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一种可能性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伴随历史之生成的可能性思想,更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之未来可能性的思想。在这种双重的意义上引进“可能性”概念,也许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带进一个新的思想境域,打破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时的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定式,即双重绝对观——不但把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本身看成是没有时间性的绝对,而且把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历史发展也看成是自在生成的绝对。引进可能性概念阐释历史唯物...
《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若干思考摘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是《资本论》的最基本的方法,决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理论体系。历史唯物主义确定了《资本论》研究对象是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三位一体;辩证法确定了内部矛盾的展开推动范畴的运动和范畴形式(态)的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形成了《资本论》的理论体系。《资本论》的科学方法论,对于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是科学的,对于...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哲及哲学的字义解释(1)哲的字义解释A、中国汉语解释:聪明B、希腊文的解释:爱智慧(philo+sophia)(2)哲学的字义解释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2、哲学的真正含义(1)什么是哲学?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或者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世界观及其分类A、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这些重要表述高屋建銀,立意深远,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历史观部分核心概念: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人民群众一、原理: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两大基本矛盾运动3、社会发展的总趋势4、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主观题常见考法和审题答题技巧1、考板块:(1)历史观、课标题《寻求社会的真谛》:原理范围(3个)(2)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
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之讲案专题十二历史唯物主义考向一社会历史观【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社会发展基本矛盾与规律(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命题规律:本考点是高频考点,以选择题为主,也有非选择题,主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2016年高考要注意结合网络热词,法律、制度的完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之练案专题十二历史唯物主义1.练咼考1.(2015・全国新课标卷I)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②不断解...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指导意义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指导人们如何正确认识社会、评价社会及改造社会的方法理论,对各门社会科学有指导意义且适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是主要研究对象。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对其研究也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意义,故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出发...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法律体系演进摘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就是《共产党宣言》中的核心思想。而我国的科学发展观,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新的组成部分。它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以及方式,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在此次研究中,首先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在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下,对我国的法律体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法律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有演化历程进行了简单的...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哲及哲学的字义解释(1)哲的字义解释A、中国汉语解释:聪明B、希腊文的解释:爱智慧(philo+sophia)(2)哲学的字义解释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2、哲学的真正含义(1)什么是哲学?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或者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世界观及其分类A、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根本...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材料分析题215、材料1恩格斯指出:“自然研究家相信,他们只有不理睬哲学或羞辱哲学,才能从哲学中解放出来.但是,因为他们离开思维便不能前进,而且要思维就得有思维规定,而这些范畴是他们从所谓有教养者的那种受制于早已过时的哲学残渣的一般意识中盲目地取来的,或者是从大学必修的哲学课中听到的一点儿东西中取来的,或者从各种各样的哲学著作中缺乏批判的和杂乱无章的读物中取来...
幻灯片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品课程课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品课程课件主讲主讲::漆国江(教授、系主任)漆国江(教授、系主任)小组成员:李萍丽、郑宜君、孙淑桥、小组成员:李萍丽、郑宜君、孙淑桥、蔡雯雯、段昭华、向钘蔡雯雯、段昭华、向钘幻灯片2开篇的话: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价值问题开篇的话: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价值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选定教材关系——选择人大版《...
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之思中相遇——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一海德格尔与马克思,两个哲学史上的革命家,一个在20世纪通过对“忘在状态”的揭示追根究底地批判了西方千年之久的形而上学传统,一个在19世纪以人在感性活动中的异化揭露了一切既往的“哲学真理”和其他“意识形态”都是这种异化的观念的回声。在这两位思想大师之间虽有时间上的百年之隔,虽在哲学的述说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别,但他们各自所发动的革命,是同...
历史唯物主义解析论文摘要:由于目前高三使用的《中国古代史》是在初中统编教材基础上的“急就篇”,无论是课本还是教参都存在着“失之过简”的弊端,这就给高中历史教学造成了教师难以讲解清楚,学生难以掌握的不少教学难点。加之,近年来历史高考加大了对高中难点内容的考核,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突破难点,就成了高三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过程;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一种可能性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伴随历史之生成的可能性思想,更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之未来可能性的思想。在这种双重的意义上引进“可能性”概念,也许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带进一个新的思想境域,打破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时的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定式,即双重绝对观——不但把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本身看成是没有时间性的绝对,而且把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历史发展也看成是自在生成的绝对。引进可能性概念...
《资本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微观基础——以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为例王峰明【专题名称】哲学原理【专题号】B1【复印期号】2012年03期【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京)2011年11期第78~90页【英文标题】OnCapitalandtheMicroscopicFoundationofHistoricalMaterialism:TakingMarxsProductivityTheoryasExample【作者简介】王峰明(1966-),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4【内容提要】在《资本论》及...
历史唯物主义1、原理名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A、两者相互区别:a、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B、两者相互联系: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复习大纲(一)一、辨证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③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