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论语”的相关文档,共107条
  • 论语十二章教案2

    论语十二章》教案(2)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得基本文学常识,明确孔子及论语对后世文学得影响;(2)掌握和积累常用得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并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过程与方式坚持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以诵读为主得学习方式中,掌握阅读文言文得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哲理深刻得名言警句,认识并调整自己得学习方式和态度,激发热爱文学...

    12.46 KB
  • 论语带拼音完整版

    论语xué学ér而dì第yī一zǐ子yuē曰:“xué学ér而shí时xí习zhī之,bù不yì亦yuè悦hū乎?yǒu有péng朋zì自yuǎn远fāng方lái来,bù不yì亦lè乐hū乎?rén人bù不zhī知ér而bù不yùn愠,bù不yì亦jūn君zǐ子hū乎?”yǒu有zǐ子yuē曰:“qí其wéi为rén人yě也xiào孝tì悌,ér而hǎo好fàn犯shàng上zhě者,xiǎn鲜yǐ矣;bù不hǎo好fàn犯shàng上,ér而hǎo好zuò作luàn乱zhě者,wèi未zhī之y...

    110.5 KB
  •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论语中的名言分类

    论语》中的名言分类整理01谈错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注释】犯了错误却不改正,那就是最大的过错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注释】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成见,不自私自利。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注释】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

    16.51 KB
  • 初三课文论语读后感作文范例五篇

    初三课文论语读后感作文范例五篇《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三课文论语读后感作文五篇,欢迎查阅!初三课文论语读后感作文1论语,创编它的意义就是在于教人们如何做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

    18 KB
  • 郭力话健康:论语中的养生智慧

    郭力话健康:《论语》中的养生智慧郭力话健康:《论语》中的养生智慧博大精深的《论语》,除了是一本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一本养生保健的百科全书。孔子在行为医学上有独特的建树,他第一个提出“仁者寿”的观点。今天主播郭力就把《论语》中的养生智慧分享给大家!健康习惯及早养成防衰老,勤用脑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6.5 KB
  • 最新论语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论语》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1、学而第一;儒雅是君子风度,孝悌是实行仁道的根本;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一日要有数次的反省功夫;做人第一,学问其次,这是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人不庄重就没有威武,孝道可使民风淳朴;要有温良恭俭让的风范,要继承先人的遗志,要把握和与礼的辩证法;怎样才算是好学?如何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域;不担忧别人就不明白自己;2、为政其次;道德与政治,诗与政治,德治与法治,人生的历程...

    17 KB
  • 最新寒假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寒假《论语译注》读书笔记第一篇:寒假《论语译注》读书笔记寒假读书笔记:《论语译注》读后感2000字“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论语》已经渗透了中华儿女的言行举止,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而是杨伯峻先生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对《论语》二十篇进行了精确细致的解释和翻译,解释精准,译文流畅明白,能让我们更加正确的理解《论语》,实为雅俗共赏之佳作。在学而篇中说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9.53 KB
  •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课题《论语》十则课时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

    38.5 KB
  • 语文人教版本七年级上册论语教案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十二章的内容,就可以发现新版突出了一个主题,就是表现了对高尚生命的追求。以第一章为例,这是《论语》的首章,也是编选《论语》者不会缺少的一章。这一章从表面上来看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学习的方法、交友的原则及与人交往的态度。但实际上,这一句都是在围绕追求高尚的品德这一个主题而言的。唯有品德高尚者,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中庸》中引用孔子之...

    21.07 KB
  • 典籍的诠释与跨文化重建-以论语中仁的翻译为例

    典籍的诠释与跨文化重建以《论语》中“仁”的翻译为例摘要:翻译即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翻译框架下,木文探讨中华典籍《论语》中核心概念“仁”的翻译现象。第一层面观察该词在汉语中的历史轨迹,把握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涵义,第二层面探讨语际翻译,考察相应译文在目的语中的意义重构,以探讨典籍翻译的木质和意义。典籍诠释与英译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挖掘和传播中华文化精髓,使译语读者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这...

    34.5 KB
  • 谈_论语_中的交友观及其现代启示_程碧英

    谈_论语_中的交友观及其现代启示_程碧英文章编号:1019-7740(2005)02-0057-03谈《论语》中的交友观及其现代启示程碧英(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四川达州635000)摘要:《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论语》中所言及的交友观有着意义上的广狭之分。在很大程度上,孔子提倡的是一种以文德合的仁义之交,尤其强调交友质量,对交友对象有明确而明智的选择。孔子将交友主题寓于文化教学中,并将君臣关系与朋友关系相比照,既有现实性...

    13.3 KB
  • 浅析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浅析《论语》中的孔子形象浅析《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张先印[1];【期刊名称】《明日风尚》【年(卷),期】2018(000)017【摘要】班固《汉书.艺文志》讲:《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我们纵观全书,也会发现《论语》一书,确以孔子的言论为绝大多数。实际上,即便孔门弟子的言论,大多也或是直接转述孔子之语,或是本于孔子的思想而进行的发挥。这样来看,某种程度上可以将《论语》视为孔子的一部自传,一...

    14.47 KB
  • 浅论论语中孔子的形象

    浅论《论语》中孔子的形象浅论《论语》中孔子的形象陈曦【期刊名称】《天府新论》【年(卷),期】2007(000)B12【摘要】《论语》以孔子为中心,成功塑造了孔子的完美形象。《论语》中孔子以学者形象、师者形象以及知者形象展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展示了孔子作为一个学者、师者和知者所拥有的博大、仁爱的精神和儒雅的君子风度。从《论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是孔子对当今的意义之一,更是我们应珍惜的宝贵精神财富...

    14.27 KB
  • 2021年论语读书笔记

    2021年《论语》读书笔记2021年《论语》读书笔记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的意思是花言巧语,曲意逢迎,通俗点的说法叫“拍马屁”。“拍马屁”源于蒙古文化,蒙古族是马背民族,蒙人常以养得一匹好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可见,“拍马屁”本是一种风俗,并无贬义。然而蒙人建立元朝之后,趋炎附势者为巴结权贵,不管其马优劣如何,便争着...

    34.5 KB
  • 4.1论语十二章教案2020年秋高二语文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有关知识,明确历史价值;归纳学习文言文知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并默写全文。2.理解、运用学习相关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3.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联系生活和自身经历,体会课文中的丰富哲理,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志向。教学过程(一)《论语》及孔子介绍1.《论语》《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31.21 KB
  • 论语读后感字

    论语》精选读后感20XX字导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下面是XX收集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段话里面的很多句子后世经常被引用,有的甚至化为了成语。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71 KB
  • 2022年教育研究论语中的德育方法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发展的启示

    教育研究?论语?中的德育方法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开展的启示摘要:本文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进行简要分析,肯定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在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重“思想工作〞轻“心理工作〞;二是重“言传〞轻“身教〞;三是重“学、考〞轻“思、行〞,并针对问题的侧重点,借鉴?论语?当中的德育方法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论语?德育方法思想政...

    11.42 KB
  • 论语与中国传统科技文化

    论语》与中国传统科技文化摘要:《论语》是中华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以往人们对其解读和研究多数是从政治、道德和教育等角度展开。其实,《论语》同样蕴藏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元素。本文从自然主义的科技观、“志于道”的求是精神、“博学务本”的科研方法和“以德摄知”的知识观等几个方面切入问题,综合分析认为,《论语》乃是反映先秦时期我国传统科技文化发展的代表性著作,其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发挥了积...

    25.62 KB
  • 感性与伦理-从论语看中国的感性思维以及伦理管理模式

    感性与伦理-从《论语》看中国的感性思维以及伦理管理模式4月23H下午,毛国民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讲座,主要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中西方管理思维模式的不同之处,视角经典而不乏新颖之处,引发我们对■中西方思维模式的独立思考。而在这里,我想借助对我国思想界政治界都冇重大影响的著名论著即儒家经典《论语》来分析一下中国的思维方式及其管理模式,并辩证看待这种思维模式及其管理模式的利弊之处,探索改...

    18 KB
  • 论语为政以德教学感想教师随笔

    论语为政以德教学感想(教师随笔)论语为政以德教学感想(教师随笔)今天在备《<论语>选读》的时候,一直在看孔老夫子的“为政以德”的良苦用心。孔老夫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呢,就是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所,而其他星辰都环绕着它。治理一个国家,以德治国,立在人性为善;以法治国(注意不是依法治国),立在人性为恶。根据朱熹的解释,政,正也。为...

    14.5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