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贫积弱的北宋学习目标:1.了解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及其原因,北宋中期的阶级矛盾和边疆危机。2.掌握造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三冗”给北宋王朝带来的后果。3.分析“庆历新政”试图解决的中心问题,体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伟大情怀。一、兵虚财匮1.根源宋初,赵匡胤把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2.积弱(1)养兵政策:把流民编入军队,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边塞大量屯兵。(2)守内虚外...
二中兴埃及的改革学习目标:1.了解阿里土地改革消除了马木鲁克和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2.掌握阿里政治、军事改革的内容,文化教育改革的内容及作用。3.分析阿里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旧的封建生产关系,理解阿里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一、大力发展经济1.改革土地制度(1)前提:1811年,通过萨拉丁城堡屠杀事件,铲除了马木鲁克势力。(2)措施:①实行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成小块田地,出租给农民耕种。②废除各种杂...
[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梭伦改革的进程:“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首席执政官+“仲裁人”+“立法者”→“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度+“四百人会议”+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梭伦出走。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海岸派”和“山地派”共同反对贵族专权,改革呼声日益强烈。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全面负责修订法律,进行改革,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通过一...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学习目标]1.掌握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2.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3.了解秦国所面临的历史机遇。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1.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①2.表现(1)经济上①农业: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②手工业:技术日益进步。③商业:日趋活跃,邯郸、临淄、宛、陶等城市...
[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两大阵营的较量:朝鲜和越南分裂、内战→局部战争→两大阵营较量→美国遏制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越南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并先后发生内战。为遏制共产主义,美国以不同方式派兵干涉,将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在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下,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影响了国际局势。线索2:中东问题及和平进程:英国“贝尔福宣言”→联合国分治决议→五次中东战争→中东和平进程。中东地区主...
[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联合国的建立与作用:联合国建立→宗旨→维和行动→保护人权,非殖民化。鉴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世界人民迫切要求维护和平与安全。1945年联合国成立,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虽然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操纵,但联合国的一系列维和行动和裁军工作等,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同时,联合国在保护人权和推动非殖民化方面也采取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线索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兴起:...
第1课巴黎和会[学习目标]1.了解巴黎和会上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意图。2.理解在处置德国问题上各国的态度及其原因。3.了解《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探究其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①1.巴黎和会召开(1)目的:处理战争的遗留问题并组建国际新秩序。(2)召开: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正式开幕。(3)概况①参加国:27个,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②三巨头:劳合乔治(英)、...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单选题开始1最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很少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很大原因是?1.0分A、智商水平不高B、语言障碍C、努力程度不够D、逻辑思维能力差我的答案:B单选题结束单选题开始2海德格尔出生于?1.0分A、1889年B、1786年C、1865年D、1658年我的答案:A单选题结束单选题开始3在资本作为驱动力的社会,是靠什么来让人们劳动的?1.0分A、刺激精神需要B、完善物质生活条件C、不断更新观念D、刺激人的...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历史试卷2014.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32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2.所有题目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英国发动...
易错点1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01西方人文思想内涵的演变1.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A.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C.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答案】A【解析】蒙田的教...
易错点13近现代中国思想01顽固派、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异同1.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应用科学、各种技术自然常识基础科学奇异和其他问题42.5%22.8%17.5%17.2%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
易错点09近代中国的经济0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近代带来的影响1.图2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①是A.日本B.英国C.德国D.俄国【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特别是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曲线①所示的在华商号数量迅猛增长相对应,A项符合题意;1914年到1918年,英德等欧洲列强忙于帝国主义战争,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在...
易错点12古代中国的思想01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A.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B.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C.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D.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答案】C【解析】汉代儒学并不具备哲学化特点,宋明理学更具哲学化、思辩化的特点,故A错误...
易错点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01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四次转移1.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号召全党同志必须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其主要目的是A.推动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B.适应新形势下党的工作任务的转变C.为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做准备D.实现我党的性质和工作重心的转移【答案】B【...
易错点07古代中国的经济01区分自耕农、佃农、雇农1.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B【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
易错点05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01未能充分理解“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一边倒”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这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这表明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是基于A.中苏意识形态的一致B.美苏冷战的影响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国家利益...
易错点04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01中国近代外交近代化理解不透彻。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8,4分)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01未能把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充分理解。1.周桓王在位时(前720年—前697年),将王朝大权交给歌公,免去了郑庄公左卿士的职务。郑庄公随即派人将王室的庄稼割走,后来也不再朝见天子。这一现象说明()A.宗法制度开始瓦解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井田制度走向崩溃D.等级制度基本消失【答案】B【解析】依据周桓王在位时间可判定此时为春秋时期,郑庄公公然对抗周天子,说明分封制度遭到破坏,故选B项;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以及...
第3单元世界格局的变化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木单元叙述的是1991年至今的历史,以及17世纪以来的重大科技成果。1.历史特征: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17世纪以来科技发展的历程。JDTZ阶段特征2.主要表现⑴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呈现出不同于两极格局的新态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冃前的世界格局屮存在着几个主要的力量屮心,暂时形成了“...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得分:卷首寄语:同学们,历史已经伴你学完了全册书的知识,那些智慧的积淀,文明的灿烂,已经不知不觉融入你的生命。在这里,让我们扬起风帆,重新遨游广博深邃的历史海洋,相信你一定会满载而归!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⑤保家卫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