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理论及其技术和制度因素摘要新贸易理论考虑了技术乃至制度对一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但是其终究是以发达国家的经济情况作为出发点的。技术和制度因素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关注的重点。关键词新贸易理论技术制度WTO后发优势1新贸易理论对技术的探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都属于静态分析,即假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水平与消费偏好等变量固定不变。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
大国崛起中的贸易政策取向及对中国贸易政策启示——基于制度质量视角的思考0感谢到访我的主页:://docin/hechaoscut(文档西游)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一、经济史上大国崛起的贸易政策取向本文首先界定大国的含义:这里的大国指的是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挥领导作用、经济规模大且实力雄厚的世界一流国家,即世界性大国。在经济史上,真正意义的世界大国是在西方世界兴起之后才出现的(此前世界上只有...
工贸企业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制度一、目的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及时发现与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企业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内容、原则、形式和要求;适用于公司对各部门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工作。三、职责3.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全面领导公司的安全...
中国制造遭遇不公平贸易调查最近一段时间,受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逆市飘红,受到国际多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调查等不公平对待。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认为,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两国利益,也不利世界经济复苏,在半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形势下,双方更应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1、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经济相互依存,两国贸易互利双赢,IH2000年以来,美国对华出口增...
结论................................................................28中国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研究中文摘要................................英文摘要................................21引言..................................31.1研究背景...............................31.2研究意义...............................32文献综述................................43产业我国制造业产业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研究....
学年论文2013级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与竞争分析学生姓名学号系别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李婕0203130113经济与管理系国贸1301班孙金秀2016年1月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与竞争分析本文首先从资源赋凛、产业、产业结构儿个方面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与东盟Z间的贸易互补性日益增强。同时,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之外的第三方市场上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进行测算,表明中国与东盟出口结构趋同态势越來越显著,意味...
中国与德、日、澳、韩四国的贸易格局分析摘要: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的进口额、出口额和进出口总额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贸易的基本格局,运用综合贸易份额指数及HM指数分析中国与四国之间的贸易依赖程度及其对称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间的贸易额度不断增长,德、日、韩、澳四国出口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大于中国出口与这四国的依赖程...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大幅增长,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出现勃勃生机,逐步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生力军。然而,在奢侈品消费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奢侈品市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消费心理仍不够成熟。特别是自主奢侈品品牌才刚刚进入萌芽阶段,国内的奢侈品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完全占据。关键词:奢侈品,消费,市场,奢侈品贸易中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15号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邮编:100083电15:(010)电子邮...
中国贸易失衡成因分析摘要:中国入世后贸易顺差将逐渐减少,这意味着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即由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结合。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贸易战略1比较优势(1)继续发挥外生性比较优势的作用。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尖锐,未来政策重心在于充分就业,并注意开发小容量的细分市场。发挥外生性比较优势的作用,需要完善市场机制,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低层次产品的饱和,意味...
中国贸易出口结构与FDI的实证分析(2)中国贸易出口结构与FDI的实证分析第三,在前面检验后的基础上,对X,Y,Z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做Granger检验:Granger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Y是变量X的Granger成因;变量Y是变量Z的Granger成因;变量Z和变量X互为成因,两者的作用是双向的。所以,虽然中国的贸易出口结构与FDI流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仅从历史数据实证分析结果来看,FDI流入对我国贸易出口结构的改...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研究【摘要】随着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川越來越强,服务贸易逐渐成为中国改善国际贸易地位,提高经济效率及国际经济竞争力,乃至增加外汇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因此,未來几年,我国服务业中服务贸易究竞会怎样发展就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木文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关键字】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Abstract]alongwiththeserviceindustryineconom...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在国际服务贸易不断增强的大趋势下,中国服务贸易不论从总量和结构方面都居于弱势地位。在基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木文提出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几点对策。【关键字】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对策服务贸易是产业进步的标志,是服务产业国际化的体现。当今社会,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服务业中的某些产业既是一个独立的产业,...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因素和对策分析摘要: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在加快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中,必须适时作出反应。从纵向数据分析,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贸易量和贸易额近十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是今年前三季度的贸易逆差较大,必须足够关注由此导致的对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抵消效应,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发展的质量是关键所在。产业发展状况和人力资本状况是关系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的两个关键性要素,在此研究的...
新贸易主义下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分析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新贸易主义下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分析”新贸易主义下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分析新贸易保护主义(NewTradeProtectionism)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目的是想规避...
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基于中国贸易伙伴国行业层面实证分析第4期(总第246期)J且应载术报恃No1>.4(General,No.饵6)2014年4月Apr.2014JournalofIndustrialTechnolo佯calEconomiω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一一基于中国贸易伙伴国行业层面实证分析于大燕对经济贸易学#039;νu古净h7mq-ny〔摘要〕文章利用1995-2010年间16个发展中国家和22个发达国家之间制造业各行业的双边进口数据,实证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进口贸易带来的技...
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本):104第三组学生姓名:郭小凯学号:2022010594分析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并剖析其优劣势,并给出相应政策中文摘要:主要分析我国当前的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当前我国的商品结构并不理想,优劣势在正文中指出,对策主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你。关键词: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优劣势,应对措施参考文献:祖德明:关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01:...
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优势分析内容摘要: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二战以后的经济快速发展被称为东亚奇迹。在笔者看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在于其在遵循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结果。由此可总结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途径也就在于比较优势加后发优势。关键词:贸易发展的途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本身就包含了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所创造的经济剩...
对外贸经济贸易辅导: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实证分析(5)解释:①见HufbauerandElliott,(1994,p31-37),这个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是由P.Uimonen设计的。②中国是否属于开放经济小国,取决于中国与外部经济的交易是否对世界市场价格起打算性影响。根据这个定义,随着经济开放和分散化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产出的多数贸易品属于世界价格的承受者,而不是价格的打算者。因此,中国贸易品供求变化对世界价格影响较小。③SeeJones(...
对外贸经济贸易辅导: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实证分析(4)六、贸易自由化的就业效应对就业的影响是贸易自由化福利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表3的计算可以看出,假如实现贸易自由化,随着进口品的增加,国产品产量的下降,这25个部门的就业人数将削减1921.92万人,削减了46.29%。由此可以推算出,通过贸易爱护措施而增加一个劳动者就业,消费者需要支付的代价为14697元,效率损失为1479元。七、模拟和比拟由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远...
对外贸经济贸易辅导: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实证分析(3)总之,对处于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进展贸易爱护程度的估量是一件极其简单的工作。由于很多政策或制度性因素无法获得信息和数据,或无法定量计算,因此我们现在的估量存在着低估问题是难以避开的。估算结果见表1。从表1的计算结果可看出,1994年,在选定的25种产品中,中国的关税加非关税措施的关税等价(t+n)的加权平均值为43.29%,进口品占进口品加国产品价值量之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