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文档,共722条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_现实生活世界_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_现实生活世界_及其当代价值收稿日期:2022-09-26作者简介:李军(11014-),男,山东郯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章编号:1673-1751(2022)04-0076-0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现实生活世界”及其当代价值李军,丁洋(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166)摘要: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基本走向。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这一命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依据社会现实本...

    12.36 KB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文献综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文献综述近些年意识形态的研究已成为学术领域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但是探讨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关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关系方面的论著和文章在数量上还不是太多,相关问题的探讨还处于理论研究的层面。一方面缺乏对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关系的系统性、理论性梳理,另一方面,对于在实践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有效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

    12.27 KB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价值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价值第35卷第6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11月Vol.35No.6JournalofTangshanTeachersCollegeNov.2022──────────收稿日期:2022-05-26作者简介:冯大彪(11010-),男,满族,吉林伊通人,讲师,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110-哲学经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冯大彪1,2(1.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

    12.55 KB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确立_朱继东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确立_朱继东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3/202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确立朱继东摘要: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鲍威尔等人的思想批判中汲取其有益成分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一步步地探索中对意识形态的概念以及本质等有了更深入、科学的认识。尤其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系统阐述,不仅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12.47 KB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2014.6哲学当代视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赵惠强,王富民(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意识形态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有其发展过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列宁都是有论述;西方也有马克思主义,也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而中国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我国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3 KB
  • 马克思主义下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下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下的意识形态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决定的,是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新的挑战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

    12.22 KB
  •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课件

    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观方法论一、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哲学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2、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二、哲学(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

    24 KB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大学生消费观探析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大学生消费观探析1.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已不再仅仅作为生产的“附庸”,而是独立开來,发挥着启动经济,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加速推进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屮,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生产决定消费,屮国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出消费选择性越来越大,消费领域多样化的特点。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国民收入大幅...

    32.5 KB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在逻辑与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在逻辑与现实问题摘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它包括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本质逻辑三个层面的内容。从理论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时代化的子概念,是被包含与包含的种属关系。从实践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推?M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从而能够适应时代化发展的需求,引领时代发展趋势。从本质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与时代化...

    37 KB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了空前对立和全球生态危机,人类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回归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作用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实践基础上实现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显现出普遍与长远的意义。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深入探讨马克...

    12.57 KB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课件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三、认识的基本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的特征(能力结构)人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生理结构和神经系统)—自然能力人是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物而成为认识的主体的...

    20.35 KB
  • 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当代思考

    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当代思考——兼论李维汉对民族融合的理论贡献莫岳云2012-5-410:49:09来源:《广东社会科学》(广州)2011年6期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融合持肯定的态度,不但预测了民族融合的未来前景,而且客观地揭示了民族融合的存在及其进步性;李维汉在民族融合问题上有较多论述和独到的见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融合因素日渐增长;社会主义阶段不是民族消亡意义上的民族融合阶段,人为地推进民族融...

    28 KB
  • 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当代建构

    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当代建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当代建构钟锐(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南京210108)摘要: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当代建构的真正内容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新世纪新阶段、核心价值体系、美在两个和谐和幻境化美境,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当代建构的最好时机、最新内涵、最佳状态和最新境界。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当代建构;真正内容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

    12.49 KB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一笔记(开卷用)(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学马克思主义?怎么学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资本主义时代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日趋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3.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社会主义4.马克思参加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并进行了理论...

    57 KB
  • 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然观_人与自然关系_的新范式

    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然观_人与自然关系_的新范式第10卷第5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0No.52022年9月JournalofNorthwestAF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Sep.2022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然观: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范式温莲香(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济南250022)摘要:西方学者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归结为生产中心主义,忽视环境保护,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歪曲。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很早就关注资本主义工业化导致的生态环境...

    12.2 KB
  • 马克思主义对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认识和批判

    马克思主义对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认识和批判2002年第4期(总第144期)社会主义研究SOCIALISMSTUDIESNo.4,2002SerialNo.144马克思主义对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认识和批判赵平之(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200020)=摘要>个人主义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个人利益基础上的与阶级和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因此,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思想、观念必须作科学的分析。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不能绝对排斥。...

    12.84 KB
  • 马克思主义第四章课件

    政治经济学一个基础(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一个中心(剩余价值)一个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逻辑关系4、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5、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

    18.5 KB
  • 马克思主义第三章课件

    第三章本章是唯物主义历史观部分,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基本原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全部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在历史观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一种是唯心史观。“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

    20.5 KB
  •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杨河(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1871)摘要:/意识形态0一词的出现源自西方近代哲学家对社会意识与现实关系特别与现实政治关系的分析研究,至今在国外仍未形成统一的界说。但是/意识形态现象0却成为了几乎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并且渗入到了自然科学领域。马克思曾经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意识形态的起源和特性。其研...

    12.13 KB
  •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范畴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范畴3本文为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恩格斯文本的哲学解读”(项目编号:07CZX001)和重大招标项目“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8ZD058))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22206225[作者简介]胡大平,南京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①由于本文取自一个旨在澄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揭示当代意识形态新变化的宏大研究计划,也由于论题本身的复杂性,许多相关性论证和分...

    12.02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