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马燕红李志刚陈超摘要:氯霉素类是一种禁止在食用动物中应用的抗生素类药物,其残留将会影响人体健康和动物性食品的出口贸易。本文综述了氯霉素类药物在食品中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仪器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光度法)、免疫分析方法、传感器法、分子印迹法、生物芯片法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氯霉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趋势进行展望。以期对我国食品(尤其是...
氯霉素滴眼液中可见异物检查探索性探究摘要:目的研究氯霉素滴眼液中可见异物的成因。方法运用因果关系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研究引入可见异物的关联因素,通过微生物试验求证可见异物与微生物污染的相关性。结果可见异物不合格的样品中,66.7%的批次存在霉菌污染。结论氯霉素滴眼液中可见异物与微生物污染有相关性。关键词:氯霉素滴眼液;可见异物:霉菌污染中图分类号:R98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10)09-03...
倍增差示法测定复方氯霉素酊的含量[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氯霉素酊中氯霉素和间苯二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倍增差示法,测定波长为274nm、278nm。结果:氯霉素和间苯二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20μg/ml(r=0.9999)和8~4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RSD=0.31%)和100.3%(RSD=0.45%)。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中两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关键词]倍增差示法;氯霉素;间苯二酚;...
荧光金纳米簇用于猪肉中氯霉素快速检测的研究成玉梁李恒超谢云飞于航郭亚辉姚卫蓉陈英钱和摘要[目的]基于氯霉素对大豆蛋白金纳米簇(SP-AuNCs)的荧光猝灭现象,建立一种荧光检测传感器。[方法]采用改良后的SP-AuNCs的合成,以及加入氯霉素后荧光检测及优化表征。[结果]氯霉素和SP-AuNCs反应的最佳反应时长为9min,线性检测浓度为0~300μmol/L,检测限为22.86μmol/L,同时有很好的选择性,最终取得的回收率是87.80%~98.45%。...
关于氯霉素滴耳剂等12种非处方药转换为处方药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5]6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10号)和《关于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4〕101号)要求,根据有关法规和对非处方药安全性的监测评价情况,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国家局决定将氯霉素滴耳剂等12种非处方药(其中化学药品9种...
倍增差示法测定复方氯霉素酊的含量[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氯霉素酊中氯霉素和间苯二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倍增差示法,测定波长为274nm、278nm。结果:氯霉素和间苯二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20μg/ml(r=0.9999)和8~4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RSD=0.31%)和100.3%(RSD=0.45%)。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中两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关键词]倍增差示法;氯霉素;间苯二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