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探究摘要:面对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发展的新形势,教育体系也在积极地进行课程改革,消除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和束缚,从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出发,对各阶段的学生课程进行了调整。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时期的个体发展因素和认知规律,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教师的教学过程强调的是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课程教学也应...
新课标下应对高中历史课堂的策暁摘要:木文主要结合历史新课程标准就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体会,并对实施策略进行实践和探索,从而在全|何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之际,探索切实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效果;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74-022010年暑假,甘肃教师参加了新课改网上通识培训,秋季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在高一全面推开。如何实...
山西省太原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75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试证号填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考试证号和考试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涂黑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的教学新策略摘要:一名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初步做到引导学生爱上历史课,进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储量,提升学生白身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使他们对历史课的认知发生质变,并最终促成综合素质的升华,然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我们教师用全新的思维制定并实施新的教学策略,包括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通过时间顺序串联...
八年级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1.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这句话最完整、最本质的理解是()A.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B.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C.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D.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A.“文化大革命”结束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D.邓小平理论确...
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近代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是A.上海发昌机器厂B.江南制造总局C.安庆内军械所D.开平煤矿参考答案:C略2.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首先进行的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参考答案:A3.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晚19:05分开始试播,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这座...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III)说明: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如果要再现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下列情节中不应该出现的是A.使用耒耜耕地B.制造出色彩鲜丽的彩陶C.居住干栏式房屋D.吃大米饭2.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状元”这些功...
2022年广东学考选择性历史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B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C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A.AB.BC.CD.D【答案】B【详...
2017高三二轮复习之讲练测之练案【新课标版历史】专題05近代中国经济L练高考1.(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6)—个文弱书生最终成为驾驭干军万马的最高统帅,成就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和“洋务派Z父”。此人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奕诉D.左宗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拿握能力。苜先我们要知道“无湘不成军”指的是湘军,湘军是由曾国藩创立的。其次我们就是要知道这个人...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单选题,25道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对人类早期各文明出现发展的特点的叙述,比较合理的是()A.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B.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C.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D.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2.在古代两河流域各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中,有的成就至今仍然为世界各地所沿用。下列哪项成就是完全符合上述评论的?()A.楔形文字B.《汉...
山东省济南市育华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是在参加那次会战中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的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参考答案:B2.1873年,洋务派代表人物沈葆桢大胆改变福州船政局的经营方针,将即将建造的4艘船只改造为商船。沈葆桢此举旨在A.创办民用性质企业B.增加政府财政收人C.抵制列强经济侵略D.解决企业资...
山西省长治市南田漳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了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参考答案:B2.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
1.1852年f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f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答案D解析由题干材料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及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
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教案【知识目标】本课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有: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对南北战争的评价和战争中颁布的主要文件【能力目标】通过南北战争起因的的学习加深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理解通过对林肯这个历史人物的学习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违反历史发展潮流的势力,是不可能长久的.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
北京第一六六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他意在A.反对欧洲走向统一B.反对欧洲对外扩张C.反对武力统一欧洲D.反对美苏干涉欧洲参考答案:C2.德国是最早探索福利政策的国家。19世纪80年代,德国相继颁布了《法定疾病保险》《法定事故保险》和《伤残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法令,建立起当时堪称...
2022年北京天通苑学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中写道:“唯一的法律,就其性质而言,必须要有全体一致的同意,那就是社会的公约。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该著作是A.《哲学通信》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纯粹理性批判》参考答案:C材料核心意思是:社会秩序...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监测(7月)试卷一、选择题1.(2017高二下葫芦岛期末)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家就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这表明当时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君主专制制度建立B.地方相对独立C.国家体制尚未健全D.固化家国一体2.(2017高二下葫芦岛期末)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
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年级九科目历史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掌握美国内战和历史影响一、教材分析《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是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的典型事件。是美国这个年轻的国家在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解决了美国独立战争后就已经存在之后又不断发展...
云南省宣威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毕业复习统一检测试卷一、b单选题/b1.(2018高三下宣威期末)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A.第一次柏林危机B.两个德国分立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2.(2018高三下宣威期末)《大清律例》规定: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
课时32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1.纳粹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说:“你永远不会认为百万民众会为了一个经济计划而献出其生命。但是他们情愿为一个信仰而死,因而我们的运动就是要不断接近这样一个目标。”德国为此采取的直接措施是()A.实行一党专制B.推行经济复兴政策C.宣扬民族共同体理论D.建立纳粹集权体制答案为:C【解析】根据材料“但是他们情愿为一个信仰而死,因而我们的运动就是要不断接近这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