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民法”的相关文档,共142条
  • 政法干警笔试之民法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

    政法干警笔试之民法: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能够独立实施一个有效法律行为的资格。行为能力仅与自然人实施的法律行为的效力有关。一个不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法律行为具有效力瑕疵。根据自然人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民法通则》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类型。①成年无精神病...

    15.5 KB
  • 民法记忆重点教材笔记

    民法第一部分总论第一节民法概述1.民法是调整民主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民法渊源的种类:宪法、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最高权力机关法规、——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由人大常委会制定。规章、规范性文件3.民法法律规范发生法律效力:1.时间效力生效失效溯及力(一般没有,特别除外,如合同法)2.地域效力:领海,领空,领土3.对人。“属地”外交豁免权的除外,有特别约定的除外4.民法...

    115 KB
  • 语用学方法在民法原理教学当中的运用

    语用学方法在民法原理教学当中的运用[摘要]语用学这一学科通过语境探究言语互动理解过程,试图发掘超出话语本身的说者意图。由于法学方法论的语用学转向,语用学方法称为法学方法论的核心原则。法学方法论的掌握无法离开民法体系,因而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内涵决定了语用分析法的意义,并且其特征可以通过语用学得以理解。通过语用视角可以分析民事法律关系的有机性、规范性和时间性。语用学和意思表示解释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特...

    27.5 K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含与民法通则对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总则目录第一章基本规定第二章自然人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二节监护第三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第四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第三章法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营利法人第三节非营利法人第四节特别法人第四章非法人组织第五章民事权利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意思表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第七章代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

    45.81 KB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法(下)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法(下)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易军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二、民法形式理性化:未竟的事业韦伯认为,近代以来法律的发展趋势,就是从“实质”理性发展到“形式”理性、法律中的形式性逐渐呈现并取得支配性地位的过程,他进而指出,此种构成西方法律特色的形式理性法,是作为一种同样理性的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的运行的一个近乎必要的条件,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贡献。[1]...

    33 KB
  • 政法干警民法之重点1

    民法第一部分总论第一节民法概述1.民法是调整民主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民法渊源的种类:宪法、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最高权力机关法规、——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由人大常委会制定。规章、规范性文件3.民法法律规范发生法律效力:1.时间效力生效失效溯及力(一般没有,特别除外,如合同法)2.地域效力:领海,领空,领土3.对人。“属地”外交豁免权的除外,有特别约定...

    90.5 KB
  • 政法干警民法之重点

    民法第一部分总论第一节民法概述1.民法是调整民主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民法渊源的种类:宪法、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最高权力机关法规、——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由人大常委会制定。规章、规范性文件3.民法法律规范发生法律效力:1.时间效力生效失效溯及力(一般没有,特别除外,如合同法)2.地域效力:领海,领空,领土3.对人。“属地”外交豁免权的除外,有特别约定...

    93 KB
  • 民法总则期末考试

    民法总则期末考试(教材是基础,网络为补充(cnki))一、单选(10分,1分*10)二、多选(10分,2分*5)范围:05—10年司考(含灾区)卷三民法总则部分。(不定项不考)三、名词解释(20分,4分*5)(解释充分-内涵、外延、性质、特征等,着眼于给分点,归纳概括)1、人身关系:是指没有财产内容但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是基于一定的人格和身份产生的,体现的是人们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利益,它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

    964.5 KB
  • 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伦理分析

    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伦理分析赵万一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关键词:意思自治/民法伦理/法律矫正/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内容提要:意思自治作为私法自治的核心和灵魂,既是经济自由在法律上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基本伦理要求在法律上的反映。作为私法鲜活精灵的意思自治对促进现代民法制度的构筑和完善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意思自治原则也有其固有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克服主要有赖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的引入和矫正。意思自治作为民法的基...

    47.5 KB
  • 德国民法典对我国民法法典化的启示

    德国民法典对我国民法法典化的启示摘要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以法、德为代表的民事立法的法典化浪潮席卷全球。民法法典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法制构建实际上正是借鉴和继受大陆法系法制,特别是在德国法制的基础上建立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在其体规则和制度上借鉴和吸收英美法系法制的内容,以补充和完美整体法制。本文根据对德国民法典制定历程的考察以及编纂体系的分析,指出了该法典对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制定应当具有的...

    20.98 KB
  • “速与激情”事件引发的民法思考

    “速度与激情”事件引发的民法思考关键词:“速度与激情”事件隐私权肖像权公权力机关内容提要:四川绵阳“速度与激情”事件多方位反映出民法的问题。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应当得到法律保护;公权力机关在对公共场所进行合法监控时必须保护好被监督公众的隐私权等人格权;公权力机构对依法获得的公民信息因过错而公开的侵权责任。这些反映出的民法问题都应该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四川绵阳“摸奶哥”事件,也被叫做“速度与激...

    31.5 KB
  • 民法精神与和谐社会建设

    民法精神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法治社会,法治是和谐社会规范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民法精神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这使得民法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制体系的基石之一。民法精神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法精神强调平等互助、诚实信用、公序良俗,这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两者高度契合。平等...

    15 KB
  • 法典理性与民法总则探讨与研究

    积分都是垃圾撒旦发生发大水范德萨发撒旦法典理性与民法总则以中国大陆民法典编纂为思考对象朱庆育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引言(一)问题经过17世纪这一“自然科学时代”(NaturwissenschaftlichePeriode)[1]的洗礼,身披厚重传统外衣的法学(Jurisprudenz)借助一般化(Generalisierung)与体系化(Systematisierung)技术,终以科学理性的全新形象盛装登场。[2]19世纪,历史法学派更是造出“法律科学”(Rechtswissenschaft)一词,[3]以显示...

    97 KB
  • 大陆法系民法中的人役权

    大陆法系民法中的人役权兼论民法典中的用益物权体系关涛烟台大学教授关键词:人役权/民法典/用益物权内容提要:人役权作为一种古老的役权制度,在现代大陆法系民法典中是一种上位的用益物权,其功能在于克服物权法定原则的局限性。由人役权可以派生出许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体的用益物权,但从形式理性的角度考虑,这些具体的用益物权作为一种下位的用益物权在大陆法系发达国家均以民事特别法的形式出现。本文通过对罗马法、法国民...

    32.5 KB
  • “速与激情”事件引发的民法思考

    “速度与激情”事件引发的民法思考关键词:“速度与激情”事件隐私权肖像权公权力机关内容提要:四川绵阳“速度与激情”事件多方位反映出民法的问题。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应当得到法律保护;公权力机关在对公共场所进行合法监控时必须保护好被监督公众的隐私权等人格权;公权力机构对依法获得的公民信息因过错而公开的侵权责任。这些反映出的民法问题都应该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四川绵阳“摸奶哥”事件,也被叫做“速度与激...

    31.5 KB
  • 民法-宪法”关系的演变与民法的转型——以欧洲近现代民法的发展轨迹为中心

    民法-宪法”关系的演变与民法的转型——以欧洲近现代民法的发展轨迹为中心关键词:经典的私法模式合法性危机民法宪法化法律全球化内容提要:民法与宪法的关系,在欧洲国家近现代法制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从民法最初的相对独立性,到后来受到宪法的深刻影响,再到最近的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民事交易法的独立性的重新强化,这些发展,是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也与欧洲国家宪法体制的发展密切相...

    83.5 K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国人大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六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1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基本规定第二章自然人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二节监护第三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第四节个体工商...

    79.5 KB
  • 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发端及价值选择误区

    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发端及价值选择误区眭鸿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关键词:中国民法现代化/发端/价值选择误区内容提要: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商品生产交换领域的拓展、西方民法理念的冲击、对司法主权之渴望及民主政治体制的创建,为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发端创造了充裕的条件,并由此掀开了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起始一章。不过,中国民法现代化起始阶段,由于受西方“权利社会化”思潮的影响,民法制度的价值选择不恰当地定位于“...

    37.5 KB
  • 回归传统(二)——百年中国民法学之考察之三

    回归传统(二)——百年中国民法学之考察之三柳经纬三、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民法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生的政权是在与旧政权的对抗中产生的,对旧政权所创立的法律制度采取了简单否定的态度。1月4日,毛泽东发表了《评战犯求和》一文,对蒋介石提出的“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进行了批驳;[37]14日又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一文,明确提出“废除伪法统”作为同国民党和平谈判的...

    75 KB
  • 关于总则之下民法各编规定中行为的抽

    总则之下民法各编规定中行为的抽象关键词:法律行为/意思表示/民法典内容提要:文章从探讨法律行为概念入手,提出应在法律行为中突出意思表示的内容,并探讨了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关系和区别,民法典中设立法律行为制度的必要性。在讨论法律行为制度的内容构架时,作者对该制度与债法总则、合同法总则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以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的行为。易言之,法...

    78.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