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名称: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当代意义(下)测试题目共:20,总分值:100,测试时间:60分钟第1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也可以决定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也可以决定经济基础。(是否题)(分值:5)A.对B.错第2题、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否题)(分值:5)A.对B.错第3题、马克思把人的自觉、全面发展看成一个现实的运动过程,这个现实的运动过程是从人类历...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解释—以列斐伏尔为个案.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210093)一、两种可能:空间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化”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思潮联袂演出的“马克思主义终结论”,逼着马克思主义者发展出一种“更...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基本原理、方法论归纳(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基本原理、方法论及应用举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中塑造健全人格近段时间,中学生犯罪频发。如2013年5月18日,河南周口18岁的高中生高炜晟雇凶弑亲,在全社会引起了对教育的思考,这也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不断地反思。在社会和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一些中学生在人格方面的成长却不尽如人意。如果学生知识的增长是以人格的缺陷为代价的,那么,它就背离了我们教育的本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总目标”上,提出“培养学生学习运...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考点复习—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一)概念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即人类的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的物质生...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首先我想谈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说和对它拍的批判考察,然后列举一些人们在使用这些假说时所遇到的某些难题,提出和说明我的抽象的解决这些难题的建议,最后来考察人们从相互竞争的理论观中能够学到的东西。一我首先谈“社会劳动”和“类的历史”的概念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假说。有组织的社会劳动是人类用以同动物相区别和再建其...
哲学生活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一,(新增考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二,选择题1,“舌尖上的××”、“杜甫很忙”、“甄嬛体”、“维修性拆除”等热点词语在互联网上频频出现,这些词语与网络揭示的各种现实事件密切相关。这说明()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互联网有自己的价值标准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2近年来,我国滇池、太湖、巢湖等湖泊和一些内陆河流经常暴发蓝藻灾害,...
哲学常识第四、第五章练习(历史唯物主义)选择题部分2010.121.2009年11月中旬,我国统一开展“扫黄打非”第三阶段集中行动,重点打击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活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从哲学上看,开展上述活动的原因在于()A.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扫黄打非”可以提高经济效益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不科学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2.(2010郑州模拟)2009年8...
增强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徐永利《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8日07版)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一系列学习哲学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认识,对进一步增强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立足基本国情,体现发展要求。...
培优补差第三期: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5.28)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C.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D.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2.随着中国经济社...
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当代的意义(上)主讲人:侯才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大家好,今天的课题题目是《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当代的意义》。由我和大家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论做一些讲解和介绍。我主要分两个大问题,来给大家介绍:第一个方面的问题,主要介绍一下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的意义。第二个方面,介绍一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2014年02月24日第A3版:思想理论作者:王巍:学习时报字数:3226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并具体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一个基本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他还特别强调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
复杂性科学对历史唯物主义范式的启示孙美堂正如恩格斯所言:“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8页)在经历了19世纪末的物理学危机之后,20世纪自然科学发生了整体转型,这个转型可以简要表述为由简单性科学转为复杂性科学。这是从热力学到高能物理、从耗散结构理论到超炫论等诸多科学的共同特征,并且是科学前提、基础、思维方式的转变...
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改革发展摘要:社会现代化境遇中,重读恩格斯的晚年书信有助于挖掘其思想的当代价值。从社会哲学的逻辑定位看,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四位一体”战略格局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是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会促进经济领域的改革发展,最终为政治、文化等领域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的及时跟上,对经济体...
由历史唯物主义引发对“中国梦”的思考财务管理1301梁芷菁[论文摘要]“中国梦”是一个不断的主题,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样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中国梦”的定义有重要意义。如今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既有机遇也面临种种的困难挑战,我们必须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一步步实现它。[论文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科学技术人民群众中国梦民族复兴一、历史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