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派生性研究论文【内容提要】原生性社会发展与派生性社会发展的问题,实质上是文明的创造与文明的传播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自始就是原生论与派生论相统一的历史观。但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唯物史观却在基本理论的层次上被彻底地误读为了只讲原生性社会发展、不讲派生性社会发展的“单纯原生论的唯物史观”。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理论倒退和普遍的理论混乱,极大地削弱了唯物史观的历史解释力,严重地限制和阻...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分析论文【内容提要】马克思没有抛弃本体论,而是完善和重建了本体论。本体论作为追问“所是(者)”“是其所是”的学问,内在地包含着“是其所能是”和“是其所当是”。它给出了本体论的超验视野和人学维度。马克思以实践作为本体论前提,从而找到了本体论的逻辑完成和历史完成的内在根据和表征方式。由于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马克思的本体论获得了不同于一切旧本体论的特点和优点。【摘要题】本体论问题研究【...
2016年2月理论研究February,2016第1期总第333期TheoreticalResearchNo.1Ser.No.333时代问题的回音:论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创立蔡青竹(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浙江嘉兴310012)摘要: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面向真实的社会问题,融会众多先进思想成果,是时代思想的伟大结晶。西方社会的结构嬗变是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国家理性与物质利益的现实矛盾是马克思关注社会结构问题的直接动因,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发展中的马克思哲学论文韩庆祥(1957—),男,河南孟州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哲学博士。【内容提要】本文揭示了与时俱进的四种基本内涵与形式对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动因与内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认为马克思哲学之所以重视与时俱进,主要是使自己的哲学具有新前提、新内容、新形式、新发展和新形态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内容体现在研究主题、理论前提、哲学方法、根本原理、思维方式、历史视野、对资本主义命运的看...
马克思社会主义认识论文[摘要]由于马恩重物质生产轻人自身生产,误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现象当作私有制社会的本质,误导了传统社会主义,加之传统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误读”,所以失败了。民主社会主义将夺取资产阶级的生活资料作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措施,避免了“误读”和“误导”,获得了成功。堪称正宗的社会主义。传统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哪一个更正宗?[摘要]由于马恩重物质生产轻人自身...
第11卷第6期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1No.62010年12月Journalof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Dec.2010马克思社会主义农业形态理论述要刘新春a,吕志b(湖南农业大学a.人文学院;b.宣传部,湖南长沙410128)摘要:马克思认为,小农经济取代农奴制封建经济,资本主义大农业取代传统农业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小农经济是落后反动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农业不代表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农业形态,在价...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研究论文一、回归和厘定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观的必然性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物质需求不断获得满足的同时人们也逐渐面临着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道德滑坡、人文关怀主体缺位、自然环境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在其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根本矛盾中的寓言至今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社会福利机制和对社会资本的重新调整缓和了这种...
从劳动价值论到实践价值论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路径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劳动价值论的逻辑必然将包括资本家在内的企业管理者、第三产业和上层建筑领域内所进行的实践活动排除到商品价值创造的源泉之外。对商品生产过程的细致分析表明,为商品生产创造条件的广泛社会性参与过程与生产资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既有严格区分又相互影响的分立过程,前一过程对应于商品价值创造的过程,而后者对应于使用价值...
认清马克思哲学方法论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视野里,“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对世界观也有一定影响”,“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又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此外并没有脱离世界观的单独的方法论”。但世界观的观点是必须经过转化,才可能成为方法论的方法。同样,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起来,就会造成如同形式逻辑抽象同一的绝对无差...
正确理解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理论问题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以人的本质和劳动实践作为理论出发点,论到两个尺度和美的规律,再论到人的本质对象化和审美感觉。对这三个互相联系的理论问题进行文本阐释,分析了《手稿》关于人的劳动实践的特性的论述以及马克思实践观的创新;结合劳动实践阐明了两个不同尺度的含义以及由此形成的美的规律的具体内涵;解释了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理论和历史内容以及其与审美感觉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军费理论研究论文一、马克思、恩格斯军费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军费理论的产生准备了社会经济条件。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以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封建生产方式的取代,它的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逐渐...
年度最热关于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精选合集五篇202_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一起来看看为大家精心“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精选(一)转瞬间,短短一段时间过去了,我们也结束了这一段暑期社会实践。虽然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时间并不是非常长,但我们还是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有很多日常生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管理论文摘要马克思在定义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时说:“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工人在不为资本家劳动“独立地为自己劳...
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研究论文【内容提要】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不仅是对社会历史生活的科学分析,更是对社会生活过程的批判。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使他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一致,使唯物主义具有了批判意蕴,并将自己的批判理论与伦理道德式的批判理论区别开来。因此,将马克思哲学形而上学化,以求获得新的理论批判张力,是对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误读。【英文摘要】PhilosophicalmaterialismbyMarxisnotonlyscientif...
马克思与生产要素分配论文【内容提要】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展开分析,可以看出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并不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而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分配规律。它是存在范围更为广泛、本质层次更高的经济规律。“按劳分配”的“马克思条件”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会具备。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是统一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当中的。我们只能在这一基础上来研究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摘要题】...
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成果;分歧论文摘要:我国学界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关于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时间界定;二是关于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文本依据;三是马克思晚年手稿和书信的写作缘由;四是马克思晚年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理论主旨;五是关于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在上述五个问题的研究上成果颇丰,但也存在分歧。1972年,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由美...
马克思土地资本化理论探析摘要:马克思的土地资本化思想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地租资本化、土地所有权资本化和土地使用权资本化三个方面分析,这既是一种理论思考也是一种现实关切。关键词:地租资本化;土地所有权资本化;土地使用权资本化:F301文献识别码:A:1001-828X(2017)009-00-02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而马克思的土地资本理论则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不可...
马克思思想费尔巴哈派阶段论文【内容提要】确认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费尔巴哈派”阶段是马克思“从前的哲学信仰”之一,马克思此时崇拜费尔巴哈,深受其影响,其间的著作,虽有自己的创造,但总体上还是处于费尔巴哈的影响之下,还没有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我们就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理解为辩...
马克思社会个人思想研究浅析摘要:?R克思的社会个人思想是丰富的,在今天依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马克思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想主要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出发点出发对于其思想进行探析。关键词:马克思;社会;个人:A811文献识别码:A:1001-828X(2017)010-0-02一、理论思考的出发点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中,主要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然还包括个...
马克思人权观分析论文【提要】在人类文化意义的演序中,马克思的人权观与洛克“契约论”的人学旨趣之间存在着割舍不断的契接关系马克思正是在批判性地吸收并超越了洛克思趣中的人类意义之后,才登上了人权观上的新高峰。这具体表现为:在自由观上,马克思以“人类自身文化创造的自由本质”超越了洛克的“天赋自由权利”;在民主观上,马克思以“社会普遍性与个人特殊性和统一的民主制”超越了洛克的“以个人为本位的民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