目的,相互约定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自愿联合。一、普通合伙的概念普通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组成,各合伙人以自己个人的财产对合伙组织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基本法律特征:一是依协议自愿成立;二是共同出资、共享利润三是合伙经营,即全体合伙人共同经营,并具有同等地位,都是合伙...

    31 K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基本规定第二章自然人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二节监护第三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第四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第三章法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营利法人第三节非营利法人第四节特别法人第四章非法人组织第五章民事权利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意思表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

    63.5 K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法则(民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通过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公布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基本原则第二章公民(自然人)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二节监护第三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第四节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第五节个人合伙第三章法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企业法人第三节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第四节联营第四章民事法律行...

    4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