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鲁迅”的相关文档,共234条
  • 鲁迅小说中国民劣根性

    鲁迅谈国民劣根性【摘要】: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愚民政策,产生了奴隶主义思想,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不断欺凌,给社会带来了民族失败主义的低落情绪,长期的闭关锁国,落后的小农经济,使国民慢慢变得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狭隘、自私。鲁迅正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沉的思考着民族的处境与命运,为中国文化转型寻...

    23.5 KB
  • 鲁迅推崇的中国人德性值得一读

    鲁迅推崇的《中国人德性》值得一读文/徐学江摘自《新华网》两个月前我在逛公园时,书摊上一本叫《中国人德性》(ChineseCharacteristics)的书吸引了我。买回后,我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我觉得,这本100多年前一位外国人写的剖析我们中国人性格特点的书,至今仍有价值。我是在这本中文译本出版10年后才看到,相信不少朋友早都读过了。我之所以写这篇迟到的文章,无非希望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的今天,能...

    17 KB
  •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的故事阅读题答案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的故事阅读题答案1936年,一面以“民族魂”命名的旗帜覆盖着鲁迅的遗体。在剩下的大半个世纪里,他并没有死去,反而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以影子的形式继续存活,以至人们忘却他的真身。一个完美的鲁迅,如同一尊不会生病的神。这完全可以理解。危急关头的中国,总是需要旗帜,需要偶像的。“时势造英雄”,用在鲁迅身上颇为合适,他成了首屈一指的文化英雄。说鲁迅是英雄,似乎一点不为过。他本人是想做战士的,...

    18 KB
  • 走进鲁迅作文600字

    走进鲁迅作文600字篇一:走进鲁迅而且有着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这不仅让我感动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我想:我们现在作为一名学生,最大的使命不就是利用这青春的大好时光好好的学习吗?就像作者说得那样:“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有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再继续写一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在想要放弃时,我们应想想身边辛勤的老师时、我们应想想身边含辛...

    24.5 KB
  • 铸剑是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小说

    1.《铸剑》是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小说2.四川乐山大佛开凿了90年3.我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名录的,具有自然和人文双重意义的世界遗产是泰山4.第28届夏季奥运会于2004年8月13日至29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5.我国的夜市最早出现在唐朝6.风筝放的越高,风筝线就会越松7.将一把盐放进一杯水中,液面会将低8.在冰箱内保存胶卷可延长使用寿命9.手机在开关机时电磁波最强10.苹果空腹进食对健康无害11.高等动物的基因比低等动物...

    64 KB
  • 钟国康-弘一法师书法之安静鲁迅先生书法之厚拙

    弘一法师书法之安静,鲁迅先生书法之厚拙弘一法师佛教的潜意识成就了弘一法师,也就成就了人们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潜能力,替书法寻回了静善主儿。我读到这静净态的书法,我的心就自然心净,身子也就随之轻盈起来,内外惟复涤瑕垢,唯空唯无地静净态了。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什么都不是的名人书法,却不愿了解和开发自我的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的自个儿只有崇尚双手创造的思想者并愿意开发自我强大的人...

    221.77 KB
  • 药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小说文笔犀利

    《药》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小说。文笔犀利,语言平实。但是,它作为高中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讲起来仍然是颇费心力的。那么,如何讲好本文就成了意见分歧的大事。我认为针对本文的双重线索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执教。首先,通过对先前知识的回顾,如《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认识。然后,引出本文。在正式讲课文前,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本文为什么用《药》作为标题?它有什么含义?...

    11.5 KB
  •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鲁迅的思想影响-资料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鲁迅的思想影响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下简称陀氏)在文学上的联系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遗憾的是,学术界虽然在两者思想与艺术的比较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却很少有人在鲁迅接受陀氏影响的客观根据及历史发展过程上做过详细的梳理和分析。笔者相信,如果能有充足的、令人信服的依据和材料证明鲁迅接触过、熟悉甚至精通陀氏,将为两者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厚实的平台。一、鲁迅接受陀氏影响的客观依据1.曾...

    24 KB
  • 鲁迅与周作人决裂之谜

    鲁迅与周作人绝裂之谜作者:林和生一.晨昏相隔的“双子星座”鲁迅和周作人,按其各自在文学上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说“双子星座”,并不完全是形容。鲁迅又名“长庚”,周作人又名“启明”,两者都是天上的星名。据鲁迅母亲回忆,鲁迅出生时,胎盘比人先下来,当地乡俗认为,这样的男孩将来会有出息,但命薄,易早夭。因而,鲁迅不到一岁,便被领到附近的长庆寺,拜庙里一位名叫龙祖的和尚为师,龙...

    23.5 KB
  • 鲁迅用人参保健的秘方

    鲁迅用人参保健的秘方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相信他的小说、散文,杂文大家都都拜读过,现将鲁迅与人参有关的言论,略陈一二。人参既是名贵药材,又是保健名品,是世界公认的“中药之王”、补药之王”。人参之所以能滋补健身、延年益寿,是因为它能清除人体内高毒性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有害分子,能引发多种疾病,加速衰老过程。鲁迅先生在1934年《答(戏)周刊编者信》一文中说:“为了医病,方子上开人参,吃法不好,倒落得...

    13.5 KB
  • 鲁迅永远的现在时态

    鲁迅——永远的“现在时态”傅金祥内容提要:鲁迅是本世纪中国最具自由意志和现代意识的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人”。鲁迅的超世俗化,决定了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一种人格标尺和价值参照,鲁迅将永远属于“现在时态”,永远与人类的追求同在。关键词:鲁迅自由意志追求现在时态整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坛上论天赋、学问及勤奋程度可与鲁迅匹敌的并非一、二人罢?然而,至今鲁迅仍让人感到不可企及。令人深思的是...

    19.5 KB
  • 鲁迅英年逝世的冷静思考暨警钟

    鲁迅英年逝世的冷静思考暨警钟——谨以此文缅怀先生诞辰133周年暨逝世78周年商周(西安六棉:陕西西安710038)摘要:鲁迅先生是众所周知的“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1](P835)他“一生著译一千多万字”。[2](P175-178)是中国现代社会精神财富创造者中的最杰出代表。先生以耗尽毕生精力,忠心耿耿地投身于文艺创作事业、思想、革命等领域,到了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竭思弹虑地步,从而导致积劳成疾,进一步...

    1.08 MB
  • 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

    中国鲁迅学的历史和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2011-09-2220:58:13作者:张梦阳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浏览次数:73网友评论0条中国鲁迅学是与五四运动所开创的人的精神解放同步展开的。1918年5月,在五四文学革命的浪潮中,一篇格式别致、忧愤深广、署名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月刊四卷五号上发表了,这是鲁迅这个光辉的名字第一次在中国出现。8个月之后,在1919年2月1日出版的《新潮》一卷二号上,出现了一篇署名记...

    93.5 KB
  • 鲁迅小说专题研究第七章《阿Q正传》与《胜利者巴尔代克》、《碳画》

    第七章《阿Q正传》与《胜利者巴尔代克》、《炭画》鲁迅曾经这样说过:“旧文学衰颓时,因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他自己开始创作时“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②而其中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作品占着一席重要地位。他说:“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里和波兰的显克微支”。③亨利克显克微支生于1846年,是世界闻名的小说家。1905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1916年...

    20.5 KB
  • 鲁迅小说专题研究第二章鲁迅小说创作的准备

    第二章鲁迅小说创作的准备鲁迅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在创作上取得如此巨大、辉煌的成就,是与他那坚实的爱国主义思想基础分不开的。鲁迅生活在清朝政府日益腐败,世界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多灾多难的时代。年青的鲁迅为了祖国、民族的前途,日夜焦虑,苦苦探求一条振兴国家、复兴民族的道路。一位朝鲜友人在《鲁迅访问记》中,真实地记述了鲁迅当时为了振邦兴国而立志从事新文艺运动的思想发展过程。“我在十`、岁那年...

    17.5 KB
  •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要义之一就是使人意识到个体独立存在的合法性。在这种新文化、新思想的催生下,觉醒的青年们纷纷走出家门,冲破传统和社会的种种约束与羁绊,追求个人自由、个性解放,进而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充分展示了人的主体性。“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就是《伤逝》中子君的爱情宣言,涓生回忆说:“这几句话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

    33 KB
  • 鲁迅小说中旧知识分子三类人物形象今探

    鲁迅小说中旧知识分子三类人物形象今探摘要作为新文学伟大艺术家的鲁迅,从来没有离开社会斗争独立地去描写知识分子的命运,总是把他们同时代的社会矛盾、人民的反封建斗争联系在一起。如:“狂人”、“陈士成”和“孔乙己”等这些人物正是体现了当时中国大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本文将从这些人的形象的特征以及社会意义进行研讨。关键词:鲁迅小说,旧知识分子,形象,社会意义目录前言4一、鲁迅小说中旧知识分子三类人物形象...

    31.5 KB
  • 鲁迅小说中的自喻者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自喻者形象[提纲]一、序论二、本论〈一〉鲁迅的经历和思想简介〈二〉鲁迅小说中的自喻者形象分析1、明显的自况者1)《端午节》2)《在酒楼上》3)《孤独者》4)《故乡》2、可信任的主人公1)《幸福的家庭》、《伤逝》和《离婚》2)其他作品三、结论鲁迅小说中的自喻者形象冯玖君答辩号2003070225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巨城中学邮编045204[摘要]: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⑴鲁迅的一部分小说,以绍兴社会的一角为背景,将...

    40 KB
  •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研究2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研究2011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山西临汾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计慧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小说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现实,而鲁迅先生的小说尤以塑造人物形象见长,通过他的笔触,展现给世人的是旧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和精神病苦,吟咏出的是对旧生活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从而提出改造国民性,改良民主社会的深刻思考。其作品凝聚着对中国命运出路的深刻的思考,表现了对人民解放和社会改革道路的执着追...

    29 KB
  •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作者:丁加峰指导教师:汪晓熹【内容提要】在鲁迅著作中,有些作品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与了20世纪初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称的阿Q,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有背负着生活重担而愁苦忧郁的闰土等。对他们的描写,鲁迅多是撷...

    28.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