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历史”的相关文档,共8159条
  •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五单元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1Word版含解析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标题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型新授课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教材内容二战后经济全球化有自身严密完整的体系,其中核心之一就是制度、规则的全球化,这也正是本课内容的着力点。教材主要介绍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建立的。这既是第三单元“大萧条”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的呼应与深化,又开启了本单元后三课“经济区域集团...

    724.5 KB
  •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案2Word版含解析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一、课程内容分析本课概述《新航路的开辟》是高中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二单元的第7课,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开辟新航路(即经过),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即影响)。条理清晰,史实丰富,可读性强,而且配有地图及插图,教学操作性强。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把握教材的总体性结构和因果问题的逻辑关系,商品经济的...

    3.23 MB
  • 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时检测: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8江苏扬州邗江中学高一测试)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解析:材料中“受禾”“求年”“有足雨”这三个词都是有关农业的,...

    1.82 MB
  • 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Word版含解析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习目标精准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2.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1.概述“断发易服”和不缠足运动。2.了解礼仪革新的内容。3.探讨近代以来影响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4.了解近代报刊业的发展。5.概述电影的传入与发展。一、“断发易服”1.服饰的变化(1)原因①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②清政府对官定服饰制度实行改革。③民...

    922.5 KB
  • 历史人民版必修二5.4走向整体的世界2课时教案Word版含解析

    课题5.4走向整体的世界授课人课时安排2课型新授授课时间课标依据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教材分析全球史观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之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连为一体。本节内容既属于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历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又属于整体世界形成的推动因素,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最好素材,可以说是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课改所提出的...

    419.5 KB
  • 历史必修二专题八当今社会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导学案教师版)讲解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程标准采用多媒体原始呈现本课课标,并分析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或者通过小黑板展现,让学生对于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重点学习。重点难点处理方法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结合【互动探究】栏目,运用史料,创设情境,师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难点“布雷顿...

    1.53 MB
  • 昆曲艺术已经有几百年厚重的历史沉淀

    昆曲艺术已经有几百年厚重的历史沉淀,它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有全国影响的剧种之一,有关它的研究、资料和论述,浩如烟海,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不同地区的首批19种文化表现形式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昆曲以全票荣列榜首,由此确认了我国昆曲独特的文化特性以及它在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中的特殊价值。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称为“昆曲”,现今已被称为“昆剧”。“昆...

    1.02 MB
  • 何新:它想统治全世界———“共济会”的历史与真相(修改版)

    何新:它想统治全世界———“共济会”的历史与真相(修改版)说明:以下综述系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等国际有关百科全书的资料撰写图:刻在石头建筑的共济会标志,方矩和圆规(18世纪)[简介和定义]现代共济会(英语:Freemasonry)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带犹太密教色彩的商业与政治结盟的兄弟会组织。共济会是当代世界上最庞大的国际性秘密组织,一个极度现代化的黑社会组织。世界上众多著名人士、富豪和政治家...

    844 KB
  • 晨礼服的历史由来及搭配

    晨礼服的历史由来及搭配摘要:晨礼服是男士白天正式场合穿着的大礼服,与燕尾服级别相同,始于1874年,盛行于1898年,当时为英国绅士骑马时的装束,亦称骑马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升格为日间正式礼服。现在几乎成为公式化场合行驶礼仪的装束。本文主要从晨礼服的历史由来、搭配方法、穿着场合、礼服结构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晨礼服做简单的解析。Summary:MorningCoatisaformaldressformentowearduringthedaytimeatformaloccasion...

    528.08 KB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学案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课程标准】①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②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③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④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⑤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⑥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

    647.28 KB
  • “农民工称谓走向历史

    关注编辑/许永强scjyxyq@163.COrn他们游走在“农民”和“市民”之间,建设了城市,却很少分享成果;生活在城市,户口本上却写着“农业”二字。自农民I”称谓走向历史纪80年代末,但农民流动的转机却痪”几成可能。“农民工”称谓由来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的。到“农民工”不可承受之痛“农民工”即“拥有农业户口、被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十几年他人雇用去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进入了在...

    2.42 MB
  •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历史分析

    2012年第4期齐鲁学刊No.4总第229期QlLUJOURNALGenerMNo.229“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历史分析周斌(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分析中国古代立法的指导思想,应置之于中国古代德主刑辅的儒家治国方略的历史维度中进行。德礼教化作为一种伦理功能,其实效性必须依赖于法律保障,否则只能是虚有其表的抽象观念。唐律以刑罚为后盾不遗余力地推行伦理教化、加强礼教的合法性与强制性,其根本目的在于...

    916.54 KB
  • 直接搜索法历史和现状

    Directsearchmethods:thenandnow直接搜索法:历史和现状RobertMichaelLewis,VirginiaTorezon,MichaelW.TrossetICASE,MailStop132C,NASALangleyResearchCenter,Hampton,VA23681-2199.USA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CollegeofWilliamMary,P.O.Box8795,Williamsburg,VA23187-8795,USADepartmentofMathematics,CollegeofWilliamMary,P.O.Box8795,Williamsburg,VA23187-8795,USAReceived1July1999;receivedinrevisedform23February...

    414.5 KB
  • 永顺培英学校历史自检题(8)11.10

    永顺培英学校历史自检题(8)11.1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2、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

    211.5 KB
  • 一种字体的历史意义

    一种字体的历史意义(2010-03-1610:26:57)转载我在很多年前写《世界平面设计史》做资料搜集的时候,接触过设计无饰线体“赫维提卡”(Helvetica)的一段历史。当时看资料就很惊异,这个字体在设计史中简直是个奇迹:瑞士人创造的,在德国推广,在美国普及,居然现在成为世界最流行字体之一。我们从纽约、芝加哥地铁标准字体,到美国宇航局的字体;从航天飞机机体上,到汉莎航空公司的飞机上;从苹果公司的玛金托什电脑,到微软电...

    350.47 KB
  •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

    作新民的乡土遭遇——以历史及当代平民教育实践为例[1][2潘家恩温铁军:摘要:本文以实践者的独特视角,通过历史与当代结合的平民教育的具体脉络分析,“跳出平民教育看平民教育”。作者借用“双向运动”的理论框架提出:假设平民教育实践者作为一种带着“启蒙—作新民”的“正向运动”目标出发的“正向运动”,在实践中不期然“遭遇”了来自“乡土”各种形式与表现的“自我保护”;却没有在这种角力中自我简化为“双向运动”的...

    64 KB
  • 字幕组的历史与由来

    字幕组是指将原本无字幕的外语影片影片配上字幕或对影片已有的外语字幕进行翻译的爱好者团体。是一种诞生于因特网的新事物,属于一种民间自发的个人团体组织。字幕组是由爱好者根据个人兴趣所组成的团队[注1],并且,字幕组是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爱好者们制作字幕只是因为自己对某部作品的喜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兴趣。但是,并不排除有少数字幕组成员,为了个人利益,参与盗版活动。[来源请求]字幕组制作字幕的最终目的在于进行...

    51.97 KB
  • 中西方音乐历史演变的差异比较

    中西方音乐历史演变的差异比较[摘要]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经历了产生、发展、整理三个阶段,但它们的发展轨迹与每个阶段的形态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当西方音乐进入中世纪教堂沉思时,中国音乐步入隋唐“歌舞大曲”的辉煌;当西方音乐走出实用的教堂进入艺术化、专业化发展时,中国音乐却仍以实用性、自娱性、业余性的方式发展。到第二个千年的中后期,中西方都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乐体系,两种音乐体系既...

    60.84 KB
  •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和掌握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等基本史实。(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片、数据,放映有关土地改革的影视,训练学生使用对比、分析、归纳等学习历史的方法。(2)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式学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80 KB
  • 新余历史传说及名人典故

    在这块仙女下凡的乐园上,有着积厚流光的文明传统。自古以来,江西新余就以其山温水软,天清地馥而人杰地灵,朝气勃发。考古挖掘表白,早在20万年前,新余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誉为“江西半坡”的拾年山遗迹,展现了6000多年原始农业文明一:仙女湖的文明和精神:在这块仙女下凡的乐土上,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其中尤其以仙文化深入人心。“仙文化”蕴含了和谐精神、卓越精神和创造精神,它追求天地的和谐、天人的...

    68.58 KB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