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历史”的相关文档,共8159条
  • 试论秋收起义对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6R锹山革融居瞬历2018-01-2715:39:12党史博采•理论版2018年1期[摘要]发生于1927的秋收起义对中国革命产生了特殊的历史贡献和极其深远的影响。秋收起义促使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特殊的历史贡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则保存、掩护和发展了秋收起义的武装力量。分析秋收起义的发生背景和独特历史地位,重点阐述秋收起义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哪些突出历史贡献,并总结秋收起义中共产党人的精神...

    26 KB
  • 八年级下册历史全教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教学难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联系与区别;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知识线索,按第2页“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梳理下列“纲要信号”:民主主义革命上溯到1840年→30年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3年以来旧民主主义革命国...

    158 KB
  •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13课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导学案出品人:刘杨米小振审核:使用时间:【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两岸交往概况,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能力训练过程方法:从课本中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资料史论结合,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

    27.5 KB
  •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11课

    八年级历史(下)第11课《民族团结》导学案出品人:刘杨审核:课型:新授使用时间:【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掌握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整理知识提炼结论,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

    105 KB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

    ⋯⋯⋯⋯⋯⋯⋯⋯⋯⋯⋯⋯⋯⋯⋯⋯⋯⋯⋯⋯⋯⋯⋯名校名推荐⋯⋯⋯⋯⋯⋯⋯⋯⋯⋯⋯⋯⋯⋯⋯⋯⋯⋯⋯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习目标】1.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2.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与意义;知道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3.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的学习,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和平所作的贡...

    72.92 KB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四课解放战争教案沪教版

    科目历史年级八班级145时间07年5月3日课题第十四课解放战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重庆谈判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认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民主的诚意,从而理解当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现实意义。2、通过战略决战的学习,认识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从而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二、能力目标1、分析重庆谈判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和平民主道路和人民解放战...

    147 KB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2课最可爱的人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

    ⋯⋯⋯⋯⋯⋯⋯⋯⋯⋯⋯⋯⋯⋯⋯⋯⋯⋯⋯⋯⋯⋯⋯名校名推荐⋯⋯⋯⋯⋯⋯⋯⋯⋯⋯⋯⋯⋯⋯⋯⋯⋯⋯⋯第2课最可爱的人【学习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地图册》第6页的图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讨论探索,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他们“最...

    69.84 KB
  •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综合评价检测(二)北师大版.

    单元评价检测(二)第二单元(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A.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1956年召开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1966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2.右图为中共八大大会会场。这次会议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通过新党章,并规...

    531 KB
  • 八年级历史下册9-10名师精编学案人教版

    ⋯⋯⋯⋯⋯⋯⋯⋯⋯⋯⋯⋯⋯⋯⋯⋯⋯⋯⋯⋯⋯⋯⋯名校名推荐⋯⋯⋯⋯⋯⋯⋯⋯⋯⋯⋯⋯⋯⋯⋯⋯⋯⋯⋯花城中学精品课程教学案历史第9课改革开放年级:八年级下周次:第周课时:1课时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2、通过指导学生利...

    39.92 KB
  • 八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

    八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八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美国B.法国C.英国D.西班牙2.下列最能说明林则徐禁绝鸦片决心的是()A.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B.在广州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C.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D.积极防御英军的侵略,使英军无隙可乘3.1841年初,英国侵略军占领了()A.澳门B.虎门C.香港岛D.香港4.1860年10月,发动...

    32 KB
  •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自测题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自测题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自测题一.选择判断(36分)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__〝八大〞D.__七届二中全会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53.5 KB
  • 三国历史典故扶不起的阿斗

    三国历史典故:扶不起的阿斗飞飞的在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刘禅原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见。诸葛亮死后,虽然还有蒋琬、费袆、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可是他毕竟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谨慎了。到蒋琬、费袆死去后,宦官黄皓得了势,蜀汉的政治...

    12.07 KB
  • 认真探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认真探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摘要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历史联系现实是教学的重点,始终坚持成才之前先成“人”,人格教育是核心,知识教育是基础的原则;坚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担起人格教育这一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关键词人格教育历史教学课程标准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

    20.5 KB
  •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学案25份学案:6.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学案人民版必修1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复习重难点】重点: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作用。难点:西方的民主政治滥觞于古希腊的历史条件。【教材分析】新课标第一网一、蔚蓝色的希腊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2、地理环境对对古希腊文明影响: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1、建立的时间:2、城邦制度的特点:讨论: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何不同?三、珍惜自由的古希腊公民(一个核心、二大...

    81.5 KB
  •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学案25份学案:2.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案人民版必修1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进一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其危害:再次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2、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抗战两个阶段,理解抗日范围变化的原因以及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新课标第一网3、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极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过程与方法目标1、本课内容从纵向看...

    116 KB
  •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学案25份学案: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1

    第四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史料的分析,使学生在分析、比较、概括中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进程的认识及客观全面的评价,认识到君...

    89.5 KB
  •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学案25份学案:1.2走向“大一统”秦汉政治学案人民版必修1

    第二节走向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学习视点:1、了解秦的统一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新课标第一网2、郡县制的设立及与分封制有何异同?3、如何理解三公九卿制?课前预习:一、“六王毕,四海一”1、秦统一的措施:⑴灭六国状况: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完成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

    81.5 KB
  •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5-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专题五第2节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小班、火箭班使用)【学法指导】依托《世纪金榜》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勾画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完成相关题目和知识体系归纳。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中,以备课上重点探究和讨论。认真阅读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结合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画出本课的知识树。【学习目标】[内容标准]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知识...

    160.5 KB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时练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A.关西B.新疆C.西域D.西藏2.《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引进果树品种B.推动经济交流C.加强友好交往D.寻求军事联盟3.“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

    134.36 KB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蚌埠八中马维维2019年12月21日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史实;2.能讲述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3.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材料研读》和《相关史实》,分析历史材料和历史史实,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形成历史认知,提高解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

    16.17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