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开幕式观后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十九大开幕式观后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梦想激荡,初心不忘。每到历史的关键节点,我们党都会集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为党、国家和军队事业的发展谋划前进方向、制定大政方针。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盼,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党和国家的奋斗历程将由此翻开新的一页,我们...
能力达标检测(二十五)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新航路的开辟,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为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治以及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来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懣硯涛镕頃赎巯驂雞虯从躜鞯烧。A.召开亚...
澄清世人误解,还原历史真相中国十大千古奇冤(2014-05-0113:58:36)转载▼标签:转载分类:历史与地理原文地址:澄清世人误解,还原历史真相中国十大千古奇冤作者:NO.10李鸿章——替罪羔羊,枉背满清黑锅满清的卖国贼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满清实际权力的西太后。在清朝,特别是在西太后时代,连光绪皇帝都得听太后的,何况一个当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李鸿章冤,所以尽管当时就有全体军机大臣为其喊冤,集体上奏:“中...
中国学者高句骊历史研究的百年历程高句骊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公元前37年,高句骊建立政权,先后以我国辽宁省恒仁、吉林省集安和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市为都,至公元668年被唐帝国所灭.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中国的古籍对高句骊有大量的记载,《旧唐书》、《新唐书》以前各代正书中均有《高句骊传》或《高丽传》,在纪、传、志中,也有相关记载。此外,在《魏略》、《翰苑》、《唐会要...
中国思想与历史哲学——互补的中西文化摘要:表达的历史(重写的历史)和表达历史的观点和方法都是对历史的反思,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的历史总是“今天的历史”,它的最高反思形式是现代的分析历史哲学,即现实的批判的历史思想;中国历史是历史自身的同一性超越,它历史地形式化为中国文化,因此它是“历史的今天”,它的最高本质就是作为中国哲学的中国思想。对历史的自觉的思想是历史在人的思想中实现的历史的本质,...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中国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国家,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在祖国土地上劳动生息的范围及其所建立的政权的疆域和政区,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政区的一部分。这一观点在今天似乎是没有异议的,但其中所包含广泛内涵和深邃的历史背景,需要作一简要的阐述。今天中国国家疆域的形成是有其悠久的历史过程的。“中国”这个概念,在历史上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
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及其意义研究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从初中时开始接触这门课程,但对历史的兴趣却止于应付考试的俗套之中,高中时也是功利性地学习了历史这门课程,作为文科学生,免不了要死记硬背很多重大的事件的原因、背景、影响等一系列。现在作为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也开始思考学习这些历史知识的必要性。透过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扩展自己的见识,培养出对祖国几天年历史的...
试论历史人类学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关键词]历史人类学;中国近代史;社会史;社会文化史[摘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历史人类学,尽管从学术传承上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它的出现为消融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边界,促成两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历史学内,“历史人类学”的形成亦经历了一个从社会史、社会文化史到历史人类学的演变过程。而在中国近代史领域,历史人类学已经展...
人性论、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寓言与国族建设再探讨(下)上述种种政治话语,缘于现代中国历史上中产阶级(大中层资产阶级)本身出于阶级地位和利益,面对强敌所具有的恐惧感和动摇性。然而更深入的理解要求我们还要探讨影片的另一个层面:它的历史话语。历史话语施正曦:“那你说最初你决心拍色戒,是因为这个故事对你来说有一种魔力。里面有很多的玄机。那么现在这部电影都已经制作完成了以后,你是不是已经琢磨出来这...
人性论、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寓言与国族建设再探讨(上)对《色戒》的反应业已成为一个事件,各种媒体上耸人听闻的标题和见仁见智的评论,让我们见尽人世百相,看到了各个阶层的人出于不同的欣赏品位、阅读习惯、观赏角度,而最终是各自意识形态立场的差异而作出的对于影片本身、对于导演意图的迥异评价。然而迄今为止的大多数评论,在我看来都由于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维度,而聚焦于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与人性的(虚假...
浅析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和对策摘要:研究性学习就是创设一种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氛围,使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特长的生活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去发展。然而,我们在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由于思想认识上的诸多偏差,致使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走进了种种误区。关键词: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一、偏离教材和课堂主渠道既是在历史教学中...
浅谈留下历史的足迹-------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现状分析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更新论文捕要:分析了成都太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现状情况,探讨了其保护与更新的手段,并延伸出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思索。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是一项广泛涉及社会的工作,衙要全民的自觉意识与行动.名城及其文化才会世世代代相传,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留下一块历史的足迹。1前言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城市空间新...
历史研究的逻辑框架和中国历史纲要一、实证历史学历史学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社会的实际运行过程,即解决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只有在搞清历史是什么的基础上,才能归纳历史运行的规律。历史学要成为“科学”,必须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实证历史学必须排除价值判断,它不评价人物的好坏,不判断历史活动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不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进步和反动。二、历史研究基本假设(公理)1、人口具有无限增长的...
历史学者需要眼睛向下透视社会——21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走向笔谈之七历史学者需要眼睛向下透视社会林家有(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到过广州中山大学永芳堂(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办公所在地)的人士都会看见,庄四楼的显眼处有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中山大学近代中国政治社会研究中心”,这是我们在上个世纪末为了申报国家教育部研究基地时经学校批准成立的一个研究中心,后来我们没有人选研究基地,但...
历史学习与研究方法漫谈【原文出处】中国农史【原刊地名】南京【原刊期号】200402【原刊页号】3~15【分类号】K1【分类名】历史学【复印期号】200408【英文标题】TheRambleabouttheMethodsofHistorysStudyandResearchLIGen-panEconomyInstitute,ChineseSocialscienceAcademy,Bei激ng100836【作者】李根蟠【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李根蟠(1940—),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内容...
历史学习与研究方法漫谈(2)四、对材料的整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收集材料以后就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这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一步。按恩格斯的说法,研究历史不但要有大量的史料,而且这些材料是要“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掌握了的”,这就是对史料的整理分析、改造加工的工夫。如何整理分析,许多著作和文章对此都有所论述,我看最好的概括还是毛泽东《实践论》中的十六个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
历史学习与研究方法漫谈(1)[摘要]本文是作者对如何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心得体会,谈了以下六个问题:1、培养对专业的兴趣,2、善于发现问题,3、广泛捜集和利用各种材料——解决问题的基础,4、对材料的整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5、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6、治学“六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脚到、手到)。[关键词]历史;研究方法;发现问题;知识更新Therambleaboutthemethodsofhistory’sstudyand...
历史学的观念、方法与特色——21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走向笔谈之六进入近代以来,或者更准确地说,清末以来中国历史学逐渐进入了现代化的过程。历史学的现代化有以下六个特征。第一,在指导思想方面,从为统治者“资治”转变为探求社会发展规律,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二,在形式上,从以纪传体为主,其他特色鲜明、分工明确的本末体、编年体、年谱体等传统体例并存,转变为以章节体为主。这个转变,使历...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历史局限及负面影响【摘要】本文通过对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考察与分析,试图从儒家自身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阐述其历史局限、内在矛盾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说明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已经不堪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重任。【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权力;道德思想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儒家学说对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乃至个人的精神世界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华南古越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贡献中华民族是秦汉以后历史形成的我国各民族的总称。夏商以后的华夏族和秦汉以后的汉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汉代以后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国内各民族,均部分或全部接受华夏和汉民族文化,大都尊华夏和汉民族的祖先——炎帝与黄帝为共同的祖先,广义上称为炎黄子孙,共同缔造中华文明(注:参阅黄崇岳:《中华民族形成的足迹》,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