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C1.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新中国的社会性质的是()①《共同纲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规定②西藏和平解放③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⑤保家卫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A2.在一部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中曾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①人民成为新中国的主人②到1952年底,全国有三亿多农民分到土地③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计划...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2.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A.独立自主B.改革开放C.“一国两制”D.和平共处3.海南省建立于()。A.1986年4月B.1987年4月C.1988年4月D.1989年4月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A.以农村为重点展开B.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C.以国有企业的改革为重点展开D.以管理体制的改革为重...
史料教学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依存度胡安萍[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学制度逐渐完善,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史料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资源,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和历史人物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合理引入史料,不仅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这要求教师应注重将高中历史教学和史料教学有效融合...
上海徐汇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英国内战爆发后,克伦威尔自己出钱组织了骑兵队,士兵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选出,主要是因为这些人①具有严明的纪律②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③痛恨封建制度④虔诚地信仰上帝,愿意为议会献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参考答案:B2.《史记》载,李斯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C.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参考答案:B【考点】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分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现象不属于民国时期的社会...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制定各种律例B.实行郡县制度C.强化中央机构D.建立各地宗庙参考答案:B2.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符合上述思想的实践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雅典城邦及其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服从于希腊国王的统治,没有独立行政权B.地域小、人口少,称“城市国家”C.最高权力属于公民大会,其权威高于任何个人D.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考答案:A2.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实验。这次“实验”的结果是A.发布了纲领《四月提纲》B.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
陕西省西安市第102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参考答案:C从材料所给的近代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可以解答,新礼服、剪辫、爱国帽、天足、阳历、鞠躬礼这些都是民国以后才在社会...
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二7-8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在此背景下,列宁A.领导了十月革命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开展农业集体化D.领导俄国坚决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918年下半年”“领土...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班级层次主备人:年月日课题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总课时数第1课时课型新学知识与能力: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人文内涵。和希腊的智者运动、文艺复兴有和不同之处。18、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创始人,及包含的人文精神;理解浪漫主义对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贡献。目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相关资料,围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这一问题,通标过教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两者在...
13红军不怕远征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与历史意义;遵义会议与历史意义.2.过程、方法与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长征的原因?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3〕通过学生讲长征经过,讲红军故事,搜集、演示长征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一、选择题1.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阻击日军主要是为保卫()A.临沂B.南京C.徐州D.兖州2.1938年3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台儿庄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胜利。台儿庄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是()A.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C.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取得的重大...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选择题1.历史永远铭记1937年7月7日的那个晚上,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枪声唤醒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沉睡。侵华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的借口是()A.一二九运动的爆发B.一名士兵失踪C.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D.柳条湖事件2.揭开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事件是()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七七事变3.“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选择题1.1912年4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宣布解职,此后统治中国的是()A.清朝皇族内阁B.北洋军阀政府C.国民党政府D.汉奸傀儡政府2.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其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①领导五四运动②组织兴中会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发动二次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A.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B.德国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即“不列颠之战”C.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D.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2.下列不属于德国为苏德战争做的精心准备的是()A.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形成B.攻占南斯拉夫和希腊C.拉拢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D.建立“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教案篇一:高中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Ⅰ。教学目标1.识记:①夏商的王位世袭制、行政管理制度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③西周宗法制的内容2.理解:①夏朝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对西周的政治制度的直接影响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③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及其深远影响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Ⅲ。教学方法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人教版初中历史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案优秀范文大全3篇人教版精选初中历史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案优秀范文大全3篇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八一三事变的概况。掌握: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重要史实。2、能力过程训练方法:阅读教材:从课文和插图中认识卢沟桥战...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教疗论文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摘要:在教育改革已经实行多年的今天,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但面对高考的竞争压力,高中阶段的学习在学生的素质教冇方而还不够重视,大家关注的还是成绩的好坏。木文将以高中历史教学为重点,了解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分析其改进措施。关键词:教育改苹;创新;实践;高考;素质教育一、高...
浅谈生命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与实施摘要: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生命教育理念得到了全球性的高度重视。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将生命教育的意义完美的展示出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是重点发展目标。生命教育将高中历史教育更深刻的融入到实际生活的需求中。高中历史教学通过生命教育更好的贯彻了人文素养基础。想要高中丿力史教育更好的融入到生命教育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首先,使高中...
浅谈高中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摘耍】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在平时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和指导阅读的方法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关键词】历史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41-02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使学生学会学...