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刘禹锡在夔州的文学创作康西灿段晓来刘星池(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100)摘要:贞元二十一年八月,李淳即位,改年号永贞,即宪宗。宪宗上台后的第三天,开始迫害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派人士。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等九人纷纷被贬,其中刘禹锡被贬朗州。直到元和九年,刘禹锡终于收到了召回自己的诏书。但是由于“玄都观诗案”,刘禹锡等人再次被贬。育•到穆宗长庆元年,朝廷才起用刘禹锡为夔州刺史。关键词:夔州...
刘禹锡的优秀诗词大全【#诗词鉴赏#导语】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下面就和®一起来欣赏下刘禹锡的优秀诗词,欢迎阅读!【篇一】「团扇歌」刘禹锡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宜城歌」刘禹锡野水绕空城,行...
柳宗元和刘禹锡散文的差异化分析摘要:柳宗元和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由于两者的诗文以及生平交游不分上下而被世人并称为“刘柳”。在散文方面上,柳宗元和刘禹锡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近几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对他们的散文作品都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二者散文题材、构思立意、创作动机等方面分析二者的差异。关键词:柳宗元刘禹锡散文差异化:1222.742文献标识码:A:1003-9082(2015)03-0398-01柳宗元和刘禹锡在唐代不...
论刘禹锡诗歌的艺术个性在中唐诗歌新变背景中考察崔桂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摘要:在中唐诗歌新变背景中,刘禹锡诗歌的创变特色并非特别显著,其诗歌的艺术个性体现为继承唐诗传统的典雅、宛畅、优美、蕴藉的审美特征,在保留传统唐诗诗性特质的基础上,用审美的形式来表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个体生命的独特感受。他时唐诗传统审美特征的继承有创作主张、审美趣味、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原因。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正是思...
鑒藥劉禹錫劉子閒居,有負薪之憂,食精良弗知其旨血氣交沴,煬然焚如。客有謂予:子疾病積日矣,乃今我裡有方士,淪跡于醫,厲者造焉而美肥,跛者造焉而善馳,矧常病邪?將子謁諸!予然之,之醫所。切脈、觀色、聆聲,參合而後言曰:子之病,其興居之節舛、衣食之齊乖所由而致也。今夫藏鮮能安穀,府鮮能母氣,徒為美疹之囊橐耳。我能攻之。乃出一藥丸,可兼方寸,以授予曰:服是足以瀹昏煩而鋤蘊結,銷蠱慝而歸耗氣。然中有毒...
竹枝词二首-《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刘禹锡传世作品中竹枝词二首。《竹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刘禹锡传世作品中。有竹枝词十一首。分两组。这两首诗是其中一组。第一首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竹枝词二首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第二是不像第...
刘禹锡对今人的精神启示历史二班陈宽浩20120502165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物质奢华了,可是精神却缺失了。道德被功利化,大多数人们失去了道义感、正义感、良知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幸福被物质化,大多数人们所追求的的幸福是更大的房子、更多的存款。大众文化沦为把人变傻的娱乐工具,产销中到处充满“迎合”和“媚俗”。它失去了教化的意义,而让形象的欲望满足取代了文化的意义追求。这样发展下去,将会导致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