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罗珠堪”的相关文档,共10条
  • 三主要道论-慈诚罗珠堪

    《三主要道论》讲记---慈诚罗珠堪布宗喀巴大师造颂慈诚罗珠堪布讲解顶礼诸至尊上师!我随己力而宣说,欲解脱者之津梁,诸佛经典精华义,一切菩萨所赞道。不贪三有之安乐,为使暇满身具义,勤依佛悦之正道,具缘者当喜谛听!无有清净出离心,求有海乐无寂法,贪执世间束缚众,故当首先寻出离。人生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修后于诸轮回福,刹那不生羡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脱,尔时已生出离心...

    124.47 KB
  • 《十四条根本戒》-慈城罗珠堪布释-

    密宗十四条根本戒---堪布慈诚罗珠开示不曾(且不打算接受密法灌顶者),请不要阅读下文密乘十四条根本戒堪布慈诚罗珠开示十四条根本戒是所有无上密宗共同的誓言。密宗的见解与修法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比如宁玛派的修法就分为玛哈瑜伽、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三种不同的瑜伽。虽然其他派别又有其各自的分类方式,但不论何种教派,何种分类,所有藏密的教派都一致承认这十四条戒律。所以,无论曾得受过何种无上密宗的灌顶,都必须守持...

    55.47 KB
  • 【开示篇】慈诚罗珠堪布:发愿文、回向文有无加持力是否如法有极大关系

    【开示篇】慈诚罗珠堪布:发愿文、回向文有无加持力,是否如法有极大关系作者:慈诚罗珠堪布节选自三殊胜回向的含义是什么呢?譬如,有十个人,其中只有一人有食物,而其他九人却没有,现有的食物本来可以被拥有者独享,但他却舍不得,而愿与其他九个人共同分享。回向的含义也与此类似。人们在行善时所造的善根,能够获得善报,但大乘的修行人却不愿独自享受此善果,而是将它分给普天下所有的众生,这就是回向的内涵。回向有两...

    26.97 KB
  • 慈城罗珠堪布讲述的“四依法”

    四依法慈诚洛珠堪布一、总述1、四依法的内容很多佛经中提到过“四依法”,所谓“依”,即可靠、相信的意思。它告诉我们,在众多佛经中,我们可以相信什么、依靠什么。对每个修行人来说,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修行方面,四依法的四个标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时常会发现,佛陀第一转法轮、第二转法轮与第三转法轮的佛经内容有所不同,甚至有表面上看似矛盾、冲突的地方。该怎样去理解,如何辨别佛经的终极思想和暂时的...

    58.5 KB
  • 《十四条根本戒》-慈城罗珠堪布释-

    密宗十四条根本戒---堪布慈诚罗珠开示不曾(且不打算接受密法灌顶者),请不要阅读下文密乘十四条根本戒堪布慈诚罗珠开示十四条根本戒是所有无上密宗共同的誓言。密宗的见解与修法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比如宁玛派的修法就分为玛哈瑜伽、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三种不同的瑜伽。虽然其他派别又有其各自的分类方式,但不论何种教派,何种分类,所有藏密的教派都一致承认这十四条戒律。所以,无论曾得受过何种无上密宗的灌顶,都必须守持...

    35.5 KB
  • 如何择师-慈城罗珠堪

    如何择师慈诚罗珠堪布(1)作大乘上师的条件什么是衡量大乘善知识的最低标准呢?第一、大乘上师要有无造作的菩提心。据佛经所载,若某人有不造作的菩提心,即使其他方面不是十分完美,在没有其他上师可寻时,我们也可依止他。我们依止上师,除了希望依靠他获得对解脱有利的智慧和方便外,别无所求。若他有不造作的菩提心,就多多少少会给我们灌输一些好的东西。也就是,他绝不可能为获得个人的财产、名誉和地位而利用我们;他会...

    20.5 KB
  • 慈城罗珠堪布讲述的“四依法”

    四依法慈诚洛珠堪布一、总述1、四依法的内容很多佛经中提到过“四依法”,所谓“依”,即可靠、相信的意思。它告诉我们,在众多佛经中,我们可以相信什么、依靠什么。对每个修行人来说,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修行方面,四依法的四个标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时常会发现,佛陀第一转法轮、第二转法轮与第三转法轮的佛经内容有所不同,甚至有表面上看似矛盾、冲突的地方。该怎样去理解,如何辨别佛经的终极思想和暂时的...

    59 KB
  • 关于因果的开示-慈城罗珠堪

    2002年夏秋期间,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在内地城市指导放生活动,应一众放生居士祈请,就当前学佛者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做了系列开示。本文就是《宁玛资讯》编务小组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出文字,又经堪布审阅修正后定稿。慈诚罗珠堪布开示录之七今天作一个简单的开示,谈一谈因果的问题,其中包括因果的本体、分别、支分细节以及对因果的疑问。什么叫做因果呢?比如说一个人去偷盗,偷了东西以后,在他的身口意中哪一个是因呢?我们经常...

    23.5 KB
  • 关于因果的开示-慈诚罗珠堪

    2002年夏秋期间,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在内地城市指导放生活动,应一众放生居士祈请,就当前学佛者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做了系列开示。本文就是《宁玛资讯》编务小组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出文字,又经堪布审阅修正后定稿。慈诚罗珠堪布开示录之七今天作一个简单的开示,谈一谈因果的问题,其中包括因果的本体、分别、支分细节以及对因果的疑问。什么叫做因果呢?比如说一个人去偷盗,偷了东西以后,在他的身口意中哪一个是因呢?我们经常...

    24.5 KB
  •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一、基础修法的必要性今天讲三殊胜的修法。虽然三殊胜的修法,是最基础的入门修法,但可能对于许多人来说,却是前所未闻的。这个修法说起来容易,做到却很困难,恐怕有些学佛很久的人也未能做到。但是,在了解佛经的思想、意趣之后,我们就应该尽量依照佛所讲的方法去实施,这样才会有进步和收效。很多人刚开始学佛时进步很快,一段时间以后,便速度减缓,甚至停滞不前了,这种情况非...

    47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