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10条关于民法法源的规定民法总则10条关于民法法源的规定题要为了规范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法律规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是民法总则等民事法律规范。由于各法律规范涉及到人们的各项切身权益,故而国家立法机关在制定民法总则时,必须参照各民法法源,而民法法源是由民法总则10条规定的,具体该如何理解此项民事法律规范呢?为了规范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国家...
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王轶【摘要】价值判断问题是民法问题的核心。在价值取向多元的背景下,民法学者如何能够经由理性的讨论,就具体的价值判断问题寻求相互理解,进而达成价值共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论文在简要评析法律论证理论得失的基础上,以我国民法学者最低限度的价值共识为前提,提出了两项民法学者讨论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即在没有足够充分且正当...
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1.宪法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的地位。宪法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和原则是安全生产与健康工作的最高法律规定。宪法中有对于反对官僚主义、提高工作质量,对各管理层次的安全工作基本要求,与安全工作有关的公民权利、义务方面的规定。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常识习题(带答案)1.下列各项债权中,属于破产债权的是()。A.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B.破产宣告后的债务利息C.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序所支出的费用D.破产宣告后成立的债权答案:A2.甲公司因负债被申请破产,法院受理了破产申请。其后,相应的机关和当事人实施了以下行为,其中违法的有()。A.乙法院委托拍卖行拍卖1年前查封的甲公司的土地B.甲公司向某公司支付20万元货款C.税务机关...
民间借贷民法问题研究民间借贷的含义民间借贷是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而日益兴起的一个行业,它是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民间借贷的定义国内外学者都有自己的定义,定义也始终不够明确,存在很大的争议,其中国外很多学者认为民间借贷应该归属于个人与个人之间所进行的一些金融活动,是一种私人关系或行为。而我国国内的专家学者则认为民间借贷是公民与公民在不经过国家的金融主管部门许可...
法律文化背景下民法实例研讨中国民法研究的进路首先要放在法律文化的框架下思考。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生成的。事实上,在西法东渐前的传统社会里,中国有没有民法是一个伪问题,民事纠纷如何被解决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现在所言的民法本来就是舶来品,这种在“阿贡型诉讼”结构下孕育出来的裁判规范体系,将“法”视为划定相互争执的两个主体间权利义务的严格准则,并试图将这些准则实定...
《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即,行为人过错侵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构成对受害人的侵权;《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
两会学习心得:民法总则草案25句本文主要介绍了两会学习心得:民法总则草案,关键词:两会学习心得,民法总则心得体会,文章约1925字,浏览量140,点赞数5,值得参考!2017两会学习心得:民法总则草案要多重要就有多重要3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关于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集体审议民法总则草案的四审稿。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将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如果代...
2020大学生民法总则与生活心得体会2020大学生民法总则与生活心得体会多篇为的,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小偏整理了2020大学生民法总则与生活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民法典》就如一块千锤百炼,无比坚固的“磐石”,铺就在“复兴号”列车带领人民驶向更加幸福的道路上,即使在未来可能还要面对更多更大的风浪...
中国民法视野中的纯经济损失(1)[摘要]纯经济损失是受害人直接遭受的经济上的不利益或金钱上的损失,是加诸于受害人整体财产上的一种不利益,具有独立性、无形性和直接性的特征。纯经济损失概念的创制和理论的展开主要是为了将此类损害纳入一般不予赔偿的范围。在现有损害分类体系中,纯经济损失可归属于财产上损害。纯经济损失的主要类型有不实陈述案型、挖断电缆案型、遗嘱案型、油污案型和公共设施损害案型。学...
德国法及其对中国民法启发民法中的错误理论萌芽于罗马法时代,在注释法学派时期得到发展,并在法国法中得到体现,最终成熟于德国法学者,其标志为错误之阶段性问题的澄清。这一理论是民法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在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关于此理论的讨论长盛不衰。由于本文主要探讨动机错误问题,故在表示错误问题上不作过多讨论。1.动机错误概述动机错误的理论渊源罗马法中并没有动机错误这一理论,早期罗马法甚至不考虑意...
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有何新看点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中国民法典编纂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的一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民法总则共分基本规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计算和附则11章、206条,全面系统地...
论民法精神作用及培养途径探析论民法精神作用及培养途径探析关键词民法精神作用培养有效策略作者简介:赵楠楠,国防大学政治学院。:D9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ki.1009-0592.20XX.04.121民法涉及到社会和活动中最广泛、最普遍的法律规范群体,是法律体系的基础。我国现代化民法的构成,是社会变革的驱使,也是法制建设的必经之路。传统的大陆法系法学著作认为,按照法律的属性,可以将各种法律分为公法和私...
浅析民法适用中的利益衡量浅析民法适用中的利益衡量摘耍:在民法适用中,利益衡量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法律解释方法。利益衡量在民法基本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具体适用,体现了民法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取向。利益衡量适用是通过对其不同法益的价值位阶做出判断,做出符合法律规定和考虑公众情感的公正裁判,并总结利益衡量的规律,形成制度规范,最终实现民法适用的法律价值。关键词:民法适用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