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民法”的相关文档,共142条
  • 占有制度与中国民法

    占有制度与中国民法占有制度与中国民法占有制度与中国民法占有制度与中国民法一、占有概念起源于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中,设有“获得物占有权法”,尽管未对占有予以定义,但从其有关占有的两条规定中,可以反映出早期罗马法关于占有的概念:其一是“占有土地的时效为二年,其他一切物品则为一年”,其二是“不愿意确定丈夫对自己有支配权的妇女,每年应离开其家三夜,因而中断占有的一年时效”。〔1〕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

    18.5 KB
  • 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虽然“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早在1770所即已出现,其共认的定义至今尚未形成。本文认为,现代化所表明的是传统向现代的变迁过程。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作为所有社会一致追求的目标,表现了各民族对先进的永恒追求。百余年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发端于西方文明的冲击,1911年《大清民律第一草案》的颁布“充分显示着一个古老...

    23.5 KB
  • 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韩世远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虽然“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早在1770所即已出现,其共认的定义至今尚未形成。本文认为,现代化所表明的是传统向现代的变迁过程。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作为所有社会一致追求的目标,表现了各民族对先进的永恒追求。百余年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发端于西方文明的冲击,1911年《大清民律第一草案》的颁布“充分显示着一个古老民族如何在外来压力下...

    33.5 KB
  • 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德国民法的特有理论,中国的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现行法确立了物权行为制度,笔者对此持有异议,并想从解释论的角度予以辨明。一、如何解释我国《民法通则》第72条第2款的规定,我国《合同法》第133条的规定对此观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和评论。首先,如果立法...

    19.5 KB
  • 传统中国是否存在民法辨析

    传统中国是否存在民法辨析【摘要】关于传统中国是否存在民法,判断的首要及基本标准应是考察中国传统法律体系是否有相应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手段。虽然不少学者否定传统民法的存在,然而,传统中国法律场域中所存在的民事调整对象、民事调整手段、民事表现形式和民事具体制度等方面,无疑表证出传统中国民法存在的事实。【关键词】传统中国民法存在肯定说否定说关于传统中国是否存在民法,中外学术界曾长期争论,尚无一致看法。台...

    13 KB
  • 梁慧星民法总论超级笔记

    仅供个人参考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民法总论第一章民法概述一、民法的起源与发展民法是大陆法系特有的概念。“民法”一词起源于古罗马的“市民法”。中国古代法律民刑合一,重刑轻民,一般认为不存在民法。将“民法”作为法律术语使用,首推日本人。我国清朝末年聘请日本专家起草民法典时,将其从日本引进到中国。至于日本是从哪里引进的,则说法不一,一说为法国,一说为荷兰。中国←日本...

    331 KB
  • 版本的关于适用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制度问题的解释

    合同编号:2021-xx-xx合同/协议模板合同名称:甲方:乙方:签订时间:签订地点:关于适用《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制度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2018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44次会议通过,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法释〔2018〕12号摘录:第一条民法总则施行后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计算的,应当适用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关于三年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当事人...

    11.99 KB
  • 中国民法视野中的纯经济损失

    中国民法视野中的纯经济损失[摘要]纯经济损失是受害人直接遭受的经济上的不利益或金钱上的损失,是加诸于受害人整体财产上的一种不利益,具有独立性、无形性和直接性的特征。纯经济损失概念的创制和理论的展开主要是为了将此类损害纳入一般不予赔偿的范围。在现有损害分类体系中,纯经济损失可归属于财产上损害。纯经济损失的主要类型有不实陈述案型、挖断电缆案型、遗嘱案型、油污案型和公共设施损害案型。学者们常提及的其它纯经...

    25.71 KB
  • 中国民法

    中国民法当前,民法学界对制定民法典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立法机关也将制定民法典列入立法规划之中。这对于促进我国民事立法的完善,加快民法典的制定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总结中国民法的历史,剖析中国民法的现状,对中国民法的未来作一展望。一、中国民法的历史(一)清末法制变革前的中,国民法在清末法制变革以前,中国民法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应当说,中国古代的刑法是相当发达的,它的科学性和周密性在世界...

    47 KB
  • 精选公安本科院校民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公安本科院校民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本文针对公安院校普遍存在对民法课程不够重视,导致公安干警执法出现一定偏差的问题,从加强民法观念的培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育师资力量等方面探索公安院校民法课程教学改革。【关键词】公安院校民法课程民法观念教学改革【】G【文献标识码】A【】0450-9889(2017)03C-0137-03民法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它规范社会生活,调会主义市场经济。恩格斯指出,民法乃...

    17.34 KB
  • 精品浅论我国民法中的平等原则

    浅论我国民法中的平等原则浅论我国民法中的平等原则摘耍: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将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作为其调整对象的必然体现。民法的平等原则集中反映了民法所调整的社会主义关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全部民事法律关系的基础。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就体现在主体之间的平等性上。关键词:民法;平等原则;特征屮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现代法治社会以贯彻平等...

    18.5 KB
  • 天价乌木案背后的民法思考

    天价乌木案背后的民法思考【摘要】四川天价乌木案的产生,案件如何处理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基于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乌木定性众说纷纭。本文从乌木定性入手,分析各种乌木属性观点的合理性,探究乌木的正确归属,并提出了如何完善立法的建议,为司法实践给出理论上的依据。【关键词】天价乌木;属性;无主物;先占2012年春节,四川彭州吴高亮在自家的承包地里发现了乌木,并对乌木进行了挖掘。这次挖掘总共挖掘出了7根乌木,...

    20.24 KB
  • 民法总则草案全文出炉

    民法总则草案全文出炉据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其次十一次会议今天(27日)开幕。根据两周前委员长会议的建议,本次会议将审议多项法律草案。首次亮相并提请审议的民法总那么草案无疑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立法工程,民法总那么作为《民法典》的纲,对整个《民法典》的编纂意义重大。民法总那么在起草过程中,有哪些内容引发了广泛热议,专家对这部草案的内容又有哪些期望?《民...

    14.32 KB
  • 民法论文论社会风险应对中财政责任的限

    论社会风险应对中财政责任的限度中图分类号:D9I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2・0121・11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不可估算、难以补偿的社会风险与日倶增,考验着各级政府的风险应对能力和危机处置能力。风险社会中,社会成员难以应对所有的社会风险,因此,政府需要承担一定的财政资金给付责任。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需要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是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并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过...

    74 KB
  • 2020民法总则全文心得体会word模板

    2020民法总则全文心得体会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我整理的学习20xx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心得体会。欢迎借鉴。20xx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心得体会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xx年3月15日通过,从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该法开宗明义指出,制定本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

    297.77 KB
  • 论人身关系在民法调整对象中的定位

    论人身关系在民法调整对象中的定位摘要:民法调整对象,就是指民法这一法律部门所要规范的社会关系。一直以来关于民法调整对象问题的讨论一直是民法学界的热点问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的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一条开宗明义的界定了民法的调整对象,但其中仍存在很多争议性问题。本文从人身关系的概念界定、在各学说中的体现及中国民法调整对象的确立变化历程等方面对人身关系在民法调整对象中...

    120.65 KB
  • 民法法源之习惯法_1

    民法法源之习惯法摘要习惯法作为制定法之外的重要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民法上承认习惯法的法源地位却面临诸多困境。因此,有必要从习惯法的概念界定入手,结合现代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模式及学说动向,分析我国应当建立习惯法法源之地位及现实困境,最后提出解决路径。关键词习惯法法源立法模式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011-02一、习惯法概念界定目前学界从不同层面对...

    20.91 KB
  • 民法法源之习惯法

    民法法源之习惯法摘要习惯法作为制定法之外的重要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民法上承认习惯法的法源地位却面临诸多困境。因此,有必要从习惯法的概念界定入手,结合现代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模式及学说动向,分析我国应当建立习惯法法源之地位及现实困境,最后提出解决路径。关键词习惯法法源立法模式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011-02一、习惯法概念界定目前学界从不同层面对...

    20.9 KB
  • 民法的性质与理念_1

    民法的性质与理念[摘要]民法的性质集中表现为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市民社会是纯粹由个人作为主体参与的社会,是法律主体的生存之本。民法是私法,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仍然是法律的一种基本分类。民法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民法的理念有二:一是私权神圣,一是私法自治。私权神圣包含私权本位、权利不受侵犯,且私权以人格权和所有权为核心。私法自治以意思自治为灵魂。[关键词]民法;私法;市民社会;私权神圣;...

    24.33 KB
  • 虚拟财产法律定位及其民法保护探究

    虚拟财产法律定位及其民法保护探究虚拟财产是网络技术的一种产物。本篇文章主要从虚拟财产的特征入手,对相关的法律属性和民法保护问题进行了探究。关键词:虚拟财产法律定位民法保护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仃)05-0253-01在现实生活中,虚拟财产主要指的是一些具有现实财产特征,可以为人所拥有和支配的网络虚拟物和一些与之有关的财产性权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当代年...

    20.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