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总结(三)一、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不同点中心内容整顿吏治富国(理财)改革程度局部改革经济、军事、教育全面改革相同点目的解决社会危机(直接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根本目的)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特点在当时皇帝支持下自上而下进行的,有曲折性、复杂性结果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而失败二、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中的土地政策1.商鞅变法制定了“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
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1.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纵富督贫,避强侵弱”的局面,这种局面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北魏实行了()A.编户制度B.汉化政策C.宗主督护制度D.民族歧视政策解析在完成统一后,北魏统治者在地方上建立了宗主督护制,出任宗主的多是地方豪强。这样,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使人民的负担空前沉重,苦不堪言。答案C2.叶适《旧学纪言》卷十三称:“刘、石、苻、姚与夫慕容,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
单元检测(四)一、选择题1.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答案A解析1688年英国议会军队从荷兰迎来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并使他成为英国国王,这场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的史实符合材料中“进口的国王”的表述。2.《权利法案》规...
课时检测(三十九)从“师夷长技”到“托古改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解析:选B抓住题干...
2019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文库独家】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中学要举办一次“了解新疆,热爱新疆”的历史知识竞赛,李新同学把搜集到的有关汉朝西域都护府的资料进行了分类。下列人物在东汉时担任过西域都护的是()A.张骞和郑吉B.陈睦和班超C.郑吉和陈睦D.张骞和班超2.汉唐时期,西域与内地商业贸易往来频繁,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对此,下列内容中表述不正确的...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每日一练(11)2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玉立嫡也立贤之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利交接制度了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25.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
课时检测(十一)明清时期的政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管理财政的“三司”成为正式的宰相机构。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这表明宰相制度()A.演变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因素B.在中国古代史上越来越完善C.变化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D.发展使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解析:选A题干中反映在五代十...
阶段提升练(十一)(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山东青岛调研)在古代雅典,一个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或外邦人可以十分富有,可以购置房产,却不能购置地产。这一现象()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B.加剧阶级矛盾导致城邦混乱C.利于解决平民债务负担D.强化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解析“可以购置房产,却不能购置地产”不能体现商品经济的繁荣,故A项错误;“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或外邦人”不能...
阶段提升练(二)(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山东菏泽模拟)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这主要表明秦汉时期()A.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B.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C.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D.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解析材料中讲到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度,职无常守普遍存在,官员可能有职务而...
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中央集权的强化二君主专制的加强1.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元朝:(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3.监察体制(1)宋代: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2)元代:人命重案由监察御...
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过关检测(四)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衡水中学摸底)驸马都尉石保吉请求兼相印,真宗征求参知政事李沆的意见。李沆认为石保吉没有攻城作战之功,恐怕招致众人的非议,后来真宗又再三问起石保吉的事,李沆像当初那样坚持原议,此事即停止。由此反映出宋代()A.朝政混乱导致君权弱化B.中枢机构有一定约束作用C.强化了谏...
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8江苏丹阳高三期中)下面是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主要反映出西汉()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5人”可知,这是小农经济的规模;表格中的支出总额超过了收入,说明农民生活比较困难,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精耕细作,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男耕女织,B项错误;材料反映...
单元检测(四)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日照一模)宋真宗(997~1022年在位)说:“群臣敢言者,亦甚难得,其言可用,则用之,不可用,置之。若必加罪,后复谁敢有言者。”这有利于()A.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B.激发文人的责任担当意识C.革除前代武人乱政的时弊D.提高官员的政治文化素质解析:选B官员的建言,不能根本上约束皇权的至高无上权威,故A项错误;“若必...
【文库独家】(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A.聚族而居B.原始农业C.贫富分化D.采集狩猎2.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
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中国梦”的历史答卷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中国梦”的历史答卷10月1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听完习总书记的报告后,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的感慨颇深。一个执政党的前途,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有没有给群众以梦想,有没有让群众看到改革的勇气和前进的动力,有没有让群众感受到这个国家在不断前行。无疑,执...
四十五中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2011-11温馨提示: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它资料。亲爱的同学们请仔细审题,认真作答。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把答案填入下表。)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2920答案1.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装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松江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监控试卷高三历史(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2016.5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以下材料中能印证商朝历史是信史的是A.《封神演义》B.殷墟甲骨卜辞C.剧本《妇好》D.《商史与商代文明》2、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5世纪初B.公元前5世纪末C.公元前6世纪初D.公元前6世纪末3、“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出自A.儒家B.道家C.法家D.佛教4、右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