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大一统的汉朝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B.重视“以德化民”C.经济困难D.人心思安2.按先后顺序排列汉初的皇帝()①汉景帝②汉武帝③汉高祖④汉文帝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3.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下列几位汉代皇帝中特别重视人才的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4.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
3.12大一统的汉朝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汉的兴衰,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政治及思想上的措施,记住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2.过程与方法:讨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点...
3.12大一统的汉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汉的兴衰,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政治及思想上的措施,记住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2.过程与方法:讨论“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
2.5中古欧洲社会班级组别姓名一、合作探究题:1.查理曼帝国为什么会分裂?2.请学生根据第29页注释、课文、插图谈一谈: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地位如何?产生了哪些影响?3.与中国相比,西欧的封建社会具有哪些不同的特征?4.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有什么意义?5.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及启示是什么?二、我的生成问题:1.2.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问题生成—评价单答案:1.查理曼帝国分裂的原因:①必然性:依...
2.5中古欧洲社会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5世纪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法兰克王国是()A.日耳曼人B.斯拉夫人C.阿拉伯人D.波斯人2.在法兰克王国,封地变成世袭领地是在()A.7世纪B.8世纪C.9世纪D.10世纪3.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属于统治阶级的有()①帝王②大封建主③小封建主④农奴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4.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A.国王B.教会C.大封建主D.佛教5.西欧城市重新兴...
2.5中古欧洲社会【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等史实。探讨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异同点,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的进步,树立科学的社会观;还要认识到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要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点...
6.20社会生活的变化班级组别姓名一、合作探究题:1.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你知道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娱乐、节日等方面哪些是从西方传来的吗?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3.促使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5.如何评价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二、我的生成问题:1.2.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问题生成—评...
6.20社会生活的变化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有()A.拍有线电报B.写封书信C.发无线电报D.打长途电话2.下列不是近代交通、通讯变化带来影响的是()A.促进商品流通B.朋友间发EmailC.便于百姓之间沟通D.利于信息传达3.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人们能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A.广播电台B.因特网C.电视D.报纸4.下...
6.20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的传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以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古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
4.16血肉筑长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及其意义。中共“七大”的召开及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培养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了解中国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难点:七大的召开。【教学方法】讲述法、读...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掌握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过程方法比较分析完整领悟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综合归纳准确评价归纳“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评价其危害性,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中国热电联产的历史、现状与发展作者:yy90505@sina.com简介:/关键字:/一、中国热电联产的发展历史1、热电联产的兴起与发展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在一些工业区内,建设了区域热电厂,由于当时缺乏热电建设经验。基建计划不落实、热负荷误差很大,致使一些热电厂的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从1953年到1967年期间,正是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初期,也是各地电网发展的初期。一般是城市建筑密度...
历史证明中国只有走出自己的路才能救自己来源:《红旗文稿》期号:2013/14作者:詹得雄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国就遇到了一个绕不开的、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中国向何处去?面对又富又强、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中国有一大批知识分子痛感自己的国家落后了,万事不如人。一些人救国心切,喊出了打倒中国一切旧东西、全盘西化的口号。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渐渐地也有不少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想把西方的那一套原封不动地搬...
历史长河中宋锦的崎岖变身摘要:宋锦是中国传统织锦艺术的代表,是悠长的中国丝绸文化的典范。然而宋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历史上曾经经历了几度盛衰。宋锦的发展离不开安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创新思维的运用。Abstract:SongbrocadetapestryistherepresentativeofChinesetraditionalartandamodeloflong-standingChinesesilkculture.However,thedevelopmentofSongbrocadehasnotbeeneasy,andhistorically,hasu...
历史ⅰ岳麓版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检测【一】1、(2018年广佛山高三)合理的史系是史学的常用方法之一,下空白a、d相,填上()A、开埠通商、入超B、开埠通商、商品市与原料地C、片走私、自然解体D、片走私、出超2、(2018年江州研)片争后中国的关税主遭到破坏,主要表在()A、中国不能独决定关税税率B、英国有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C、中国海关由外国人管理D、中国关税必保持低税率3(2018年江南通模)英国的格雷...
历史与现实: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态势周竞红【内容摘要】民族关系是一种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动着的社会关系,“新”与“旧”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演替,任何“新”因素的出现,都与“旧”因素有着或明或暗,或远或近的联系,而且一个常态的社会在民族关系发展中追求“新”因素对“旧”因素的扬弃。对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基本态势的认识必须超越简单的线性思维的约束,在一个多维的空间里分析和把握,因为...
从彷史构筑意识形态: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剧的意义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史学与史剧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如何,内在协调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是一种什么力量能够将现代人文活动的两个领域统合到一种社会文化力量中,跨越真实与虚构、知识与想象?葛兰西的“有机的意识形态”与“有机的知识分子”理论,为阐释中国现代史学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之间的复杂的历史关系,提供了富于启示的视野与方法。从历...
历史:辛亥革命时期没有“大的农村变动”原因剖析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场伟人的社会变革。它推翻了清干-朝的统治,赶走了皇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却是“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多方而的,如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国内封建势力的强人、革命党人自身的局限;而中国农村未能产生人的社会的变动则是深层次的原因。毛泽东指岀:“国民革命需要...
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中国已成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敬的国家。占世界人口将近四分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