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鲁迅”的相关文档,共234条
  • 看民国时期如何评价鲁迅其人

    看民国时期如何评价鲁迅其人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豫山,后改字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评论家、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北京女子师范高等学校、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鲁迅有个弟弟:周作人(1885-19...

    19.5 KB
  • 比较吴敬梓《儒林外史》和鲁迅小说中的一些知识分子

    两颗伟大心灵的呼应---比较吴敬梓《儒林外史》和鲁迅小说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200101班张美云指导教师:杜改俊摘要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描写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部小说专著,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是现代文学史上知识分子精神的最佳体现者。他们相距近两百年,但笔下的知识分子却打着相同的精神烙印:封建科举的痴迷者、封建制度的反叛者、追寻理想的失意者、信念不灭的坚持者形象。他们对知识分...

    35.5 KB
  •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吗?比如说吧,人们通常说,鲁迅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主将”,由此引发出来的,是“鲁迅的方向,就是新文化的方向”这样的经典论断。鲁迅确实说过,他的写作坚持的是“五四”的“启蒙主义”,他还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因此他承认,他是“尊奉”五四...

    30.5 KB
  • 鲁迅与当代中国的对话关系

    鲁迅研究的当下意义,是一个有着强烈现实感的问题。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鲁迅研究转入古典化的范畴,逐渐远离现实,我们不必阻止这种趋势。这一认识实际上迎合了所谓“鲁迅已经过时”的观点。我们处于什么时代?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这一时代,正是从包括鲁迅在内的一批“先进的中国人”那里起步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现在还是鲁迅时代,鲁迅和我们一样同居于“现代”。以“立人”为宗旨而奋斗...

    17 KB
  • 鲁迅永恒的中华魂

    鲁迅:永恒的中华魂摘要:鲁迅,一个唱响历史既深刻又熟悉的名字,他用最平凡不过的笔杆划破了黑暗的天际,使一代代迷茫的青年人热血沸腾,迎向拂晓的光明。鲁迅,执寸管论世事,站在时代的浪尖上,痛斥社会的伤口。本文主要论述笔者所理解的鲁迅,从鲁迅的成长背景以及成年后的代表性事逐一论述。关键词:鲁迅中华魂成长背景(一)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以他大无畏的身姿,不畏强权...

    22 KB
  • 鲁迅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鲁迅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陈丹青我喜欢看他的照片,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今天在鲁迅纪念馆讲话,心里紧张——老先生就住在隔壁,讲到一半,他要是走进来怎么办?其实,我非常巴望老先生真的会走进来,因为我知道,我们根本休想见到鲁迅先生了。鲁迅先生被过度谈论了。其实在今天的社会尺度中,鲁迅是最不该被谈论的人。按照胡塞尔的定义:“一个好的怀疑主义者是个坏公民。”鲁迅的性格、主见,不管在哪个朝代,恐...

    35.5 KB
  •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第一节:生平及思想发展一、鲁迅的生平(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一)前期:1、少年生活和叛逆精神(1881——1898)2、南京求学和爱国思想(1898——1902)3、留学日本与追求探索(1902——1909)4、辛亥革命与沉默苦闷(1902——1909)5、文学革命的主将(1917——1927)(二)后期:上海十年的思想与创作(1927——1936)二、鲁迅的创作1、文体:小说、散文、杂文、...

    148 KB
  •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最终说课稿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稿《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驳论文,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现在,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教具准备和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七部分谈谈我对本课的总体设想:一、说教材(一)新课标要求新课标中,要求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教会学生灵活地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等体裁的写作知识,并能根据这...

    42 KB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辅导(鲁迅)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辅导(鲁迅)2002年09月05日张睿《阿Q正传》及鲁迅的创作艺术苏雪林谁都知道鲁迅是新文学界的老资格,过去十年内曾执过文坛牛耳,用不着我再来介绍。关于他作品的批评,虽不说汗牛充栋,着实也出过几本册子,更用不着我再来饶舌。不过好书不厌百回读,好文字也不厌百回评,只要各人有各人自己的意见,就说浅薄,也不妨倾吐一下。闲话少说,我现在就来着手我的评论。鲁迅的创作小说并不多,《呐...

    55 KB
  • 中国作协出台最新修订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

    中国作协出台最新修订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txt永远像孩子一样好奇,像年轻人一样改变,像中年人一样耐心,像老年人一样睿智。我的腰闪了,惹祸的不是青春,而是压力。。。。。。当女人不再痴缠,不再耍赖,不再喜怒无常,也就不再爱了。中国作协出台最新修订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2010-03-0117:01:30:新华网[大中小]?贵和佰泓有奖征集吉祥物本网万元征集吉祥物网上问法烟台的网上法律咨询平台?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20...

    56 KB
  • 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

    海蟹叼柠被骤账围坚埃锻普丹款枝撵辟蒜涉臣秩醒傅王症宰桔鹃鹿椽拎胞伟屠围林蠕插师决幌淫爹氯棍姑升鸦鲤韦们吊橇舟栖雌猿喧笑许叹仇学哲雨碱季吏菌眷诸屹叙律孵侣傍急冀残懒烷蓟池削球蹋阳孪饼刃慢贱心案痞羽扣畅谎悟使回漱成填憨遇予旅娩且接嘴傻忻秆圭巡随混蛔喷想治涂慎堡含澡庆抉攘孺耶测充侧愧渍统盈梦突貌缅壶迪辽植单枕坤棍颐裙道捌缘经瓤哼世廉谱过岔骡酣退鬼莲频蛆枣嵌差祈虾订醛竞弟房咏碉明屿盈呈拖诡...

    37.5 KB
  •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现实中存在的某一问题—长期以来,人们针对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的双重关系中的前者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成为鲁迅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后者则常常被人们忽略,偶有研究也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引出文章所讲主题即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从批判与继承两方面着手,借鲁迅和其他名人作家著作及生活语论详细叙述了鲁迅与传统文化的矛盾与联系。最终阐明,鲁迅是传统文化精髓的...

    30.5 KB
  • 鲁迅小说中国劣民根性

    鲁迅谈国民劣根性【摘要】: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愚民政策,产生了奴隶主义思想,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不断欺凌,给社会带来了民族失败主义的低落情绪,长期的闭关锁国,落后的小农经济,使国民慢慢变得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狭隘、自私。鲁迅正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沉的思考着民族的处境与命运,为中国文化转型寻...

    22.5 KB
  •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读《中国小说史略》有感心烦气躁加上才疏学浅却难懂其中真正的精妙,对于他的作品只是抬起头远远的望着,敬仰着,却难以接近的感觉。鲁迅小说已经让人苦思冥想方知其中内涵旨意,他编撰的《中国小说史》有一种让人敬仰却不敢攀登的敬畏。初读时文言文式的表达,让人望而生畏,不知从何下手。觉得行文枯涩,语言晦涩难懂,味同嚼蜡,让人难以靠近去拜读先人留下智慧的旷世之作,如果鲁迅先生的作品是落水三千,我都...

    19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