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语今读读后感(一)拜读过李泽厚先生的>后,内心激动,觉得此书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观察>的角度以及其提出的很多有关>的观点都是十分独特新颖而实用的,让我对>有了一番新的体会.总的来说,>主要通过以下这两方面来解构>,即以>为代表的儒学的半宗教性质与半哲学性质.说它是半宗教,主要缘于其雅俗共赏的普遍性.对其他宗教的包容性及终极关怀的宗教品格,在>中,李泽厚先生更是称,儒学和孔子的>倒有些像西方基督...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小学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大全《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在此分享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下面是查字典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论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论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1今天心血来潮,翻了翻给女儿买的课外优秀读物《论语》。当看到下面这一条颇受启发。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第4课《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巩固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3.理解君子、仁、义、礼、恕等核心概念。4.不同程度地感受《论语》的思想、艺术魅力。1.理解君子、仁、义、礼、恕等核心概念。2.不同程度地感受《论语》的思想、艺术魅力。【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第4课《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巩固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3.理解君子、仁、义、礼、恕等核心概念。4.不同程度地感受《论语》的思想、艺术魅力。1.理解君子、仁、义、礼、恕等核心概念。2.不同程度地感受《论语》的思想、艺术魅力。【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初中生论语读后感300字初中生论语读后感300字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读后感是人们读完书后的真情实感、独到见解。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一篇的读后感呢?下面的内容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论语读后感300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珍藏。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些朗朗上...
1.《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
《论语》的智慧与启迪---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课程前言】中国历经近四十年的经济腾飞,国民物质财富已极其丰饶,而文化的发展却日趋商业化,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各种科技产品的涌现,使得当代的人们时间不断碎片化、压力不断增加、幸福指数日益下降。一大批人已经开始自觉或不自觉的从古代圣贤中寻找智慧。不仅如此,国家也在大力推动传统人文的复兴,希望借助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营养来为中国的继续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与精...
历代学者关于一齐论语一的探讨2003年第2期齐鲁学刊No.2总第173期QILUJOURNALGeneralNo.173历代学者关于《齐论语》的探讨陈东(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川」东济南250061)摘耍:历史上所谓的《齐论》有战国《齐论》与汉代《齐论》Z分,二者性质不同,在今本《论语》中都冇所反映。历代学者对汉代《齐论》的性质、散佚篇章的去向、在今本《论语》中的保留,以及战国《齐论》对今本《论语》的影响等,都做过广泛的探讨与研究,但迄今为止...
《中国哲学史》(季刊)2005年第4期94《论语》“色斯举”章释读黄红宇编者按:《论语乡党》篇“色斯举”章历来被认为难解甚至无解,可谓千古疑章。文中的每一个字都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而关于本章的主旨,更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从孔子所说的“时哉时哉”引申出对知时、得时的感叹,如何晏《集解》说此章“言山梁雌雉得其时,而人不得其时,故叹之。”这是过去学者注解此章较通行的一种解释。第二,直接承认此...
文献综述范文之《从<论语>看孔子其人》2009-08-1317:55《从<论语>看孔子其人》文献综述学生:xxx长江大学文学院指导教师:xxx长江大学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德行、思想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和道德的化身。孔子在逝世之后,后世的人们不断将其美化乃至神化。在整个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人们心目中的孔子已不是一个七情皆备的人。而是一尊笼罩着神秘光环的神。我们对他崇拜有余而亲敬不足。在...
分享论语(一)学而篇第一次各位喜好传统文化的朋友:下午好!一、寒喧:刚才我们一起听了论语学而篇,,下面由我与大家分享以论语学而篇理解和体会。二、自我介绍。我是佛慈会的义工,以后大家就叫我丙林就行了,也是机缘相合所致,能够到新都工作,又认识了石头,我们呢都喜欢儒释道三家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感到这些文化对我们现今而言都很有用,不管是工作、生活都很受用,所以就发心,想做一点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事,我们...
《论语》中关于“信”的语录学而篇第一1巧言令色,鲜仁矣。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1乎。传不习乎。(交友)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2,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治国治民)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3,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言行谨慎)5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4。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交友)6子曰:君子不重...
《论语》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王毓芳(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摘要】不同时代的《论语》英译本多达二十种以上,理雅格,韦利和安乐哲的译本译于不同的时代,也是影响较大的三个经典海外译本。虽然三个译本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但由于翻译目的和译者主体的差别,翻译策略也呈现细微差异。三个译本因各种因素的局限,都存在对原文的误译。【关键词】《论语》;理雅格;韦利;安乐哲中图分类号:H315.9AContrast...
从简帛《五行》与《礼记.中庸》篇,以及《周易》、《论语》和《總論主題:1.談「五行」立說的思想背景與理論基礎2.論荀子非議思孟五行的思想背景3.略論荀子的天非自然的天(一)《五行》篇是以「天」的「中」道,其無偏執無曲私的「庸」常之用,作為立說的根基。作者子思認為,上天的「用其中」,成於人的「德性」,大備的一種,就是「仁、義、禮、智、聖」「形於內」的「五行」。這理論的基礎,是可喻之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
《论语》中廉政思想的启示沈庆林《论语》是一部伟大的思想总集。它对我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与《圣经》对西方人一样,深刻而广泛。历代封建统治者更将《论语》思想奉为圭臬。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翻开《论语》,其中不乏有关廉政的精论与箴言,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廉政建设仍具实际意义。本...
22《<论语>八则》一、三维目标:1.了解孔子及《论语》等有关的语文知识。2.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得独到的感受。3.掌握“说”“知”“诲”“女”“为”“罔”“殆”“敏”等实词的意义。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5.背诵课文。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二、重点、难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三、课前准备:1.搜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